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逐鹿传 > 分节阅读 141

分节阅读 141(2/2)

目录

可每当朱仝气喘吁吁想要停下来,李逵就跳出来,道:“来来来快来杀我”

朱仝恨不得将李逵生吞活吃了,又被李逵挑衅,即使已经无力,也拼命追赶李逵。

一逃一追,两人走了整整一夜,然后李逵逃进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子中。

朱仝见状毫不犹豫的跟了进去。

这时,吴用、雷横并柴进一同迎了过来。

朱仝道:“黑旋风杀了小衙内,快快让我捉了他送去官府问罪”

柴进道:“小可柴进,见过美髯公。”

听闻此人是大名鼎鼎的小旋风柴大官人,朱仝不敢怠慢,见礼道:“见过柴大官人”

柴进道:“柴进托个大,做一回和事佬,美髯公可否卖柴进些薄面”

朱仝迟疑了一下,然后抱拳道:“大官人请讲。”

柴进道:“因足下不肯上山同他们聚义,宋公明才出此下策,让李大哥害了小衙内的性命,先绝了足下的后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实与李大哥无关,足下若有心结,不妨上二龙山找宋公明讨个说法。”

朱仝眼珠动了动,道:“先让我见黑旋风,再说其它。”

柴进听罢冲侧首阁子喊道:“李大哥还不快出来与美髯公赔罪。”

不多时,仍旧顶着小衙内头须儿的李逵,从从侧首阁子里出来。

一见李逵头上的头须儿,朱仝双眼瞬间赤红,随即抄起一旁兵器架上的一杆长枪就要与李逵性命相搏

李逵见状,道:“休要以为俺铁牛怕你,你若不是公明哥哥的恩人,俺早就将你的脑袋砍作两半”

朱仝听了“将你的脑袋砍作两半”,立即想起小衙内的惨状,进而更加怒不可遏,便要冲向李逵

吴用、雷横、柴进哪能让朱仝跟李逵拼命

三人齐力将朱仝抱住。

朱仝动弹不得,只能喊道:“只要杀了黑旋风,出了我这口无尽恶气,我立即上山”

李逵叫嚷道:“俺是奉了公明哥哥的将令才做下此事,干俺屁事,你为啥单单跟俺过不去”

吴用、雷横、柴进三人一劝再劝,慢慢冷静下来了的朱仝,也意识到,他已经无路可走,便道:“有黑旋风无我,有我无黑旋风,只要黑旋风在山上,我死也不上二龙山”

柴进听后出了一个折中的主意,道:“即是这样,就先让李大哥在我这住一段时间,待美髯公气消了,再回山吧。”

第二百六十六章招安求订阅

闻焕章等人将风尘仆仆的李衍迎进了都护府。

李衍刚坐好,闻焕章就禀报道:“大都督,宋国派遣蔡攸和林灵素过来,我们做不了主,且有些分歧,另外蔡攸和林灵素非要见大都督,我们才请大都督回来的。”

李衍问:“他们过来干什么”

郭永道:“明着是来问罪的,多半是想招安大都督。”

李衍又问:“你们之间的分歧是什么”

闻焕章道:“他们中,有些人认为不应该接受招安,宋国君昏臣奷,咱们已经有今日之势,没必要接受招安,还有些人认为咱们应该接受宋国招安,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且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李衍一一看过众人,发现支持招安的大多都是朝廷出身的人,显然这些人对大宋朝廷还没死心,他们应该是认为宋国只要换一个英明点的皇帝就还有救,而反对招安的则是一直以来跟李衍一路走过来的老兄弟,这些人大多对宋国朝廷失望透顶,且认为水泊梁山现在发展的非常好,实在没有必要去捧宋国的臭脚,另外,支持招安的人明显底气不足,相处了这么久,他们怎么会不知道李衍一向反对招安甚至有心造反的态度,他们之所以将李衍请回来,只是抱着万一的态度,而反对招安的人则是信心十足,他们也知道李衍一贯的态度。

