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很完美的逻辑链,简直无懈可击。司马季想了一下意味深长的对颜严道,“碰见没文化的胡人就知足吧,大字不识一个不是很好么,本王到时候自然会教,人家也愿意学。这已经是老天对我大晋不薄了,怕就怕本身有文化,对方还自我感觉良好,不跟你学的人。”
“殿下说的是,不过真有能和我们相提并论的国家”颜严这点上还不如司马季,司马季好歹还去过一趟洛阳,颜严唯一一次出幽州还是告诉司马季奔丧。对他而言,世界就是大晋的,加上一些不开化的胡人。
“有啊,听说西域以西,有个国家名为波斯很强大。”如果没记错,波斯应该马上就要进入黄金之世,应该算是这个年代的第一强国,司马季倦意上涌道,“这边没什么好看的了,明天开始转道向东,去海边看看。”
司马季完全是有感而发,他真觉得老天对中国不薄,中国文化距离文化集中区其实是很远的,不容易受到外来的影响。
要是中国本土在西亚某个地方,那简直不能想象,此时西亚周围就有婆罗门的南亚、袄教的西亚、基督教的罗马、北方的游牧,文明起源地有两河流域、希腊城邦、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而且这些文明还都在对方的军事打击范围之内。
如果开局在西亚某个地方,想要发展自己的文明,必须在漫长的数千年农业社会一次不输,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以伊朗为例,只要输一次就是整个社会都被敌人改造。
此时复兴婆罗门向印度教转化的笈多王朝,是印度本土最后一个王朝。从这个王朝之后,一直到印度独立,印度本土不断被外来势力统治。
中国主要敌人只是一个北面,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尚且不管什么原因输了两次。以中国人的思维、后世的伊朗、印度人等等一系列国家,早就应该把眼睛哭瞎了。
一天后的洛阳也热闹非凡,因林邑国袭扰象林、西卷、卢容等县、朝会上大臣都各抒己见,当然自古以来对付这种事情都是剿灭和招抚两个选择,当然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高高在上的太尉杨骏手中。
杨骏也能感受到这种似有似无的窥视,却自得其乐的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满足感。
“陛下,吴国未灭之时,林邑王范熊便联合扶南,兴兵侵犯吴疆界,占领了西卷县。其子范逸此次又来犯,先后劫掠象林、西卷、卢容等县,各县上报足有近千人遭到损失,不可等闲视之”中书令蒋俊出列对着上方端坐的司马衷道,“屡屡犯边不堪其扰,应该立刻命令交州刺史兴兵剿灭。”
林邑王范熊便联合扶南,兴兵侵犯吴疆界,其实这事和当初的魏国也有点联系。当年灭掉蜀国之后,魏国想要一鼓作气抄了东吴的后路。正好交州吕兴等造反,试图得到曹魏的支持,但被很快镇压。西晋继承曹魏之后,通过益州、南中派杨稷等领兵到交州,大破吴军。
但随后东吴大都督薛珝、苍梧太守陶磺又等率兵击败西晋,重新掌握交州。晋军吴军在交州来回打了好几个回合的时候,没顾得上交州南部,正好林邑王范熊瞅准机会犯境。
“可交州距离洛阳不可道里计,不如改为招抚为好。”尚书武茂上前一步出言道,“交州地处偏远,当初汉顺帝之时,当地百姓造反,征发的大军却因为畏惧远征哗变,这也不可不防啊,非威望过人者挂帅才能成行。”
“太尉的意思呢”司马衷直勾勾的目光转向太尉杨骏,慢慢的开口问道。
“老臣认为,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杨骏静立原地沉吟片刻,就在所有大臣都认为要发表什么高论的时候,说出了这么一句没营养的废话。
“那就从长计议吧”司马衷不以为意,漠然的看着满朝朝臣的讨论。
洛阳内宫,贾南风怒气冲冲的生着闷气,一樽精美的琉璃杯成了最新牺牲品,这种经想让董猛、孙虑噤若寒蝉。
“三杨当中,唯有卫将军杨珧不好对付。”不知怎的,暴怒的贾南风忽然想起了司马季这句话,忽然间贾南风平静下来,心中道,“南征,非威望过人者挂帅才能成行。”这不正是一个把杨珧弄出去的好机会么。
第四十二章五千藩军
燕王府内,刚刚出巡把封国巡视一圈的司马季,正在和幽州刺史许猛推杯换盏。搭建的平台上,一群女子正在偏偏起舞。太平盛世、靡靡之音,差不多也就是说现在这样。
“刺史来到幽州,已经接近半年。幽州的地处边陲,条件困苦,刺史辛苦了。”司马季也学会了那套词,张嘴就是地处边陲,苦寒之地。
不过这不耽误他对许猛进行腐蚀拉拢,放下酒盏司马季注意力转向另外一个中年武官身上,此人正是燕国的中尉,名为杨乾,出身于弘农杨氏。是现在朝中一手遮天的杨俊派来的,不过司马季侧面了解过,不算是什么嫡系弟子。
司马季从来没兴趣了解这些士族内部是怎么分的,但能看出来杨乾并不是非常受重视的族中弟子。燕国一直没有建立藩军,这个中尉一直就是一个摆设。杨乾这个三军中尉当的也是有名无实,要不是这次出巡偶然想起来要建立藩军,这位三军中尉都快被遗忘了。
羊这个东西,一只是牵,两只也是放,不管杨乾是弘农杨氏的什么人,受重视还是不受重视,司马季都不在乎,确实该到了建立藩军的时候了。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司马季酝酿了一下道,“本王这次出巡,去了很多很多郡县,封国百姓的生活么,确实有些堪忧,不少百姓一年到头只有一件换洗的衣服,真是令人于心不忍。”
说着,燕王殿下还掉了两滴鳄鱼的眼泪,哽咽道,“本王实在是于心不忍”
这可能是少年心性,许猛暗讨自己可能是老了,对这种景象都已经习惯了,出言道,“殿下不必自责,观之封国百姓总能吃上饱饭,有遮体之衣,这就是太平景象。”
这点司马季倒是不想犟嘴,能吃能睡,没有兵灾,这就是太平盛世。农业时代的太平盛世就是这个标准,千万别想太多,不然会失望的。
“本王在洛阳不知轻重,冲撞了少傅,后来去道歉,才深深被其学识折服。拜其为师,现今回到封国必然要做出一番成绩,重现典籍当中的景象。然而封国的情况却是如此最近几天本王苦思冥想,呃儿”好巧不巧打了一个饱嗝,司马季继续道,“茶饭不思,终于想出来了解决的办法。”
“不知道殿下想出了什么办法”许猛忍住笑,面皮一抽一抽的。就算是司马季说的是真的,可这个饱嗝配上茶饭不思,把什么情怀都给毁了。身为刺史他还要必须忍住,才能对得起一方镇守的涵养。
好似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司马季看向中尉杨乾道,“中尉大人,本王决定建立藩军,将封国未成年的男子招入藩军当中,年龄当然是越小越好,七八岁的最佳,如果不足,可以把范围扩大一点到十岁,这样就相当于封国养活这批孩子,帮助百姓减轻了负担,等到这批孩子四五年后可以干活养家,本王在招收下一批孩子,你认为可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