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始于1990 > 分节阅读 361

分节阅读 361(2/2)

目录

“哈哈哈”,谢国民大笑,问儿子,“你是对我现在的安排不满意吗”

谢吉道:“我想和苏董一样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

苏伟心理冷哼了一声,真喜欢折腾,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条件,还去奋斗个毛啊,享福就够了。

也不知道谢吉在想什么,家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按照父辈的意愿继承家业就行了,即便不能再让正大集团提升一个台阶,维持家族生意也算是功德一件。

自己出去闯

苏伟不看好谢吉。

谢国明本人也不看好,“谢吉,男人有事业心很好,但是也要看清楚现实,25岁以前,你怎么折腾,我都没插手管过你,你心里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拿你自己和苏董比较,你真的太幼稚了”

谢吉遭受打击,心里肯定不怎么舒服,但是他不否认父亲对他的评价,确实,他和苏伟完全没有可比性,但是他的性格很要强,一直不喜欢被束缚,何况家里是两个儿子,最终能够继承家产的只有一个,另外一个必定会做出牺牲。

所以他才会想出去创造一番事业,哪怕远比不上正大集团,终究自己握在手里安心一些。

谢吉不发言了,和坐上的几位叔叔喝了一杯酒。

谢国明继续和苏伟聊。

“苏董这次去王室做客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谢国明好奇的问。

正大集团在曼谷的名气远比泰国商贸公司要盛,但是谢国明也没有受到过王室的邀请。

苏伟云淡风轻的说:“泰国国王邀请我聊聊天,感谢了一下泰国商贸公司对泰国经济的贡献”

谢国明认为苏伟没有说实话,但他也知道,如果真有什么秘密,直接问是问不出来的,只有拨开云雾之后才能知道真相。

“苏董,我想听听你对泰国甚至整个东南亚经济市场的看法”谢国明问。

谢国明本人最近处在商业思维的瓶颈期,正大国际集团今后的发展无非是跨国投资,但是他希望公司在根基稳固的情况下能够像宏伟集团一样实现多元化发展。

所以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看看是否能够从苏伟的回答中得到一些提示

苏伟道:“东南亚有着广阔的华侨市场,对宏伟集团和正大国际集团而言,都是绝佳的优势。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很好,处在海运的咽喉上,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过单从东南亚各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市场都会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正大集团和泰国商贸有限公司所经营的生意也是围绕着实际情况的。

我认为我们的定位没错,如果非要转型,或许要等5年乃至十年之后”

不知道怎么回事,谢国明听了苏伟的分析之后,他心里安稳了许多,之前脑子里那些不敢冒险的发展计划一下子全部冒出来了,按照苏伟的分析,好像可行性很高。

“我相信苏董的眼光,毕竟被称为商界未曾一败的男人”谢国明称赞道。

0725是不是该收钱了

苏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泰国首富谢国明也和国内的很多企业家一样,把他说的话当作真理来对待了。

虽然说苏伟不是在胡乱瞎编,但是一个人的主观观点发展成为了客观规律,说起来有点盲目追崇的味道了。

苏伟心里一乐,若是这样,是不是每一个想和他聊天吃饭的人该交一笔学费了

当然,也是自己心里开个玩笑而已。

苏伟说:“谢董,说心里话,我现在真不想听到你说这样的话,未曾一败这个梗已经被媒体炒坏掉了,现在听起来倒让人反感。”

谢国民说:“行,既然苏董不喜欢听,那我也不提了,心里明白就行”

两人笑着碰了一杯。

谢国民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公司骨干成员说:“你们若是有什么想和苏董聊的,抓住机会了,能够请到他来吃这顿饭很不容易”

在董事长面前,骨干成员即便是没有话题也要找话题来和苏伟聊聊,才能让董事长看到他们的上进心,怎么去应付领导也是一种能力。

年纪大概在五十岁左右的骨干成员端起酒杯敬了苏伟一杯,“苏董,有机会向你讨教是我的荣信。”

苏伟道:“客气了,相互交流而已”

“苏董,工作到了我这个年纪,丧失了很多激情,而且以我现在在正大集团的位置,不需要亲手去落实更多的事情,只管统筹和检查就行了,我发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当你触碰到这个极限的时候,就想混日子了”

他实话实说,并不害怕这样的工作态度引起谢国明的不满,因为他手里的工作没有出过任何差错,他也相信谢国明能够理解这一批上了年纪的骨干成员对待工作的态度。

实际上,整个公司的运营,他们参与到一线的很少。

苏伟道:“我承认你第一个观点,人能力和体力不一样,一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能够走到你现在的位置,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但是就我对老领导的认识而言,我觉得你们任然有激情的爆点,要么是缺外界因素来引燃,要么是自己隐藏起来了。

宏伟集团偌大的财务系统交给了一个64岁的老人。

当初宏伟集团还是一个冰棍厂的时候,是我亲自去请的他,齐帮国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画一个句号。

原本我以为他是因为对冰棍厂的情怀郁郁寡欢,跟随我十多年以来,我才体会到他对一个职业的热爱。

我多次给他提起过退休的事情,现在他的儿子求学回来也在宏伟集团上班,但是齐帮国每次回答我的都是他还能干,并且像我保证财务系统不会出现任何错误。

新世纪来临之前,宏伟集团逐步采用了计算机系统办公,对于一个脱离时代的老人,让他来重新接触新时代的产物,太难了。

但是他任久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敲打,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去核对,齐帮国说了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他说他也需要与时俱进。

我想在座正大国际集团的骨干成员们,并不是你们到达了能力的极限,而是对日复一日的工作没有了热爱而已”

原本提问的这个人想的是在谢国明面前意思应对一下就行。

没想到苏伟的话直接阐明了真实缘由,有点当场被揭穿的意思。

谢国明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老队友,没有说责备的话,反而是对他们微微一笑。

这就是一个董事长情商高的地方,事实证明自己的老队友对工作不上心了,但是谢国明不能因为他们现在五十岁的心态去否认五十岁之前几十年的付出。

谢国明本人不强求这批老同志还能做出什么惊天的事情出来,但是苏伟今天的话却给了他们深刻的思考。

回过神面对董事长的时候,他们心里还是有些惭愧的,中国有句古话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他们还没到身体麻木无法支撑的时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