李衍问闻焕章:“军机有何想法”

闻焕章道:“简在大都督之心,当乾纲独断。”

李衍暗自点了点头。

闻焕章最大的好处就是本分,这也是李衍放心将乐浪和真番二郡交给闻焕章管理的最主要原因。

李衍想了想,道:“我先见见蔡攸和林灵素再说。”

闻焕章道:“好,我这就安排。”

李衍道:“不急,我先休息三日,三日后再见他们。”

众人都是一笑,无不想道:“大都督的手段越来越高了。”

林灵素让弟子将公孙胜请来,然后极为热情的迎了上去,道:“道友,不知你家大都督归来否”

公孙胜道:“已归,不过大都督在外征战日久,乏了,说三日不办公事,要先享受三日天伦之乐。”

林灵素道:“烦请道友为我引荐,我已来了月余,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官家可还在等着贫道的消息。”

公孙胜道:“大都督向来是说一不二,说要休息三日,就一定得休息三日,谁敢进言,不要命了。”

林灵素脖子一凉,问道:“大都督好杀人”

公孙胜没否认,道:“大都督若是个温柔的性子,能打下这乐浪、真番二郡”

林灵素一想也是,心道:“跟这样嗜杀之人打交道,需得小心些,他可不会像官家那么宽厚。”

林灵素又道:“不知大都督对咱们道家是持何种态度”

公孙胜道:“大都督信奉使用主义,谁对他有用,他就信谁。”

林灵素眼珠转了转,然后从怀中摸出了一个小盒

网。: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tigt

子,道:“此乃九阳至宝丹,吃后能夜御十女,官家子嗣丰厚,全靠这宝丹,这十丸宝丹烦请道友帮贫道进献给大都督。”

公孙胜笑道:“大都督春秋鼎盛,子嗣繁多,用不上这宝丹,道友若想取悦大都督,还需从别的地方下手。”

能把赵佶忽悠到连北都找不着了的林灵素,怎么可能不是一个聪明人

见公孙胜给口,林灵素立即拜道:“还请道友指点。”

公孙胜一脸为难道:“这此事涉及到我安东都护府的机密”

林灵素太明白孙公胜这幅嘴脸是什么意思了,于是很醒目的从腰间拿下了一块玉佩送给公孙胜,道:“此乃官家所赐的灵犀佩,价值连城,贫道与道友一见如故,便将它赠与道友,以成全贫道与道友之间的友谊。”

公孙胜推脱不过,只能收起,然后道:“我安东都护府目前最缺的就是人,道友以此为突破口,必能说服大都督接受招安。”

林灵素不解,道:“人”

拿人钱财,与人消灭。

公孙胜既然收了林灵素的玉佩,怎么能不帮林灵素谋划

公孙胜道:“大都督想在汉城修建一座府邸,另外大都督还想将汉城修成牢不可破的坚城,可大都督手上没有匠人,再有我们被困在这海外之地,全靠船来交通,船大都督倒是有一些,可这船用用就坏了,没有船工就没法修复,所以大都督极缺船工,这么说吧,只要道友能为大都督要来三五千技艺精湛的铁匠、木匠、皮匠、石匠、纸匠、漆匠、泥水匠或是船工,招安之事多半能成。”

林灵素笑道:“修建府邸、城池和船用不了这么多匠人和船工吧”

公孙胜不答反问道:“这重要吗重要的是,有这三五千技艺精湛的匠人和船工,大都督就有可能接受招安,乐浪、真番二郡就有可能是宋国的领土,而林仙师你就能立这不世之功之人。”

三五千技艺精湛的匠人和船工对发达的大宋而言,真不算什么,连给赵佶修建万岁山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用这些人换两郡之地,很划算,至少林灵素觉得很划算。

不过为以防万一这三五千匠人和船工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