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学霸的科技树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2/2)

目录

钻井必须要选择在临近地幔层的岩石层非常坚硬地区,地幔层压力也不算太大的地方。

这样才不会导致它们钻到地幔层时,直接诱发火山喷发。

星火科技具有的合金钻头和钻机,不怕地壳坚硬,就怕地壳不紧密,岩浆从地幔层顺着钻井渗到地面上。

基地选址也必须要选择人迹罕稀的地方。

星火科技有技术防止火山喷发,即使地幔层岩浆渗到地表,他们也有办法控制,但必须要保证发生极端意外情况下,不会造成特别重大的灾难。

1月13日,周宇获得勘探团队的汇报,他们在雄安新区一座小荒山,发现适合的地质条件。

雄安新区不是地震带,地壳较为坚韧,这个小荒山下方的地幔层活动最为薄弱,适合在这里进行钻井。

周宇接到这个消息,立刻让星火科技开始行动。

星火科技已经向政府提出开发地热能源的申请,经过中科院等专家讨论,验证地热能源开发利大于弊。

国家也希望星火科技能开发出地热能源,让华夏在掌握一个新的能源渠道。

地址确认之后,相关部门立刻给星火科技办理开发手续,正式开始对这个小荒山进行三通一平。

大型机械开始入场,清理出一条简易道路,国家电网开始架设10千伏高压电线杆,用于基地的供电。

工厂正在紧急生产材料和设备,地热能源基地开始建设。

科学家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根据探测团队收集到的地壳数据,开始计算钻井的位置和数量。

数十台超级计算机一刻不停,根据科学家构建出的算法,开始模拟钻井打通到地幔层,对地面所造成的影响。

经过两周的计算,科学家计算出最佳数据,他们计算出三公顷的小荒山,需要打通48个钻井,并确定好每个钻井的位置。

刘景也完成温差发电机的研制工作,星火精密制造公司正在紧急制造。

地热能源基地也初具规模,这个小荒山上石子已经被清理,帐篷也换成了组装水泥房。

大型机械开始在小荒山上挖掘深度50米的地底空间,整个空间占地60平米左右。

这个空间是安置温差发电机的空间,但空间的墙壁上都装有耐高温的合金钢板。

合金钢板的外壁连接有导热材料聚硅苯乙烯。

这是科学家们通过严密计算岩浆喷发到地面具有的温度和压力,设计出来的安全屋。

如果岩浆真的喷发,导热材料聚硅苯乙烯会把合金钢板上的热量飞速导出去,让合金钢板快速冷却。

这样就会让安全屋内部的岩浆快速冷却,最后形成岩浆岩状物质,直接堵塞钻井。

通过这个安全防护手段,哪怕是选址不当,钻井真的喷发,也只不过是报废一个钻井,岩浆喷发不会形成真正的火山喷发,导致灾难后果发生。

1月25日,星火科技周宇、硅基材料实验室主管姜隆、星火精密制造公司总工程师贾云,发改委副主任王大山来到地热能源基地。

王大山看到已经大变样的小荒山,他激动的说道:“周宇先生,希望你们星火科技这次真的能开发地热能源。

如果地热能源真的可以利用,并达到星火科技汇报的能源转化率,那它就完全改变世界的发展。

这么一座小型的地热能源基地,如果发电量真的能赶上一座中型水电站,那对于能源格局的改变太大。

我们国家就真的能把火力发电站削到极限。

沿海地区利用核能,内陆地区利用水利和地热能,哪怕耗电再增加几倍,我们国家也不会有缺电现象。”

周宇理解王大山的心情,现在核能是最佳的发电能源,但核电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核电站运行中需要大量的水。

核电站必须利用大量的水资源对核反应堆进行冷却。

也必须准备大量的水资源,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华夏内陆地区哪怕是通过管道输送淡化的海水,也只能解决生产生活用水,无法解决核电站庞大的用水量。

周宇自信的说道:“王主任,我们第1台钻机马上启动,您再等待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地热能源开发是否成功。”

第224章岩层掘进

王大山站在地下空间边上,提议道:“现在工程师正在准备,我们去地下空间,看一下钻机的样子。”

周宇同意道:“王主任对这个事情好奇,我们就去地下空间参观一下。

但这里边的设备不能启动,为了保证安全,地下空间不会让人进入。”

地下空间就是一个巨大的金属屋,在地面上只留下直径1米5的圆孔,用金属盖盖上,有梯子通向地下空间地面。

周宇、贾云和王大山三人顺着梯子爬到距离地面50米的地下空间。

这是一个占地60平方米的空间,也就比客厅稍大一些。

这里面有两个带有机械手臂的智能工业机器人。

它们旁边放着直径大约20厘米,长度5米的金属管。

金属管边上有一个长度两米,直径30厘米,前方带有锯齿刀盘的设备。

贾云介绍道:“这个就是钻机和固定聚硅苯乙烯材料的金属管。”

他介绍的同时给周宇示意,钻地工作准备已经完成。

周宇对王大山说道:“王主任,我们钻地工作即将开始,现在应该退出这个地下空间。”

王大山反应过来,带有歉意的说道:“真是不好意思,影响你们工作,我这就走。”

他们一起返回地面,来到指挥室,地下空间上方的金属盖立刻封死。

“钻地作业开始。”周宇吩咐道。

他和王大山两人来到虚拟空间,在这里可以清晰看到钻地的整个作业过程,超级计算机通过前方反馈的数据,对整个过程进行模拟。

贾云接过指挥权,开始命令工程师启动钻探工程。

“钻地作业启动。”

贾云一声令下,智能工业机器人把钻机扶正,让它与地面垂直,对准好方向后,开始启动钻机。

钻机好像一辆强劲的小汽车,飞快的撞入地壳中,从钻机的尾巴那里出现泥土粉末,被撞击连接的真空管道吸到地面上来。

虚拟空间中还浮现出钻机的介绍。

钻机采用超导电缆供电,它功率达到5万千瓦,可以轻易粉碎岩石和各种金属。

每分钟能掘进100米,如果不出意外,20天左右转机就可以钻到地幔层。

钻机带有智能维修功能,出现小问题自身就可以处理好,遇到大问题只能报废。

钻机的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