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2)
赵代苦笑道:大夫郭开说此战本就要灭燕国,不可给予喘息之机,让其伤筋动骨,才是正途。
哦,是郭开,那就完全可以理解了,这位奸臣可是在后来把整个赵国都卖给秦国的历史名人啊。
严江遗憾道:此事为难,燕赵怕只能再战了。
两人又谈起赵国风俗趣事,都没再提国事,一路谈到晚上,赵代心知这位先生并不是来求当门客的六国名士,微微叹息,这两年他欲效仿平原君大养门客,只是庸人为众,贤能难求,也不知道这位如何才能动心。
左车在一边听着头晕,便想和扶苏一起玩六博,这种带点数学的军棋十分简单,扶苏先是不熟练,然后几局后就把他虐成狗,都有些怀疑人生。
就在严江与赵代谈得十分愉悦之时,一只猫头鹰猛然落下,几乎掀翻了桌子。
严江立刻抱住陛下:小陛今天这么早就醒了么?
赵代仔细看那枭鸟,目光微微闪动,礼貌道:天色已晚,不如吾与先生改日再约?
严江亦然点头道:善,那便明日约在此处吧。
赵代微笑与他见礼离去。
严江第一次见这种战国时的君子风姿,不由赞道:倒是个好郎君呢。
-
咸阳宫。
秦王下朝之后,便早早接见了燕国送来的质子太子丹。
请秦王相救!太子丹比秦王还大上十来岁,眉宇间却满是疲惫与担忧,赵国要督亢之地,已经超过了燕国能接受的底线,这仗怕是要继续打下去。
秦王政神色淡漠,表示愿意相助,安慰几句后,便打发他下去,剩下的事情,还要看燕国诚意。
太子丹拜谢告退。
秦王这才起身,从身旁的书卷中挑出赵国当今宗室的谱系,略一翻看,果然没有赵代此名。
他将书简一卷,漠然放下。
如他所料,是赵嘉。
真不知死活。
第55章文明
赵国的冬天很冷,客舍的被衾又冷又干,回来的严江找来陶罐,用炭火烤了好一会才暖和柔软,然后和扶苏一起想念了一下花花柔软暖和的肉体,再一起吃晚饭。
窗外丝竹之声入耳,轻歌曼舞不约,有好事者大声呼好,十分扰民。
扶苏皱眉道:真是没有规矩。
若是秦地,这些沉迷享乐的人个个都要被抓去修半个月城墙。
严江微笑道:此话甚是无理,秦被六国鄙见,不就是因此如此么?
在六国看来,秦地就是虎狼之国,没有一点文化修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霸道蛮横。
扶苏和陛下同时看向严江,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先生也如此想么?
扶苏,严江觉得有必要给他说清楚,你可知何谓文明礼仪?
秦朝将来就在这事上吃了大亏,根本没有人对王朝建立后那扭曲的体制进行调整,秦王以他一天批两百斤奏折的勤奋把帝国生生维持了十几年,等后来老了精力不济抗不住了,就开始求仙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可惜借不来的。
扶苏和陛下一起等回复。
文者昌也,明者礼也。蛮夷之地,不通教化,衣食无着;文明之邦,华服尊礼,衣食有顾。扶苏你见至西而东,这中原之地繁华昌盛,若有一日沦为戎人所灭,成牧羊放马之地,可会惋惜?严江轻声问。
他敢!戎人算何?扶苏瞬间生气,待我回禀父王,回头便灭了西胡诸戎!
陛下也认真地点头赞同,还伸翅膀拍拍。
然在六国眼中,秦与戎无甚区别。严江微笑道。
扶苏刹时有些委屈,眼含泪光:先生眼中,也是如此么?
秦自是不同的,严江摸他头道,但刚不可久,阿苏,你生来高高在上,衣食无忧,但你可知这份权利从何而来,自何而始?
当然是父亲。扶苏小骄傲。
严江摇头:错了,是耕者。
他低声给扶苏解释起社会的阶级构成与供养,如今之世,地广人稀,告诉他,秦缺的不是武力,是文化,立国数百年,秦地就没有出现一个文化大家,治国为相者皆是自六国而来,这已经不是偏科而是修都不修这一科了,但文明是需要活力的,赵国看着吵闹,但有风俗文化,安居乐业,魏韩看着弱小,但有尽是学者大家所出之地,诸子百家,歌舞礼仪,都是华夏文明的精华所在。
这些看着不显,却是能安抚民心,凝聚国家的昌盛之基。
秦国若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只轻视甚至禁毁,将来必然为文化所制,突然为他人做嫁衣。
扶苏听着有些不懂,但都默默记下来,等长大一点,他总会懂的。
倒是陛下听得入迷,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吃肉都吃得神思不属,差点叼了严江的手指,这才回过神来看来儿子是不能急着带回来了,若身边只有鸟,阿江都不会提这些东西,一个人时就便知道左拥右抱,写字画画,坑蒙拐骗。
说到这,严江再赞赏了一下今天遇到的那位青年,称他体贴聪慧,知道自己不想在国事上多说,就主动不提,是个谦谦君子了。
扶苏和猫头鹰一起皱了眉头,神色忧虑,扶苏更是的主动问起了数学题,把先生的想法转移掉。
陛下闻言冷气散发,但严江只是安抚地摸了两把,就低头给扶苏讲题了,宝贝不能太宠了,不然就会侍宠而骄,能冷一冷,再者阿陛被冷到后,就会软化很多,哄哄就能好。
扶苏是个很优秀的学生,严江教他的知识都接受的很快的,再听了一会连环画故事后,就乖巧地洗漱上床了。
严江收拾着食物,漫不经心,寻思着怎么在赵国玩。
就今天与赵代交谈间得到的消息,这赵国也是很倒霉了,对面秦国一连六代明君,现在上场这位秦皇更是一节都比六节强,相比之下,赵国就像被诅咒了一样,一代不如一代。
想想看旁边一个秦国比你强大比你富有还比你努力,你赵国却已经开始放弃治疗?
这是想不开要寻短见啊。
就严江今天得到的线索,赵国是权贵大夫当政,对赵王的权力形成了相当大的限制,各种给赵王提意见,原因是赵王偃本身就是个漏斗,做事太不靠谱,当年他曾爷爷赵王灵王为了真爱废长立幼,如今他照着也来了一套,为了老婆幼子惹得朝堂不合。
严江对这位的爱情关念还是很赞同的,只是他眼睛有点过于瞎了,连着踩两个大坑,先是郭开作为伴读与太子时的赵偃一起长大,等他继位为王后,就由得郭开贪污受贿各种乱来,按插人手扩大势力,若怒了一众贵族势力。
将军廉颇因此和郭开起了冲突,被郭开献谗惹怒了赵王,只能去魏国躲着,再没能回来,这事直接气倒了蔺相如,这两人几乎是赵国文武支柱,这一去,就没能人阻着赵王乱来了。
他果断废了太子赵嘉,立真爱美人为后,立真爱之子为太子,立郭开为太子太傅。
并且怼了来劝说女人祸国的李牧将君:政令出于寡人,与女人何干?
虽然是个昏瓜,但严江觉得这话说得还是蛮有道理的,赵国国君们就很适合言情男主人设,一脉相承的不靠谱,只是吧他又转念一想,这人心命运本来就不靠谱,就比如说秦王政虽然靠谱且没有真爱,但他的儿子们个个都像跟隔壁老王生的,没一个继承到他的英明神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