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2/2)
胡女拿了个小碗,倒握着,一手拎了个筷子,然后轻轻地敲打起来,击节和声。
“十里那个长亭,该支个古道边”
王镇将嘬着粗茶,摇头晃脑听着曲子,是不是还拍着大腿应和。
“晚风那个拂柳,笛声里个残”
这当然不是长安城的送别三叠,纯粹就是灵州大河小调改编版。王祖贤也没见识过长安城的行首是怎么唱的,只听的胡女唱着,他就傻乐,笑呵呵地听完了胡女唱的曲子,起身道:“妹妹唱的这般好,都不想走了。”
“那就别走。”
“厮杀汉哪能随着性子。”
言罢,王镇将撇了扯着他袖子的胡女,开门正要出去,脚在门槛上停了一下,头没回沉声道:“哥哥我这次建功立业回来,妹妹要是还愿意到我王家收拾冷灶,咱在怀远弄个大宅子”
砰
门重重地关上,汉子出了南门,大步流星奔军帐去了。
第八十五章激动的杨都督二更求票
灵州都督军帐,杨师道抚须闭目,思考了好一会儿,这才睁开眼睛,看了会张德,又看了看站旁边低着脑袋不敢吭气的斛薛卜。
“你真是斛薛木杆的儿子斛薛卜”
其实杨师道知道张德不会拿这个来开玩笑,加上还有李思摩和阿史德银楚作保,除非合起来骗他,否则没必要纠缠身份。
不过是例行一问。
“回都督,在下已经改名薛不弃,入籍怀远城。”
“噢”
杨师道一愣,倒是很讶异。一般来说,胡人要改个汉姓。要么是皇帝赐姓,要么是为了拜个祖宗沾光,还有一种比较特殊,这涉及到胡汉仇杀,得上溯到汉朝。不少胡人找到了合适的汉姓来改姓,比如金慕容鲜于等等。
“斛薛犁杀了你的父亲,你难道不是应该复仇吗怎么会想到改姓”
“回都督,在下是斛薛部真正的继承人,只要我能手刃斛薛犁,我愿意让斛薛部彻底归附,在口外设州置县,单凭天可汗陛下处置,任由朝廷调派官吏治理。”
这番话是经过老张再三雕琢过的,斛薛卜眼泪鼻涕地过来求他,堂堂男儿冲“宿敌”下跪,足够让张德动容。
“此话当真”
杨师道突然猛地站了起来,双眼放着精光,此事非同小可,等同开疆。虽说草原诸部归附,朝廷也可以派遣驻军事实管理。可最终州县也是羁縻统治,难保将来不生事端,蛮族又不信你仁义道德,靠教化是说不通的。
这也是为什么定襄都督府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而且朝廷几个宰辅都搅合了进去。朝廷要承担的风险,就是面对蛮族要闹自治,到时候是镇压还是安抚,直接事关以后在蛮族问题上的政治路线。
谁筹码多,声音大,就等于掌握了边境诸族的处理路线。这其中可以拿到的政治利益还有实际甜头,多的不可想象。
比如突利逃到幽州要内附,得利的就是周绍范,当然这事儿不能全部曝晒在太阳底下,因为明面上是皇帝的威严吸引了突厥的跪舔
史书上你要说蛮子都是因为李董小弟马仔够多,砍刀够快,多粗俗多粗暴多粗野毫无人文气息,一点都不讲人权,会被人强烈地批判。
所以得迂回一下,要突出重点,比如说天河汗真伟大,太宗皇帝真牛逼,我们大唐就是月亮圆,空气也要更加自由,所以突利才爬山涉水也要来我们大唐过日子。黄河没加盖,游也要游过来这样一来,广大番邦小国的老百姓一看,就觉得很真实很诚恳,一点都不像加了鸡汤,毫无酷炫的特技,都是最真实的一面,告诉世界人民一个真理:大唐的月亮就是圆就是圆经过嘴炮文人臭不要脸数百年如一日的吹嘘,中原汉族资格认证的考核费用还是很高昂的。
你只有钱是没用的,还得有门路。一个波斯胡商想要混成唐人,最少要两代人的经营。其中各种修桥铺路以及资助广大朝廷公仆们的日常开销,这才能在某个历史机遇上,让他们混到合法的资格。
要不然,就只能走科举路线了。
然而对于西域诸胡来说,这特么逗我
