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直播之春秋苦旅 > 分节阅读 270

分节阅读 270(2/2)

目录

到了内宫,齐景公亲自出来迎接。孔子行跪拜礼,齐景公非常高兴,把孔子扶起来。进入内书房,齐景公以贵宾的礼仪相待。

孔子见齐景公如此待他,心中高兴,但也诚惶诚恐。

一番问候之后,齐景公就开门见山,寻问起周礼的事。

孔子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一解释。

“先生能否给本公的齐国打造一支礼乐队伍”齐景公问道。

“这个”孔子当场就吃惊了。

心想:我是来从政的,不是来当礼官的。不过他还是答应了:“可以孔丘愿意”

“好摆酒”齐景公当即吩咐下去,摆上酒筵,款待孔子。

酒筵之后,齐景公以国事繁忙为由,把孔子打发去了馆驿。

“明天先生就过来给本公的齐国,打造一支超强的礼乐队伍”

孔子临走的时候,齐景公表态道。

等待孔子走后,齐景公带着几分醉意去了后宫。后宫的妃子们见齐公来了,一个个都上前来献殷勤。

“去去去前个抓阄儿抓到谁了”大监上前阻止道。

齐景公躺到侍寝的豪华房间内,任凭抓阄儿抓到妃子的服侍着。要是妃子服侍得很好,他会跟早上出笼的公鸡那样,扑腾几下翅膀,临幸一下这个妃子。要是没有兴趣,他睡他的觉。一觉醒来,有国事就去办国事;没有国事,就与身边的大臣瞎扯着。

孔子很不爽地来到馆驿,他对齐景公有些失望。可转而又想:自己刚刚过来,齐景公这样对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人家不知道你的政治主张,人家只知道你懂礼。

既然这样不如就:既来之、则安之

第二天,他按时来到皇宫内见齐景公。

齐景公依然热情如旧,对他非常地好

在他的要求下,齐景公把他要的人数都叫来了。另外还配了乐队。

孔子就当起了礼官,给齐景公培训“三军仪仗队”。教完“三军仪仗队”的步伐、手势、队形、队形变化后,他又去指导乐队,演奏他安排的曲子。

这次他没有安排乐队演奏鲁国的曲子,也没有安排演奏大周朝规定的曲子。

周礼上规定,诸侯国的君王按照身份等级的不同,演奏不同地乐曲的。乐曲不是随便演奏的,随便演是要杀头的。不杀头都不至于。但是相应的惩罚是有的。

什么叫“礼崩乐坏”,这个“乐坏”就是演奏的曲子乱了。

孔子就把从琴师那里学来的韶乐拿了出来,让乐队们演奏。当然不是舜帝的韶乐,而是专门给下级官员配置的乐曲,韶乐。

这个孔子是不敢乱来的

乱来就是乱礼

“韶乐”齐景公一听,当场来了兴趣。

孔子在皇宫内培训“三军仪仗队”,齐景公一直都在现场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齐景公以及齐国的不少大臣,去鲁国的时候,都得到了最高礼遇。他们都特别地虚荣,觉得有面子。

所以孔子排演的时候,齐景公等人都在现场观摩的。

“回主上是韶乐”孔子恭敬地答道。

今天的孔子,改口叫齐景公为“主上”。主上意思就是自己的主子,自己是人家的臣下、臣子。

第593章被齐景公当成礼官了

“你也懂韶乐”齐景公不敢相信地问道。

孔子显得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传说韶乐是舜帝时期的乐曲,主要是宫廷乐曲。好好”齐景公非常地满意。

可他并不知道,孔子安排的曲子并不是舜帝听的那个曲子。而是下面官员听的曲子。

只有下级官员到舜帝那里的时候,才能欣赏到舜帝听的曲子和配置的舞蹈。

齐景公虽然知道韶乐,可他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等级关系不他并不懂曲子和舞蹈的等级关系。

见齐景公对韶乐很感兴趣,孔子就趁机介绍了一下韶乐,把琴师对他讲的那些,抖了出来。

说了韶乐,孔子就开始说周礼。在向齐景公讲解“礼乐”的同时,就把他的政治主张透露了一些出来。

孔子并没有直接向齐景公推销他的政治主张,只是间接。

在鲁宫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厉害。他可以向鲁昭公推销他的政治主张,可他不敢向季平子等人推销。这点他是非常清楚的。弄不好,不得宠是小,还有可能要掉脑袋。

在东周洛邑的时候,不老子送他到黄河渡口的时候,已经告诫过他了,要他珍惜生命,不要太张扬,要学习水的品德,低下。心胸广阔,海纳百川。

再则他是来齐国出仕的,是想依靠人家的。所以不能太直接了,也不能不露一手。

齐景公开始的时候,听得还很认真。可听着听着,就有些不耐烦了。只见他之乎者也起来。见孔子还是喋喋不休,他站了起来,走到舞者的队伍中,翩翩起舞了起来。

孔子见齐景公好像有些不耐烦了,就没有敢再哆嗦。见齐景公夹杂在队伍中跳舞,他也站在齐景公的后面,跟着跳舞。

三军仪仗队见齐公就在队伍中,一个个都认真起来。结果半个上午的功夫,这个节目就排演成功了。

排演成功,在孔子的要求下,齐景公才离开队伍,坐到君王的席位上,正式看表演。

孔子站在三军仪仗队面前,进行指挥。

在他的指挥下,在齐景公的监督下,演出非常成功。有乐、有舞可惜无歌。

根据史书上记载,韶乐是集乐、舞、歌三位一体的。

当然孔子是不知道这些的。他都是听琴师说的,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史书。

在东周洛邑的时候,他呆的时间太短了,没有在周藏室内看到韶乐方面的古籍。

再则东周周藏室内的古籍,并不全面。西周在搬到东周洛邑来的时候,有许多古籍都没有来得及搬。也许关于韶乐方面的古籍,并没有搬过来。

老子也没有与他谈到乐方面,不说谈乐了,他看周礼方面的古籍,都被老子给骂了。

老子骂道:不懂什么是人,又如何懂得什么是礼呢

礼都不让他接触,所以老子更是不会跟他谈乐的了,更不说韶乐了。

他在与苌弘畅谈的时候,苌弘也没有提过韶乐,好像他也不懂韶乐。

苌弘的韶乐,是传承师父师旷而来的,是那么“纯音乐”,对古籍韶乐不是了解。

也许苌弘只顾说他的音乐,还没有来得及说到韶乐。

苌弘作为师旷的弟子,不可能不知道韶乐的。

哦传说中师旷是个瞎子。就算他精通韶乐,可他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