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0(2/2)
现在还不是他放手过去的时候。
他不是富二代,不是世袭贵族,没有人养活他。他虽然是士级身份,可他是穷人,他没有承袭父辈的财产和任何士级的特权。
他要是世袭贵族富二代的话,不愁吃不愁穿的话,他一定会带足银两去东周洛邑,跟随老子学习的。
可惜他不是
而那些世袭贵族的后代们,大多数人却没有学习热情。这些人不愁吃不愁穿,不知愁滋味,一个个都不思进取,生活在腐朽之中。
“那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呢”方基石问道。
方基石看了不少关于少年孔子直播的回放,知道一些他的事,知道阳虎在陷害他,知道他在季平子家呆不下去。
他也知道,以孔子的志向,是不可能一辈子当儒生的。给别人办理丧事,吹吹喇叭的,这不是孔子所追求的人生。
我们的圣人,是有大志向的。
“唉”孔子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挣了一些钱,存了一些钱我想我”
孔子看了河莲一眼,不好意思说下去。
他觉得自己应该娶个女人成家了。
“你你想去宋国”方基石问道。
根据历史记载,孔子十九岁时去往宋国的,去宋国寻祖的。
他想去母国寻找他那失落的灵魂
在鲁国他生活得很迷茫
在曲阜他严重受到了来自阳虎等人的打压让他时刻都生活在屈辱之中阳虎的人,经常在他背后说他的坏话,翻他的老底,让他丢人。所以他时刻都有一种屈辱感
所以他想回宋国,寻根问祖去。
他的祖上,是宋国皇族他是宋国皇族血脉。
可他生活在鲁国,却是一个穷人虽然是士级身份,可是他却是一个只有名分,而没有士级特权的人。
尽管他的父亲于鲁国有功,可父亲死后荣耀不再。
“你”孔子很惊讶。
不过想想方基石是个特别之人,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我存了一些钱我可以暂时放弃儒生的职业了,不再给别人吹喇叭,办理丧事了。在给别人办理丧事的时候,看着别人亲人分离的痛苦,我的心里很难过。时常让我想起我的爹娘特别是我娘
还有当看见有些人亲人死了不但没有悲伤,还一心想着如何继承祖业财产,或者是世袭特权。当看着这些人不择手段的时候,我的心更痛
所以我决定回到宋国去去寻找祖上的荣耀,去寻找祖辈们真正追求的东东我们需要生活,需要一种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我们虽然有周礼,可已经没有多少人遵循周礼了。遵循周礼的人,被人认为他们生活得很迂腐。而那些背叛的人,反而生活得很滋润。
在这个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都生活得很矛盾和痛苦他们不知道是选择遵循周礼、周制呢还是选择背叛”
借着酒性,孔子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河莲先是不把孔子当回事,可听着孔子的讲解后,她又觉得这人跟夫君方基石一样,也是很善良的。因此心态在慢慢地改变。看向孔子的眼神,也少了一份鄙夷,多了一些敬佩。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宋国呢”方基石问。
“我”孔子怔了一下,老实地说道:“我还没有想好主要是钱还不多我我想到了宋国,是要很多钱的”
“其实你到宋国去了,也一样可以挣钱的你一样可以给别人办理丧事啊”
“可我我不想再从事这个职业了我”孔子下定了决心,说道:“当我告别过去后,就不再干这一行”
“为什么我觉得这一行很挣钱的你”
“这是儒生干的职业不是一个士级身份的人从事的职业”孔子说道。
方基石打断道:“你你瞧不起你的职业”
“不不是我倒是没有而是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的人,儒生以上身份的人瞧不起这个职业再则我是士级身份,就要从事与士级身份相等的职业”
“那你打算从事什么职业呢”方基石又问。
“我”孔子的脸红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说道:“我要当先生”
“当先生”
“我要把我的知识普及开来我觉得这个社会太需要教育了我要让天下人都接受教育”
“天下人都为一日三餐而奔忙,谁还愿意来跟你学习谁有那个时间”
“我不收他们的学费”
“那你凭什么养活你自己”
“我”孔子一时答不上来
他还真的没有想好、想全面。
你想普及教育是个很好地想法,可谁来养活你还有就算你不收学费,穷苦人还嫌他没有时间。有那个学习的时间,还不如多种地、多做事。只有多种地多做事,才能养活自己,才能生活得更好一些。
“你的手机呢记得哥你说过凡是不决问百度我我百度一下”孔子想起来了,方基石的身上还有手机。
方基石摇了摇头,说道:“我把他丢在洛邑了送给太子姬猛了”
“太子姬猛太子姬猛你也认识”
孔子说到这里就顿住了,他看见河莲正朝着他瞪眼睛。
还有先前方基石已经说了许多洛邑的事,说了老子讲道的事。可以想象他上次的洛邑之行,内容丰富。
“你不要追问了皇家的事知道的越少越好不然对你不利”
“嗯”孔子点点头。
不光洛邑那边的天子家了,就光鲁国这么一个小诸侯国,诸侯家的事就不少,复杂得不行。
第292章孔子是会武功的
孔子决定再多挣一些钱,就去母国宋国寻根问祖。
还有要想放弃过去的生活,改变过去的生活和形象,你得作出决定、决策下定决心
如果决心不坚定,你就可能会反悔、后悔,会模棱两可,产生矛盾心理。
现在的孔子决心是有但还不是最后地坚决。
更主要的原因,对于前途,他的心里也没有底能不能告别过去呢能不能从此以后就不再做儒生,不再给别人吹喇叭了呢
虽然干儒生这一行很挣钱,可他不想再干了。
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他就是一个儒生一个专门为人办理丧事的儒生。说直白一些,他就是一个吹喇叭的吹鼓手
这是他过去的形象
现在他要改变过去的形象,他要做一个真正地“士”。
作为士级身份,以后就不能再从事吹喇叭的儒生工作了。
要想彻底告别过去,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决心和信心还有对未来的未雨绸缪。
要想告别过去重新开始,就必须有一定地经济基础
现在是秋季,每年的秋冬季节和春夏之交,也就是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很大的季节,是死人的季节。每每这个季节,吹喇叭的生意特别好。
所以孔子是不想现在就放弃儒生的职业,去宋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