最终能在科举路线走出一条路的,大多都要在唐朝生活数十年,最不济也是广受中原王朝影响的周边番邦贵族。
如果这些都走不通,那么还有一条最快捷的方式,绝对高效且通过率百分之百。
那就是内附。
当然内附的形势也有几种,这事关内附之后的社会地位问题。比如你是战败的,那就没办法了,只能中层干部得到重用。如果你是自己造反宰了老大上位归附的,那么最少也是羁縻都督府的都督。还有那种直接全家老小一波流求圈养的,那就更加不一样了,等同开疆,从此你就是我们大唐的一份子啦。
而最后一种,也是让主抓此事官僚最容易捞到好处的。且先不说开疆之功,这个功劳有时候会被上峰漂没,所以不能抱太大希望,当然后台硬扎另当别论。比如杨师道本身就很硬扎,是候补天王级的大人物。
还有的好处,就是能够捞到设州置县的官吏人事权。想想看,几十上百个位子,从四品到九品,从主官到流外官,全都你一个人说了算。这得混多少政治资本得从政治盟友中交换到多少政治利益
然后还有经济利益,州县之中但凡有些暴利土产或者丰厚回报的产业,难道还会变成别家的当然是自己独吞了开捞。
也只有这种时候吃相难看,才不会被皇帝给整死。
所以,当斛薛卜说出要内附这句话的时候,杨师道激动的都快湿了。而斛薛卜说出任由设州置县,杨师道已经彻底媚眼如丝
没办法,泼天富贵都不换的好处啊。
尤其是现在在丰州,还有一位候补天王级大牛中的巅峰高手周绍范,这次斛薛部造反,本来就该他捞的好处最多。
但周绍范没有斛薛卜啊,这小子特么就站在这儿
实话讲,杨师道现在就想仰天长啸,然后大声吼叫:爷这是要发啊一看杨师道现在的状态,老张就知道自己摸对了这货的敏感点。想想也是,姓杨的可是前隋皇族遗种,身后代表的是前隋旧臣利益,本来就在贞观年间的政治版图中没有施展的余地。
可现在要是来个开疆之功呵呵,别的不敢说,李董绝对不会把设州置县的官帽子扣下不发给杨师道。
杨师道想要争军功,基本是没可能干过周绍范,但要是有了斛薛卜,这立马就是反杀,指不定还要来个大杀特杀杀人如麻。
“都督,特勤一心向唐,实乃陛下仁德感化之功,真乃苍生之幸也。”
老张适时冒个泡,提醒了一下还沉浸在意淫中的杨都督。
“陛下威仪,四海皆伏,苍生幸甚,幸甚”
说着,杨师道感动地热泪盈眶,紧紧地扶着斛薛卜的肩膀,“只要你忠君任事,本督向你保证,一定给你手刃仇人的机会你内惩家贼,朝廷外御强寇,必将是一段佳话”
张德站旁边一言不发,总觉得上辈子好像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场面。然后又想了想,反正都那么多相似的场面了,多一个也没什么,最多就是再度证明人类是不会进化的这一社会学事实。
第八十六章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
北地厮杀汉都在热血沸腾,而长安城内一阵鸡飞狗跳,杜如晦又病危了。自去年开始,断断续续有过几次昏厥,虽然头脑依旧清醒,李世民遇到不能决断的事情还是会找他商量,但身体每况愈下是不容置疑的。
抛开君臣情谊,外朝的权力平衡目前是最妥善的。
长孙无忌会算计人,而且是李董的贴心大棉袄,去年彻底让武士彠在利州坐稳位置后,李渊的心腹爪牙还有外援,彻底断绝。长安城内的主要权力,都牢牢地掌控在太宗皇帝手中。
但长孙无忌虽然擅长算计,却没办法把事情做完美。这时候,就需要杜如晦来进行深远谋划。
针对李渊的残余势力,杜如晦断定这些残党面对皇帝的打压,绝对不敢公然反抗,更不会联系禁苑中的太皇。所以,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