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6(2/2)
“不他要是有家眷的话,家眷是要受到株连的”
“在这个乱世中,有多少人还有家眷有家眷的人,他们为人处世都格外地小心了,哪里还敢杀人”
“也是”
“刚才说到哪里了”孔子问道。
“刚才说到道家也一样要参与管理社会,推广周礼、周制,遵守国家律法,积极主动应世,而不是隐居山林”
“对对对”
孔子接过话题,说道:“先生的道学是好就是有好多地方没有说清楚,不是没有解释清楚不解释清楚,就容易给人误解你说是不是”
“这个好像我我倒是没有什么”
“大哥你是没有什么,我也没有什么可是这个世界上理解能力差的人,太多了大哥”
“也是”方基石问道:“那么先生的道学,哪里还有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呢或者你认为容易被别人误解的呢”
“地方多着呢”
“那你跟先生说了没有”
“我”
“你既然知道这么多,你为何不提醒先生”
“我”孔子支吾道:“我当初还没有悟道我也就这些天才想明白的”
“哦”方基石又道:“你为何那么急着走呢为何不与先生多相处几天呢”
“我”孔子又支吾道:“我我也说不清楚也许我觉得我悟道了吧不我”
仔细想了想,孔子还是承认道:“我与先生在唯心与唯物上面闹分歧了。”
“唯心与唯物”
“先生强调:世间万物都是道,都是演化、进化而来的我持反对意见我认为:道就是神灵这个我们就不要再争论了放下放下”
孔子不想就这件事再与方基石争持,只得求饶放过。搁置争议,以后再说。
“放下放下你还是说说先生道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误解吧”
方基石也一样,不想再跟孔子争持了。争持下去不但没有结果,还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然也然也”
两人一边争论,一边喝酒吃肉,不觉间天就黑了。
好在是夏天,菜不会凉的。水煮后的肉也没有多少油水,一样可以吃。
“先生的道学,第一个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就是:人与万物平等这个说法。按照先生的意思,是正确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平等而且你都不敢公开说平等。
正是因为先生的道学中,有很多理论都是超前的,不敢公开提出来,所以先生的道学就显得模糊不清你说是不是大哥”
“这个”
“老子先生敢公开说人与万物平等是不是”孔子直视着方基石,问道:“他想杀头么他想全家被诛么是不是所以他的道学在很多地方,都讲得很模糊”
“哦”方基石应道:“老子的道学之所以难懂,是因为有很多忌讳,不敢说明了”
“然也”
第560章悟道后的孔子
方基石与孔子的关系,那是不用说的。
方基石把孔子当成未来的圣人,所以一直保持分寸的。要是以他军人的脾气,孔子那样对待老子,以及跟老子的道学唱反调,他是要翻脸的。
不他是想动手打人的。
可看在他是未来的圣人份上,才一直克制着自己。
孔子对方基石的态度,也一样。他感激方基石大哥给予了他人生的鼓励,感谢方基石大哥给予他的帮助。所以一直怀着一颗感激的心,与方基石相处着的。
要不然面对方基石的那个德性,对他大呼小叫地,他是很不爽的。
看在是大哥的份上,他才没有发作。
作为人,他孔丘一样是有脾气的。他虽然是未来的圣人,可圣人不是天生的,圣人是成长起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圣人的成长经历是丰富的,没有经历又如何能体悟人生的真谛呢
在开始的时候,孔子称方基石不是“大哥”,而是大叔,是把他当成长辈来对待的。后来在方基石的一再要求下,才兄弟相称的。
为此孔子别扭了好长时间,觉得与方基石称兄道弟,是对方基石的不尊重。
晚上让客栈的厨房又准备了新的酒菜,继续吃喝。不过晚上不再是两人吃喝了。把南宫敬叔与方忠两人也叫了进来,四人在一起吃喝。
四人围在一个案几前,是个长形案几,一边坐两人。方基石与儿子方忠坐一边,孔子与南宫敬叔坐一边,面对面坐着吃喝。不像电影、电视剧中那样,一人一个案几的。
出门在外,哪里有那么多讲究何况他们是贫1下1中1农,身上都没有多少钱财。
孔子虽然是士级身份,可他一样没有钱。方基石有钱,可他没有带钱在身上的习惯。他是军人出身,更喜欢野外生存。
再说电影、电视剧中的场景,都是做作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完全是那个样子。
在天子、诸侯君王、世袭贵族等有钱人家里,也许是那个样子。在普通人家,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讲究。
还有坐姿也不是那么讲究的。只有在天子、诸侯君王的朝堂上,才有一定地讲究。在私下的场合中,是很随便的。后世为了捧圣人孔子的礼,才夸张了一些。
也可以说:后世的人都是“五毛一族”,为了迎合统治者需要,才故意那样地。
在春秋之前,天子和君王就不那样“坐”。他们的坐姿是有规定地,但绝对不是电视剧中所拍摄的那样,“跪”在那里自己坐自己的脚后跟。
还有对于施礼等什么地礼节,也不是那么严格的。
要说严格,还是在汉武帝以后,一些人为了迎合汉武帝,才设置出众多礼节。甚至他们设置出来的礼节,比孔子教给学生的礼节还多。
经过与方基石的“论道”,孔子豁然开朗了起来。道理不辩不明,通过辩论,他又悟出了许多道理。先前的疑惑,一下子没有了。他的病,也在吃喝和辩论之间,奇迹般地好了。
孔子的病,不仅仅是因为赶车累的,也不仅仅是因为得知死人的消息后吓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