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8(2/2)
鲁金铭无奈的说道:“月球前进基地刚开始规划的很好,我们和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
根据智能机器人功能的不同,都已经设计完成一整套的智能机器人。
科学家们也根据月球的环境,专门设计月球工厂和月球农牧场。
有了工厂和农牧场,航天员就可以长期在月球上生存,至少他们普通的生活物资,可以在月球上得到补充。
我们只需要运送特殊的物资,节省航天器的空间,让整个运输效率更高。
但是我发现因为一个物品,造成了整个供应链条的失效。”
“到底是一个什么物品,竟然能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周宇询问道。
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能影响到项目成败的因素一共就那么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因素,应该就是能源。
鲁金铭双手一摊说道:“这个东西就是粒子电池,我们现在对它真是没有办法。
刚开始没有注意到这个小东西,最后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时,才看到它占据了太多的运输空间。
月球前进基地每天维持正常运转,它的消耗和一个小型城市差不多。”
周宇听到鲁金铭这么说,他不解的询问道:“粒子电池可以反复进行充电,月球前进基地根本不需要运输太多的粒子电池。”
鲁金铭无奈的摇摇头道:“月球前进基地怎么进行充电,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庞大的电能消耗。
现在月球前进基地能使用的发电手段只有太阳能发电,它根本弥补不了庞大的耗电量,能源缺口太大。
月球上又无法展开地热能源发电,月球上也没有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用于发电。
使用核裂变反应堆污染太大,使用核聚变反应堆,需要维护的技术又太高。
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像月球运输充满电的粒子电池,再运回电量用干的粒子电池。
只不过这样一来,根本无法有效发挥月球前进基地的效果,大部分的有效载荷都用来运输粒子电池了。”
周宇听完鲁金铭的讲述,果然不出他所料,他们遇到的问题也是能量供应问题。
他仔细想了想,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
星火科技现在的一大短板,那就是便携能源。
开发出粒子电池之后,星火科技就没有在便携能源项目上投入。
其实粒子电池作为便携能源,它已经到了某项技术的顶点。
地球上的科学理论不再取得突破,很难研发出比粒子电池储能还高效的便携储能方式。
再进一步研发便携储能,那就是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能量块儿技术。
周宇知道凭借现在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制造出来能量块,因为基本的制造原理都弄不懂。
“鲁经理,你回去等待消息,不要放弃月球前进基地。
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在正在攻关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很快就会取得成果。”周宇对鲁金铭交代道。
鲁金铭听到这句话,他喜笑颜开的说道:“公司有准备就好,那我回去等消息。”
周宇看到鲁金铭走后,他坐在椅子上沉思。
他刚才这么告诉鲁金铭,就是已经想到解决能量供应问题的灵感。
无法制造更高效的便携储能物品,那就优化发电设备,让它便于携带。
现在周宇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把这个灵感变成切实可行的技术。
第354章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
周宇让湘华打开量子服务器的量子模拟功能。
他开始准备让自己的灵感变成技术。
周宇根据星火科技的技术底蕴,想到不通过储能的方式提供便携式能源。
而是通过缩小发电装置的方式,提供便携式能源。
既清洁又可以提褂大能源的发电装置,当然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只要把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进行小型化改造,它就是一个远超粒子电池,甚至比科幻电影中提出的能量块,还高效的储能方式。
粒子电池是把发电站发出来的电量储存起来,提供给电器设备消耗。
现在周宇准备一步到位,直接消减中间环节,让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可以直接为用电设备提供能源。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想要小型化,那需要突破的技术难关太多。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想要持续进行热核反应,需要维持高达5000万摄氏度的高温。
在较大的场所中,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热核反应过程是可控的。
一旦缩减到一间100平米房子那么大的地方,甚至更小的区域。
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控制热核反应进程,这都是极为复杂的难关。
不可控的热核反应,那就是一个威力庞大的氢弹。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体积缩减之后,隔热材料和导热材料都需要更换,现有的材料已经无法完成它们的任务。
温差发电机要彻底进行改造,现在的温差发电机已经无法满足,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的需求。
这几乎是把原先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推翻,根据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重新设计出一款新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周宇现在就要找到新的材料搭建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他自己的信心很足,周宇可是有金手指的人。
脑海中的科技树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设计完成时,却没有生成核聚变反应堆技术。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很多次,周宇都总结出来经验。
那就是这个技术还没有入门,只不过是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勉强能使用,却没有得到科技树的认可。
对于科技树,周宇现在使用的很谨慎,除了星火科技科学家无法完成的重点技术,他现在不会使用科技树研发普通技术。
周宇现在只是在科学技术研究院公布一些先进的理论知识,提出一些可以实现的猜想。
星火科技发展初期,可以用科技树上的技术替代科学家研发技术。
现在星火科技的技术水平已经很高,那就不应该揠苗助长,扼杀科学家的创造能力。
周宇只负责提供灵感,由科学家把灵感变成技术。
像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这种技术,必须让科技树研发出来,现在星火科技的科学家根本没有能力研发。
周宇和人工智能湘华共同配合,不断用新材料替代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原先的材料。
他把星火科技已经研发出来的所有材料都进行实验,没有发现一种材料符合他的要求。
周宇对这个情况并没有感到意外,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技术难点太高。
它对于材料的苛刻要求,已经超出地球上科学家的认知。
周宇在量子计算机上建造虚拟材料,并通过虚拟材料来模拟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这种模拟方案成功,科技树会给他一定反馈,让周宇判断这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