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2/2)
他看出来了,这三个人的武功平平。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对付就够了。
不说别的方恕一个人就能对付两。可见对方的武功是如何差劲了。
“嗖”
就在这时一支利箭呼啸而来,直奔瘦大个子的后背。
“啊”
瘦大个子当场惨叫一声,差点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由于距离有些远,再则是斜向射过来的,没有正中后背,只是斜1插过来的。
箭斜1插在瘦大个子的后背上,一颤一颤地,每颤动一下,瘦大个子都要嚎叫一声。无奈之下,他只得忍着痛,一把将箭拔了出来。
当箭尖拔出身体的那一刻,鲜血汹涌而出。
瘦大个子无法承受,当场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方恕那边战局也发生了改变。他以绝对的速度和技巧,很快就将其中的一个人抽下了马。另外一个人见状,当机立断,准备逃跑。可他的马根本跑不过方恕的马,被方恕拦住,三下两个就把他打下马背。
“不不要杀我”那人见方恕瞪着眼睛过来了,准备一木棍砸下来,急忙求饶。
“我不杀你我傻子啊”方恕回敬道。说完作势再打。
“不要在我死之前我想知道你是谁”
“干吗你马上就要死了,你问这干吗”
“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你”方恕又作势要杀人。
“你是谁”
“方恕”
“方恕你是方恕”
“我是方恕”
“你爹是谁”
“方基石”
“啊”那人一听,当场把眼睛一闭,吓死过去了。
“我去你的蛋的”方恕才不管你是真的吓死了,还是装死,一木棍砸了下去。那个人惨叫一声,身体挺了挺。随即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再四肢伸直,软了下去。
方恕来到先前那个人身边,如法炮制,一木棍砸下去先。不管你是死了还是装死,先确定一下为好。
方忠把瘦大个子射中后,就骑马撵了过来。先瘦大个子并没有死,准备一箭射死。见对方流了一滩血,也就没有再补一箭。
流血这么多的人,一般都是无法活下去了。何况在没有人救治的情况下。
第576章凯旋而归
看着两个儿子的表现,方基石还是很满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不会武功,不心狠手辣一些,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尽管他的身份不同,不是奴隶也不是平民,不需要服兵役什么地。可是无论你在哪个等级身份中,“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有自己的生存难处。
不要以为世袭贵族就生活无忧,错世袭贵族是有世袭制度的。按照世袭制度,继承、承袭了父辈的爵位,你才是世袭贵族。你的后代才是世袭贵族。
但是到了你的孙字辈的时候,只有承袭了爵位的子孙,才能继续享受祖辈的荣华。而其他孙字辈的人,就渐渐地沦落为平民。
要是所有子孙后代都是世袭贵族的话,那么天下早就被世袭贵族占据了,没有平民百姓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就算你当了君王,你的一部分子孙,依然要沦落为平民百姓的。只是君王的子孙沦落为平民百姓的时间要慢一些。
因为君王的每个子女都是有分封的。当子孙后代多了,分封下来的那些东东就再也不够分了。没有的分了,只能沦落为平民。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才有了那句经典名言:儿孙自有儿孙福,某为儿孙当马牛。
你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徒劳,你是无法庇荫所有子孙的。唯一拯救子孙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在乱世中生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儿孙财产,不如教儿孙如何生存,如何自己去挣财产。
再则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你何必折腾呢
看着两个儿子都还可以,方基石点了点头,一个转身又查看起了马车。还好马车的损失不大,也就把前面的拦杆拉坏了。回去用铜钉和绳索一绑,还可以凑合着用。
古代的马车,最贵重的东东是车轮和底盘。上面的东东,大多是装饰类的。车轮不用说了,最重要,也最难做。特别是车轮上的轴承,是要用好木头做的。
在那个时期,铜质的轴承,还很少。
底盘一般要用大木头,才能承受上面的重量。两边的车厢,都属于装饰类的了。在底盘上支个构架起来,再建成围栏
“爹”
“爹”
方忠、方恕两人跑了过来,向老爹汇报着。
第577章古代的现实生活
为了减少麻烦,方基石还是没有公开说:这些人不是来屠村的,而是来报复他的。要是这样说了,也许会有人反过来找他的麻烦。
不过古代人厚道,特别是受周制、周礼束缚太久的人,是不会找麻烦的。相反还理解。不像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就怕你不老实,你越老实越好,他们就可以乘机讹诈你。
孔孟之学之所以流行至今,经久不衰,原因就在这里:教育出了一代又一代老实人。结果老实人被那些奸诈的人给利用了。你越老实、越是遵纪守法,奸诈的人正好利用了这一点,讹诈不死你
最后地结果就是:老实人越来越老实,没有活路;奸诈人的生活,却越来越滋润。到了老实人活不下去的时候,社会就开始乱起来了。
孔孟之学之所以流行至今,经久不衰,原因就在这里:社会上都是老实人,就方便管理了。所以管理者大力支持,认为这个学派不错。把世人都教育成老实人后,他们这些管理者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领一份俸禄过比老实人优越的生活了。
方忠、方恕两人,也是鬼精鬼精地,没有说出真正地原因。回到家后,两人就忙开了。到死者家里去看望,然后给些钱财给人家。再到伤者家里去慰问,指导如何救治。
因为两人都杀了人,都很厉害地,村民都另眼相看他们了。以前都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现在觉得这两个小娃娃突然地长大了。
方勤、方俭两人,完全成了哥哥后面的跟屁虫,哥哥到哪里,她们就跟到哪里。不过两人也不纯粹地是跟屁虫,她们有时还给哥哥跑腿。
比如说哥哥需要什么,她们就飞快地跑回家,或者是跑到别人家里去要,再送过来。
方基石回来后,在家里看了一眼,也就出去了。院子外面,村子里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