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7(2/2)
航天飞机一路稳定的飞行,还没有彻底飞出大气层的时候,航天飞机就开始减速。
“各位旅客,我们即将到达太空站,请大家遵循工作人员的指导,有序的前往太空站。”
航天飞机驾驶员操作非常熟练,轻松与太空站完成对接工作。
在导游高苗苗和航天飞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游客陆续进入到太空站。
一个拿着智能设备自拍的美女,兴奋的说道:“太空站这里竟然能与地面进行联网,网络延时还非常低。
我可以在太空站进行直播,让我的粉丝们云体验太空站。”
穿着t恤衫,满脸青春痘,胖胖的青年,他在探头探脑的观察着太空站里面的情况。
“在太空站里面,竟然不用穿着特殊的设备,引力也与地球上差不多。
这和在地球上场景也没什么差别,希望有一些特殊的场景,要不然这次就白来了。”
太空站这里,太空旅游公司的员工和一些留守的工作人员来疏导游客。
真正的航天员和科学家,已经全部离开太空站,前往技术水平更高的鲲鹏一号空间站。
太空站已经开放,这里面的先进设备都已经转移,只留下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游客们在太空站生活标准舱检查一下身体状态,防止乘坐航天飞机造成身体隐患。
游客们在这里吃完丰盛的午餐之后,由工作人员组织他们穿上航天服,去太空站其他舱室参观。
他们来到农业舱,这里面有普通的水培植物,每一个区域都用玻璃罩盖上。
周笙歌看到这种情况,她疑惑的询问道:“为什么要把这些植物罩住”
周宇解释道:“这当然是为了给植物提供可以生存的氧气,就好像你穿航天服一般。
地球上的动植物没有氧气,那是无法在太空环境下生存。”
他们继续向前走,来到太空站猪舍这里。
“太空站竟然养猪,我们中午吃的猪肉,原来是太空站这里饲养的猪。
我就觉得这种猪肉口感不同,我还以为是航天特供猪,原来是它们的生长环境不同。”
“太空站这里猪的生存环境很干净,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周鸿瞪大眼睛盯着这些猪,他兴奋的说道:“猪猪,这里的猪猪好可爱,我要去喂猪猪。”
周宇带着他们去喂猪,自己的孩子以后一定衣食无忧,但也要让他们对农业有一定认识。
不能吃着猪肉,却分不清楚猪和羊的差别。吃着大米,却认不出田里是水稻还是小麦。
导游高苗苗的声音在所有游客的通信频道中响起。
“我们即将参观一个特殊的舱室,请大家不要太惊讶。”
他们来到一个特殊的舱室,有人看到里面的情况,就吓得不敢向前迈步。
这完全是一个镂空的地方,它不能算上是一个正常的舱室,只是用铁丝网在太空站外面围出一片区域。
这个区域主要是供游客进行太空行走体验和观察宇宙外的环境。
游客没有经过训练,进行太空行走时,如果不加限制,他们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有的游客胆子很大,在航天服上拴上绳索,他们就像外面的宇宙跳去。
从这里可以看到宇宙中的场景。
太阳和所有星星一起出现在宇宙中,从这里看星星比在地球时看上去更加明亮。
从这里望向地球,他是一片蔚蓝色的星球,有些地方有云层覆盖,根本看不清楚。
肉眼只能分辨出太平洋、南极洲、北冰洋这些极大的地域,连地球上的河流都看不清楚,更别说人造建筑。
“这才是宇宙中的美景,这次太空旅游很值得。”游客们心中感慨道。
第352章科研成果
周宇从太空站回来,他又把精力投入到公司的管理和技术研发上面。
星火科技现在已经是巨无霸型的公司,每一个动作都会对市场造成极大的影响。
周宇现在给公司下达指令,也需要综合各方面考虑,听取各大事业群总裁的汇报。
星火科技现在的企业管理已经十分完善,能让周宇最终做决定的事情很少。
只要秉持着技术为先,为社会做服务的理念,再难的选择都已经有了明确的选择方向。
周宇最关注的还是星火科技科研情况,先进技术就是星火科技最核心的竞争力。
星火科技技术一直处在领先地位,哪怕是公司管理比不上其他大企业,他也会立于不败之地。
周宇最先来到神经交互实验室,听取实验室主管吕秦岭的汇报。
吕秦岭看到周宇到来之后,他兴奋的说道:“我们研发出神经交互技术之后,这种技术有一定的缺陷,一直没有放弃研发更精妙的神经交互技术。
这种技术必须在耳骨上打一个小孔,还需要应用智能机器人手术完成。
有些人不想做这种损害身体的行为,他们也惧怕这个小手术。
我们根据消费者的反馈,结合机械实验室的最新成果,我们研发出一种纳米神经机器人。
它的大小只有100多纳米,可以钻入到神经元细胞的突触间隙里面。
它可以收集到神经元细胞的电信号,并发出电信号让神经元细胞感受到。
有了这种纳米神经机器人,智能设备就可以和大脑进行双向交互行为。
这种机器人太小了,它可以直接穿过细胞膜,不会破坏人的细胞,对人体大脑根本没有损伤。
它还能监控人体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状态,如果大脑发生病变,它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
周宇没有亲自体验这种纳米神经机器人,他等待技术成熟之后,在亲自使用。
他看到测试人员使用这种纳米神经机器人的方法。
指甲盖大小的小瓶子,里面有淡蓝色水银般的粘稠液体。
把这个液体倒在手上,它很快就渗透到人体内,通过人体的神经网络完成寄生。
周宇就看到测试人员和智能设备高效的互动,他们几乎没有延时的完成,各种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纳米神经机器人这项成果真的很出色,它距离实用还有多远。”周宇询问道。
吕秦岭立刻汇报道:“周总纳米神经机器人现在技术已经成熟。
它现在还无法投入到市场上,是因为纳米神经机器人还没有配套设备。
想要纳米神经机器人发挥出全部能力,必须要给它配备一台量子计算机。
只有量子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才能在瞬时间运算出人体大脑神经元细胞发出的信号,在这个瞬间所表达的意思。
现在一台原始型号的量子计算机,只能计算10个人左右的大脑信号。
量子计算机价格昂贵,占地也十分庞大,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承受。”
“我会让量子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