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学霸的科技树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2/2)

目录

他开始帮助许瑞科学家穿着航天服,并仔细检查航天服是否穿着正确。

他们在准备过程中,智能机器人已经把从地球运来的原材料,运输到太空实验室里面。

一切准备就绪,程雨华带领许瑞科学家进入到太空实验室里面。

他们刚进入太空实验室,身体就飘在空中。

程雨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身体素质也十分优良,他能很快掌握身体的节奏。

许瑞科学家突然遇到这种失重的情况,他却有些慌张,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控制自己的身体。

程雨华耐心的教导许瑞,帮助他完成姿态的控制。

许瑞经过训练之后,已经可以渐渐控制自己身体,缓慢的在太空实验室里面移动。

他习惯太空实验室的环境之后,立刻通过自己的智能设备,开始与太空实验室量子计算机连接。

通过智能设备接收大脑神经信号,来指挥量子计算机运行程序。

许瑞科学家按照在地面研究的理论知识,开始编写制造耐高温极限材料的程序。

太空实验室这里已经进行上千次材料的制造过程,但没有一次能成功。

许瑞按照研究院众多科学家设计的实验路径,再一次开启核力工厂。

他这次要近距离观察核力工厂的运作,找到之前出现问题的地方,让核力工厂真正制造出耐高温极限材料。

核力工厂正式启动,原材料运输到核力工厂内,原子受到核力的拉扯,开始破碎变成基本粒子。

这些基本粒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混杂排列。

核力工厂开始以最大的功率运转,压缩这些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粒子。

许瑞科学家观察核力工厂的力场变化,根据力场强的变化,控制粒子的密度。

耐高温极限材料制造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让粒子之间紧密连接没有缝隙,通过强相互作用力紧紧束缚在一起。

哪怕是极高的温度,粒子通过强核力作用,也不会发生布朗运动。

耐高温极限材料制造十分苛刻,组成材料的粒子发生变化,材料内部出现极小的缝隙。

它就可能在极高温的情况下,粒子发生布朗运动,并产生连锁反应,造成整个材料崩溃。

许瑞科学家一直盯着核力工厂的状态,核力工厂一切数据指标都按照他们设计的方向发展。

核力工厂最后制作出拇指粗细的中空管道,这正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最核心的装置。

许瑞科学家满怀期待的用机械波测试这种材料,通过这种材料的振动频率,观察这种材料内部是否存在裂缝。

仪器中清晰的显示出,这种外表看上去非常完美的材料,内部充斥着数百万个大大小小的空位。

许瑞科学家皱着眉头久久不语,这次材料和以前核力工厂自动制造的材料,都出现了同一种问题。

现在他只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锁定为三个领域,只能通过不断排除的方法,开始逐一验证材料生产工艺。

许瑞科学家一天只睡4个小时,除了睡觉和吃饭,他都泡在核力工厂,观察耐高温极限材料制造时,核力工厂力场的波动。

通过不断的改进技术方案,观察耐高温极限材料的状态。

许瑞科学家观察到核力工厂启动,他嘴里念叨着:“第1263次实验。”

他现在心里已经充满信心,遇到的技术难题已经被解决,这次实验很可能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研究一个先进材料,就是要不断的进行试错。

许瑞亲自坐镇太空实验室,可以观察到更加精细的实验现象。

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合量子计算机收集到的核力工厂状态。

把这些数据传输到地球,地球上的科学家开始研究这些数据,再把实验改进的方案反馈给许瑞。

通过地面和太空实验室共同的努力,他们已经解决耐高温极限材料所有的技术难关。

核力工厂开始破碎原子核,提取组成耐高温极限材料的基本粒子。

这些基本粒子不再混合,一起进行压缩,而是通过不同层级排列。只不过每一层粒子的密度不同。

在一瞬间进行同步压缩,密度不同的基本粒子,因为压缩速率不同。

他们互相掺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实体。

核力工厂制造完耐高温极限材料,许瑞开始用设备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

“耐高温极限材料空位6个。”

他看向检测结果,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空位少于10个,这代表着材料制造合格,可以正式用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许瑞立刻激动的向地球通报这个信息。

“我们的实验成功了。”

周宇和星火科技科学家们一直等待着许瑞的消息,这个材料制造成功,他们才可能继续研究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周宇激动的说道:“许瑞科学家的项目已经成功,我们可以全面启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项目。

今后能源问题,将不会限制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340章卫子平在太空站

许瑞科学家研究的项目正式取得突破,他在太空实验室制作出100多根耐高温极限材料中空管,可以组成三台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这些中空管10根一组,运往航天飞机,智能机器人单根运输,非常费力的运输一组到航天飞机。

程雨华看到许瑞科学家依然跃跃欲试,还准备装载这种质量极大的中空管。

他立刻郑重的提醒道:“许科学家,你已经不可能再向航天飞机装载这种管道。

这种管道的质量极大,我们航天飞机的额定载荷有限,已经承担不了太多的东西。”

许瑞科学家听到程雨华这么说,他立刻反应过来,这种耐高温极限材料由于密度太高,别看它的体积不大,但质量却非常重,只是10根就已经接近500吨的重量。

每根的重量差不多在50吨左右,比一个大货车的重量还沉。

“看到他们这么小,我都已经有些忘记它们庞大的质量,只能由航天飞机进行多次运输。”许瑞笑了笑说道。

程雨华再次提醒道:“许科学家的科研任务已经完成,我们也在太空实验室这里生活了两个多月,但水和食物都不太充足,我们是否返回地球。”

许瑞点点头道:“我已经解决材料的生产问题,量子计算机按照程序就能控制材料的生产,我不需要继续留在太空实验室这里。

我们也该返回地球,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待我完成。”

程雨华了解到许瑞科学家的意愿之后,他立刻准备返航工作。

先是通知地面的航天指挥中心,请求航天飞机返航计划,同时给太空站发送消息,他近期会前来迎接卫子平返回地球。

太空站生活舱内,卫子平接到程雨华的通信,他有些恋恋不舍,但知道自己必须要返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