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2(2/2)
有人感觉到他说的话太大了,有点故意在寻找存在感和抬高自己显的与众不同一样。
人的心思是难以揣摩的。
苏伟清楚嘘声从何而来
的确,或许在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会有他这样伟大的想法。
所以他就会被剩下的99个人当作异类来对待。
苏伟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像自己表达的一样在实际中做出伟大的事情但是现在他需要一份鼓励。
苏伟鼓励道:“我很欣赏你的价值观,你的想法好像脱离了世俗一样,但又高于世俗。
对于你这样的想法,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你在夸夸其谈。
我想说的是,你提到的成功可以算作一种成功,但是前提是你做出实际事情来,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坐而论道,意思是只靠脑子想、嘴巴讲大道理,放在实践中,看不到一点成果。
用唯物辩证法讲,有点过于脱离客观实际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我希望你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问心无愧”
学生们能够听得出苏伟老师在给他鼓励,同时也在为他辩护,不至于被其他人唏嘘。
前排的学校老师和领导响起了掌声,陆陆续续学生们也跟着鼓掌。
一方面是对刚刚那位同学的鼓励,另外一方面是由衷的佩服苏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苏伟看了一眼时间,“还有15分钟,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然后我来做总结。”
最后一个名额的机会了。
很多人抢。
在礼堂里传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声音,“祖国”
苏伟听到这两个字,视野随了过去。
“这位同学,你能重复一下你刚刚讲的吗”苏伟说。
“苏伟老师,我觉得走到任何地方,保持着一颗爱国之心,守护故土之心,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有的学生感同身受。
不过单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讨论,他这个观点太牵强了,有点不搭边。
苏伟问:“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军人”同学骄傲的说。
苏伟笑了,他猜到他会提到军人这个职业,如果从他崇尚军人这个角度来看,也很好理解为什么他会把国家放在第一位,甚至作为成功的标志
苏伟没有解答他的答案,只说了一句话,“你为你的祖国而骄傲,同样你的祖国也会为你这样的公民而骄傲”
男生脸上泛起喜色,依然骄傲的站立在座位前。
自带了一种正义凛然的气质,倒迷住了现场很多的女同学。
他的心里从来没有怀疑和改变过自己的想法,今天的课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太听得进去。
一是因为苏伟讲的很深,有的观点难以理解。
二是觉得企业家们都喜欢吹牛,他看苏伟讲课的状态就像在吹牛。
特别是下面一双双崇拜的眼神看着苏伟的时候,他的那种感觉很明显。
但是现在苏伟用一句话改变了他的观点,不但苏伟没有对他的想法提出任何的质疑,而且果断的回复了他一句让他非常感动的话。
“谢谢你,苏老师”这时,他真心的给苏伟鞠了一躬。
苏伟在他眼里,已经是非常有内涵的人了,而不单单是拥有财富喜欢吹牛的企业家。
苏伟最后总结道:“从你们的口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有人错了吗
没有。
有人值得嘲笑和唏嘘吗
也没有。
关键在于你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社会说的再大一点,怎么看待自然
你的思想取决于最后的认知。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无论你想的是什么,最后能够评价你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结果
很多学者在这方面有个观点,他们说,结果不重要,重要的过程。
这句话的实质含义其实是用来自我安慰的,我相信只要你脑子里面有清晰的思路,然后加上奋斗的过程,一定会有让你承受的结果。
那个时候,不用你自己去定义是否成功别人都会认为你是一个成功的人
就像现在我一样,我很少去思考自己是否成功了但是社会已经把我定位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啪啪啪啪
礼堂掌声雷动。
句句在理,说到了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上。
说到底,还是走出思想去实践。
杜校长的想法是正确的,刚开始的时候苏伟开那个玩笑只是为了活跃气氛,更好的让学生融入进来,整堂课下来,可以说,全程都非常精彩。
他在各种场合听过名人讲成功学,甚至一些国家领导人的演讲,他扪心自问,没有苏伟讲的精彩。
苏伟最后说:“同学们,我很高兴给你上这一堂客,你们的价值观是非常积极的,我希望你们保持下去,最后用平淡的心态去面对得失和成败。”
有华人学生问,“苏老师,我毕业后能去宏伟集团面试吗”
苏伟微笑道:“欢迎,宏伟集团是一家年轻有活力的跨国集团,我欢迎每一个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
让我看到你的才华,你会收获你想得到的东西”
原本剑桥大学的学生们对中国企业的好感度不强,但是爱屋及乌,他们现在很喜欢苏伟老师,所以猜测宏伟集团应该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公司。
何况宏伟集团是世界五百前,排名在前一百,即便是剑桥大学毕业的,也不敢肯定自己就能到宏伟集团就职。
0790剑桥人才基地
剑桥的学生最后依依不捨的离开了礼堂,苏伟的课回味无穷,脑子会亲不自禁的去回忆苏伟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成功学虽然是一个普遍的话题,但是苏伟却是讲出了人生哲理,这一点比其他名人只会依葫芦画瓢要强了不少。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你自身的学识很强。
杜校长和参议院的领导以及学校从事学生素质教育的老师们,十几人同时走到了苏伟身边。
表示感谢。
“苏董,这是我听过最生动的一堂成功学的课,感谢你”杜校长面带微笑,真诚的谢道。
苏伟和他握了握手,“希望能够帮助到贵校的学生,我也不介意分享自己的经验”
这种分享的精神是值得讚赏的,在很多企业家眼里,最喜欢给自己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即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