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直播之春秋苦旅 > 分节阅读 286

分节阅读 286(2/2)

目录

“权力在国君手里,我们是大力支持的可权力千万不能落到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手里”

“对对对他孔丘自从当上司寇后,他是得寸进尺”

“就是就是他孔丘的声望,已经越过国君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想反”

“我反正觉得一个臣子的权力和声望越过国君,都是叛乱的开始”

方忠自然是夸大其词,过分解读。但也不完全是,自从阳虎事件后,他的封地也受到了威胁。废三都之后,必然要废“小都”。

小都,也就是像方忠这样地季氏家族中人,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的势力。

说白了,就是孔子要对世袭贵族下手。

世袭贵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和军事力量,多少而已。在关键时刻,是要出兵的。各个地位显赫的贵族,都要支援家族中的首领。

只能削弱了世袭贵族的所有军事力量,才能真正地削弱三桓的势力。

世袭贵族没有了权力和军事上的力量,还混个毛啊特别是军事上的力量,一旦没有了,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方忠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现实的问题。

要知道他只是入赘季氏家族的一个上门女婿,一旦“大都”废了,可以想象接下来废的就是小都。而首当其冲,最先遭殃的就是他。

所以堕三都他是坚持反对地。

第627章孔子堕三都的真正用意

三都是指季孙氏的费邑、孟孙氏的郕邑、叔孙氏的郈邑。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为鲁国的大司寇,为了加强君权,派仲由堕三都。

周朝有一条规定:贵族诸侯的城墙不得超过18尺,为了防范他们日后造反,建立了这条规定。

但是,后来的鲁国却出现了例外。因为后来的鲁国是三桓与君王共同执政的。所以鲁国中的三位国相,即“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控国家大势,就开始不理这条规定了。

他们有理由:我们与国君共同执政,所以也算是与国君同一个级别。

为了削弱三桓的势力,孔子就以违背周制、周礼为由,让国君鲁定公堕三都。堕三都,也就是推掉三桓家里多出18尺的部分。其实就是毁坏城墙,让你的都邑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

没有了城墙,就不会出现阳虎的那种情况,挟持主子,掌控鲁国。也就是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阳虎不是挟持天子,而是挟持自己的主子,利用主子的身份,操控鲁国。

在春秋历史上有这过这样地事件,挟持主子,操控一方后,等到实力强大了,一样可以得到周天子的诏令,被封王、封侯等什么地。

也就是说阳虎的行为要是成功了,他以后就可以实际上得到鲁国,成为鲁国的君王。

后世也有例子,那就是:田氏代齐。还有后来的三家分晋。

季孙斯和叔孙州仇、仲孙何忌都想要抑制家臣的势力,所以也支持堕三都。叔孙氏先堕毁郈邑。费邑宰公山不狃起兵反鲁,率军攻入鲁国国都曲阜,鲁定公和季孙斯、仲孙何忌和叔孙州仇躲在季氏之宫,武子之台。

季氏之宫,是指季氏在曲阜城内的宫殿。三都,是指三桓在各自封地上的都邑,也就是各自在自己封地上建造的城池。堕三都,就是堕三桓在各自封地上的城墙。

堕三都,是指毁坏三个城池的城墙,而不是消灭、撤消这三个城池。

孔子派申句须、乐颀率军击败公山不狃,公山不狃逃到齐国。之后,郕邑宰公敛处父也反对堕毁郕邑,才使三桓开始公开反对堕三都。

孔子堕三都,不仅仅是因为三都的城墙超过了周朝的规定,违背了礼制。而是一场权力的争斗战。堕三都只是一个借口,师出有名的借口,削弱三桓的权力,才是真。

而以前在鲁昭公时期,鲁昭公就一直在努力,想削弱三桓的势力。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成为一个逃亡他国死在他乡的君王。

而现在主张堕三都的人,不是鲁国国君鲁定公,而是鲁国的司寇孔子。

当众人听从了方忠的忠告后,才明白过来。以前鲁昭公削弱三桓,无论成功与失败,鲁国的权力都还在皇族这边,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孔子一旦成功,鲁国的权力就落到外人手里了。

孔子一旦成功,跟阳虎的成功又有什么两样呢是不是他们都是外人,不是皇族的后代。

我们鲁国的权力、承袭君王的人,应该是皇族的人,而不是外人。

外人的权力,永远不能大于皇权和世袭贵族的权力。不然大权旁落,就要灭国。

事实上也正如方忠所说孔子堕三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他的学术推广。只有有了一定地权力,一国的权力,他的学说思想才能全面推广开来。

经过一年的中都宰实践,他越来越有信心,他的学说思想是可行的。如何得到了鲁国的权力,把他的学说思想在鲁国全国范围内推广,鲁国就会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孔子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触碰到了世袭贵族的底线

堕三都在前,随后就是“堕小都”。堕小都,也是就削弱世袭贵族的权力和利益。

人家是一步一步来的,堕了三都,让三桓削弱了军事上的防御力量,之后再来各个击破,就容易多了。

堕三都看起来是对君王有利,对人民有利,可它的最根本,是对世袭贵族不利,是要彻底地改变世袭贵族的命运,是要让世袭贵族失去过去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去从事劳动。

所以世袭贵族是不可能答应你的你说得再好听,再合情合理,你只能迷惑别人一时,而无法迷惑别人一世。

不你只能迷惑当权者,迷惑那些有权有势的世袭贵族。而周朝沿袭过来有几百年历史了,世袭贵族的人数太多了。那些现在还能享受世袭贵族待遇的人,是不可能答应你的。因为按照你的方法去做了,他们就会沦落为平民,就要去劳动,就要去自食其力。

再则你按照你的方法来实行你的学说思想,改造社会,你算老几你想篡夺皇族的权力和江山么

这里是鲁国,鲁国的权力是属于我们皇族的。

在方忠的鼓动下,最先反对的,就是费邑宰公山不狃。

公山不狃与阳虎都是季氏家臣,他在处理季平子丧事等关键大事的时候出了不了力,所以得到了季桓子的信任。结果他没有听从方忠的劝告,反了,攻入鲁国国都曲阜城,最终失败。

费邑宰公山不狃率军攻入鲁国国都曲阜,鲁定公和季孙斯、仲孙何忌和叔孙州仇躲在季氏之宫,武子之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