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2)
可是这世道都是如此,从西到东,罗马还在和迦太基撕,埃及和塞琉古打出狗脑子,孔雀王朝倒是安稳,但阿育王也没几年活头,他一死印度就要再分裂,西域月氏和匈奴都打得火热,至于中原大地正一统六国,不以前边的差。
倒是美洲那边去不得,印加文明这时候依然喜欢活祭,而且东西伯利亚的高山冻土不比青藏高原好过,所以还是只能在秦国苟住。
陛下伸头,在他唇上蹭了一下。
饿了吧,去吃饭。严江抚摸着陛下,终是忍不住思考,这个统一速度能不能快一点。
但他随即又想,十几年就一统天下,已经是个开挂速度了,自己带了良种增粮,这个速度应该能更快些,至于能不能消化他转头看了一眼陛下。
陛下歪头,对他眨了一下眼睛。
这天下,就靠你了。他转头亲了一下它。
这是陛下表明身份后第一次得到主动亲吻,整个羽毛都舒展起来,心情愉悦无比。
当然,这天下,除了他,还能是谁。
-
扈辄战死,桓齮大军威逼邯郸,赵王迁使人求合,毕竟是十万人对十万人,秦军损失不小,便攻下武城修整,严江随军做着记录时,也客串了一把战地医生。
他在阿尔沙克那就靠着半吊子的外伤治疗技术得到部族上下拥护,如果不是想要回国和阿尔沙克闹翻,将来安息建国史上搞不好就有他的名字。
所以他的治疗技术也是被诸多斯基泰牧民练出来的。
大战之中,伤口带来的后续往往会占到减员的三分之一,而这一次,大蒜也加入了军用物资。
蒜的消毒效果很好,在没有双氧水典伏红药水等东西的古代,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就是捣汁外敷时痛了一点。
严江让人把包扎用的麻布都用开水煮过,然后烤干再用,他缝伤口非常熟练,也不拒绝军医来学习,很多士卒都感激他,连桓齮都对他感观好了很多。
想到大王那个我的回答,严江想了数日,终是没有忍住,抽空时间,严江还带鸟去秦吏治下的赵地走了走。
秦占敌国一地便会派去秦吏下乡,通晓此易主,需要注意和改变的事物,比如赋税口钱如何缴纳,摇役如何摊派,交税的度量都要换成秦制秦吏人少,语言不通,但陛下和严江都混过了赵地,这个时候的语言又简单,常用的就那么些,所以听得懂大半。
秦吏不懂赵语,想要下乡传达秦法,当然就要找翻译,而赵人里懂双语的,那必然是士族出身,要想蒙蔽个秦人,还不简单么,就算秦吏带了几个如狼似虎的秦卒又如何,一样能一边应付着他们,从容将土地隐匿,财产转移。
很多畏惧秦法、不懂秦语的庶民在大户的恐吓下,自愿以仆人自居,成为了他们的隶臣妾,而这些过错,都算到秦人头上。
陛下在严江的带领下围观了全程,却没有生气,他从不会对人性有过高期待。
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不少新占之地都要耗费时间,清理旧有贵族,大秦一向是这么过来的。
若你一统六国,难道也要如此治理?严江问它的同时谆谆善诱,你现在觉得治理国家应该靠什么?
陛下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回答是,将关中男丁迁入六国,将六国贵族迁关中,断其根基。
严江被这种操作惊呆了:这是六国,不是一地。
占一城一地当然可以这么玩,但这是六国,面积比你秦国还大的六国!
难怪秦灭时关中老秦人都没什么火花,原来你自己把自己的梯子给拆掉了啊!这灭的真不冤。
陛下似乎也觉得不妥,但依然很有自信,表示有我在,这些人翻不起风浪。
严江忍了又忍,终于没忍住:那你不在怎么办?
醒醒,你一凉,大秦可是和你一起凉的。
陛下猛然顿住,看严江的表情犀利而凛冽,仿佛在问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亚历山大记得吧,严江伸手指在他眉心戳了一下,根基不稳,你平衡力再好有什么用。
陛下整个鸟都陷入一种深思中。
严江还要再问,便见陛下倒地就睡了。
咦?
-
咸阳宫。
冷风凛冽,明月别枝。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棱,沐浴殿堂,也照亮了秦王政英武俊美的容颜,他在寝大殿中静坐。
沉香缭绕,寂寞空庭,只有一人,横照古今。
他随他从波斯一路归国,自然也听过百年前,西方那位几乎要打入西域的帝王。
可惜一朝身死,家国泯灭,子嗣断绝。
可,那又如何。
他依然有万世功业,惊世绝伦,为世人谨记。
再者,你都半点不急,与我纵论六国泯灭之事,我又如何会如那亚帝那般短寿。
欲要寡人爱民如子?
以能吏服民心?
莫行□□?
他轻笑数声,他那阿江,行事再如何残暴,内里却真是从未变过我大秦,终是你心心念念的故土。
何需心急,这长夜漫漫,你尽有时间,说予我听。
若一次听了,你必转身就走,再难寻觅。
这般蠢事,寡人如何能做?
他以手支颐,遥望明月,突然之间,又想见他。
天明时,秦王上朝。
寡人收到奏报,桓齮灭赵军十万,斩扈辄,立大功,寡人欲亲至东郡嘉奖。秦王傲然于丹陛之上,诸卿可有异意?
场下的诸卿先是振奋,然后各种恭喜。
然后就分成两派,大部分都建议大王别折腾,远游耗费颇大,您在咸阳听捷报就好。
小部分臣子称王上威临天下,东郡新收,应该去看看,让六国旧民们臣服听令。
秦王政嘉奖了小部分愿意他出游的,斥责了大部分反对的。
于是很快,秦国臣子便动起来,为王上准备车架随行。
随后,秦王政又留下李斯与尉缭,让李斯减少秦吏的考核标准,收更多吏员交予尉缭支使。
两位名臣皆懂其中奥妙,与秦王讨论了其中一些考核标准后,结伴自去商讨细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