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7(2/2)
“现在的关键是距离飨士还有一段时间。再则参加飨士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现在最起码我还有半年时间没有收入唉”孔子叹息道。
其实他已经半年多都没有收入了。从去年回来到现在,一直在吃老本。
这要是来学习的人都不交学费,这日子真的没有法子过下去了。
“不急不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方基石的两个妾室,在一边劝道。
“嗯”
“嗯”
方忠、方恕也在一边答应着,好像听懂了似的。
第406章第一批学生来了
村民们是雷声大雨点小,当天回去还兴趣很高,要把自家的娃送来上学。不要学费的学不上你也是傻子,是不是
结果到了第二天,有娃的家庭大多数都变卦了。
看着自家的娃能干活了,他们又舍不得把娃送去。不管怎么说,娃能干活了多少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这是眼前可见的利益。而读书是好,可那是以后的事。再则读书的人以后还一样要干活,是不是还不如不读书。
有了这种短浅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放弃了送娃上学的想法,变得现实起来。
只有一家,家庭生活条件好一些,才打算把八岁的儿子送过去试试。是试试试读合适才正式上学。不合适读两天就算了。
另外还有两家打算把四岁大小的儿子也送过来。因为他们明天要出门送货,不方便带娃在身边,没有办法,就当把娃托付给他,帮助照顾一天。
昨晚,方基石一家人没有走,住在孔子家里。跟上次一样,该怎么住就怎么住。
包括方基石在内,大家都很兴奋。都认为,明天一定有许多人送娃来上学。甚至都有些担心,人满为患。
今天早上,一家人早早地就起来了。做饭的做饭,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
就连护卫们都动起来了,把院子打扫干净后,还把院子外面的道路都扫了一下。好像不是迎接学生来上学,而是迎接重要的客人。
孔子站在案几前,左看右看就是觉得不合适。可他又不想改变,毕竟这种摆法已经多少年了,娘亲在世的时候就这样摆放了。不是从他记事开始,案几就是这么摆放的。
“把案几摆在这里,合不合适”见方基石走过来了,孔子问道。
“那应该摆放在哪里呢”方基石问。
“我觉得应该摆放到角落那边”孔子说着,用手一指。
“那不合适吧”亓官氏上前来说道。
“合适是不合适可是这娃们多了,还摆放在这里,家就显得小了。”孔子解释道。
“那随便你吧”听说是为了学生,亓官氏也就没有再坚持。
她都有些怀疑:夫君的变化怎么这么大以前的时候,也就是她刚来的时候,家里的东东她是不能随便动的,要是不小心动了一下,就有可能遭到他的呵斥。
“不能动,那是我娘放的位置我娘以前一直这么摆放的。”
“你动它干吗多少年了,都是这么放的”
“谁让你动了谁让你动了这样摆设不是很好吗”
不过孔子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说了之后就不再说了。可每次都这样,就让亓官氏显得有些缩手缩脚地,不敢主动作为。
也可以理解,孔子自幼跟随娘亲长大,一切都是娘亲亲手设计的。现在娘亲没有了,谁要是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他就有些不习惯。
孔子亲自动手,把案几搬到角落里,再把席位也移了过去。坐到席位上,朝着面前看着。突然单瘫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样不合适显得暗了娃们看见我可能会害怕的”
说着孔子又把案几移了一个方向。
然后又坐了下去,朝着面前看着。觉得很满意,才没有再折腾。
吃过早饭,大家都有那种严阵以待地感觉,急切地等待着。
不过让大家觉得意外地是,村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是在考验大家的耐性。
“把马牵得远一些,有的娃可能害怕马”方基石站在院子门口,朝着一个护卫说道。
“有的娃喜欢马的,他们来了,让他们骑”一个护卫发表意见道。
“嗯把那匹驾马车的马留下,它的性情温和。”方基石点头道。
“好嘞”护卫答应道。
孔子坐在家里的案几后面,不敢出门。此时的他,心情最紧张,也最激动。
真的那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又过了好一会儿了,村子里才有了动静。
“我不去呜呜呜娘我不去我不上学我害怕呜呜呜娘孔丘我怕他呜呜呜”
“要叫先生”娘亲一边哄着儿子,一边教导道:“不能叫孔丘叫孔丘只能背后叫知道么当面叫先生,还要给先生行跪拜礼知道么别人家的娃想念书还念不上,你倒好爹娘让念书你不念”
“娃听爹的那个孔先生,你不要怕他有爹呢他要是打你,你回来告诉爹爹去捶他噢其实他就长得难看些,人还挺好地昨天村子里的人都看见了。他带两个娃玩,那两个娃,比你年龄还小呢”
“爹娘呜呜呜我想吃烤乳猪呜呜呜”小男孩提出要求道。
“好好好只要你去上学,爹回去就到城里,给你买烤乳猪噢”
“娘中午给你炖肉汤好不好”
在爹娘的好一番劝说下,小男孩才不再哭闹,抹了一把眼泪,跟在爹娘的身后,往孔子家走。
村子里其他同龄的孩子见状,一个个羡慕得流口水。心想:念书真好还有烤乳猪吃,中午还有沌肉汤喝。
“阿毛你去念书啊”一个同龄的小男孩跑了出来,拦住问道。
“嗯”阿毛答应一声。
“阿毛你不怕打啊”又一个小男孩跑了过来,说道:“听说先生打人痛的,比我爹打人还痛”
“去去去谁家的娃”阿毛的爹赶紧赶走这两个小男孩。
真是讨厌刚刚把阿毛给哄住了,你们又出来捣乱。
听说有生源来了,孔子这才从家里出来,迎到院子门口,把阿毛给接了过来。
阿毛是个胖乎乎的小男孩,给人有些傻乎乎的感觉。
唉就当他大智若愚吧
孔子在心里唉叹道。
“好好阿毛很聪明的嗯嗯”表面上,孔子不得不说着奉承的话。
“咳咳咳”阿毛的爹笑道:“我家阿毛不笨,他比谁都聪明呢就是好吃咳咳咳”
“他爹”阿毛娘在一边阻止道:“我家阿毛小时候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