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2)
与鲁昭公以及鲁国大臣熟习后,为了等两个妾室怀孕,方基石就留了下来。
不知道怎么回事两个月过去了,两次的受孕最佳时机都过去了,却没有让两人受孕。
这让方基石有些怀疑起来:自己是不是自从那次受伤后,失去生育能力了
要知道那次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为了保卫祖国,不让敌特分子走私军用物资入境,差点死在了边境上。他和他的战友没有接受内鬼提供的巨额贿赂,坚决阻止敌特分子的走私行为。结果孤军奋战,没有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是活活地累垮了。
幸好在最关键时刻,国家方面的援军来了,才救了他们一命。
古代人很少有人知道女人的受孕日的,特别是在春秋时期,知道的人更少。懂得受孕的人除了医者外,只有极少数人。大多数人不相信、不接受。
两个月没有让妾室怀孕,方基石很着急、怀疑,可鲁昭公等人并不怀疑,以为正常。
他们认为:要是那么容易怀孕的话哪个君王不儿孙满堂一个君王有“三宫六院”,能让多少妃子怀上
方基石并不是想要生育儿女,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他只是想证实一下:自己是不是失去生育能力了
要是失去生育能力,说真的穿越过来的人生,除了爱2爱外,还有什么意思呢
与鲁昭公以及鲁国大臣熟习后,为了等两个妾室怀孕,空闲时间方基石就经常带着护卫在鲁国都城内外游玩。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想去寻找一下我们的圣人孔子先生。
要是在现代社会的话,百度地图一下,查找一下孔圣人的家庭住址,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他还真的在百度地图上搜索了一下孔府的位置,结果与现实世界根本无法对照。相隔两千多年了,早已面目全非了。
无赖之下,他只得打听了起来。
再次让他失望的是:少年孔子我们的圣人,在这个时候根本不出名,没有人知道在鲁国都城内还有一个叫“孔丘”的人
有那种“查无此人”的感觉
上次打听道家始祖老子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鲁国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老子”的人后来还是在鲁昭公那里听说了一些。
你说你要找道家始祖,没有人知道。你说要找陈国的李耳,一样没有人知道。你说要去东周洛邑找大周的守藏吏李耳,更是没有人知道。最后说到少年白发的“老子”,鲁昭公才说:这个老子不是什么守藏吏,他是大周天子身边的红人。
经过这么一翻周折,才打听到老子的一点消息。
老子不是因学识而出名,而是因他的少年白发而出名。
可以想象孔子比老子小二三十岁,现在才十七岁,自然是没有人知道了。
反正方基石有的是时间,在妾室没有怀孕之前,他是不会离开鲁国的,慢慢找吧
在上网搜索的时候,不断地跳出这样地搜索结果: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七年孔子年十七岁。母颜征在卒在前。
公元前535年17岁以前,孔子丧母孔子世家。
怎么都是: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是不是得罪了负责搜索结果审查的工程师了老是翻孔圣人的旧账,揭圣人的短
还是要我去找这位孔圣人呢
难道我方基石穿越过来的目的就是要我保护他去传播儒家学说
对了既然季氏家臣阳虎与孔子长得差不多,而且上次听说阳虎还去找过孔子的麻烦,我何不去找一下阳虎呢
现在的方基石,不仅不再害怕阳虎的陷害了,而且还反了过来,阳虎倒是很害怕他。
从阳虎那里打听到少年孔子的具体地址后,方基石就找了过去。
很遗憾到了少年孔子的家后,并没有找到这位未来的孔圣人。
少年孔子的家门并没有锁,是虚掩的。叫喊了几声“孔丘”后,没有人答应,方基石就没有进去。
这个时候,从另外的一个院子里走出一个跛脚青年,用一双恐惧地眼睛朝着他看着。他的眼睛中充满了恐惧,他的腿好像还在微微地颤抖。
在来之前,方基石百度了一下,知道这个跛脚青年可能就是孔子的兄长,他的名字叫孟皮。
孟皮有腿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很困难。所以孔母就把他收留在身边,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照顾。
孔母辞世后,少年孔子不忍心抛弃兄长,就与兄长一起生活。
“你你过来”方基石朝着孟皮招了招手,招呼道。
他今天没有骑马过来,是步行过来的。没有带多少人,也就几个鲁昭公派来的护卫。
鲁昭公一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二是为了“监视”他,硬是派几个人跟着他。这几个人是鲁昭公的死忠,赶都赶不走。
“过来大神让你过来听到没有”一个护卫快步上前,朝着孟皮喝道。
孟皮吓得双腿颤抖了一下,但还是跛着脚快步走了过来。
“这里是孔子的家吗你是孔子的兄长孟皮吗”方基石快步迎了上去,问道。
“孔孔孔孔丘是我弟弟他他他他不是孔子他他是孔丘丘”孟皮哆嗦着答道。
他的脸色也随之而变,随即着急地问道:“丘他做错了什么事让官人找来了丘他”
见孟皮误会了,方基石赶紧打断道:“没有我是慕名而来的我愿意跟他交个朋友”
“丘他”孟皮见对方好像没有恶意,这才放心下来。听说对方是来交朋友的,顿时又显得兴奋起来。说道:“丘不在家,他一定去河边发呆去了。”
“去河边发呆去了”
“丘经常这样地,一个人坐在河边发呆”孟皮解释道。
第43章少年孔子
孟皮脸上的恐惧之色很快就没有了,变得很认真起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老实人,胆小怕事。但是从他的神色变化上来看,他对弟弟孔丘很关心。他虽然帮不上弟弟的忙,还成为弟弟的拖累,可他是很在乎弟弟丘的。
在孟皮的带领下,方基石一行人跟在后面,出了村子往野外走去。
孔子的老家虽然在曲阜,在鲁国的国都,可并不在鲁昭公的皇宫附近。距离鲁昭公的皇宫,还是有一段相当的路程。用现代语言来讲,一个在主城区,一个在郊区。
在鲁国都城里,还有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大家族的府邸,以及其他官员的府邸。除此之外,还有有钱人和其他世袭贵族的宅院,由这些人构建成一个城市。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大家族的府邸并不是后来的三都。三都是三大家族在自己的封地上构建的自己的势力城堡,相当于自己的“国都”,与鲁昭公的皇宫一样地“皇宫”。
孔子后来要堕的“三都”并不是指曲阜内的三家府邸,而是各自封地上的都城。
在都城内,为了方便处理鲁国事务,是另外有府邸的。
鲁国都城曲阜内的府邸,对于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大家族来讲,相当于单位的房子。而三都,是他们自己的私宅。
听说是来找丘交朋友的,孟皮跛着脚走在前面,一跳一跳地,速度相当地快。不过气喘吁吁,额头上冒汗。
见孟皮很吃力,方基石都不忍心,就故意放慢了脚步,跟在他的后面。
出了村子来到一处山坡上,孟皮站在高处,朝着不远处的一条小河边看着。
这里属于鲁国都城,人口很多,野外大多种植了庄稼。此时正值夏季,庄稼都长得很旺盛,田野里一片绿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风景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