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4(2/2)
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活下去,不需要你来教导的,他们都知道团结。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必须组成团队。这个需要你来教吗孔子先生你把别人当傻子,是不是这也需要你来教
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来了,居住在北方的人都不知道跑吗这也要你孔子先生去教他们:喂北方的胡人来了,你们赶紧跑啊
你以为居住在北方的那些人都是傻子,就等着别人来抢他们收获的粮食,抢他们家的美丽女儿和妻子奸银他们家的女眷杀他们家的娃
我方忠虽然没有去过北方边界,但我可以想象,居住在北方的人,都有自己规避的方法。他们要是没有规避的方法,他们还敢继续居住在边境线上吗是不是还不早就跑了是不是
再则也不是你想象地那样,各顾各就人与人之间相互不往来。各顾各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别人不顾我,我就不顾别人。这是无法否认地事实,你一定要别人不这样,一定要顾及别人,那不是你把别人当傻子,就是你自己是傻子”
方忠就把他从老子那里听来的,照搬给了孔子和季桓子。然后再解释什么是国家,国家的由来。
人与人的组合,形成天下。
男人与女人的结合,组成家,然后生育儿女。再然后儿女又成亲组成新的家庭,子孙后代的家庭组合起来,形成家庭。
人是社会的基数,人与人的组合形成社会。家庭是家族的基数,子孙后代的家庭组合形成家族。
各顾各是人性的本能,是生存的本能。组合成家庭并生育,也是一种求生的本能。男女组成力量大,生育儿女后人数增加力量更大。这些都不需要别人来教的,都知道这样去做。
如果男人对女人或者女人对男人不满、不爱,就无法组合成家庭,并生育。既然组合到一起了,就变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必须团结一心。这也不需要别人来教的。
正是因为如此傻子和坏蛋很难找到对象。
而作为爹娘长辈,不爱怜自己的子女后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也是人性的本能,爹娘长辈都疼爱自己的子女后代。这也不需要别人来教的。就畜生、小鸟,都知道护子,何况人呢
而作为子女后代,都愿意照顾自己的爹娘长辈。因为没有爹娘,没有长辈的疼爱,我们哪里来的生命,哪里能长大所以照顾自己的爹娘长辈,也不需要别人来教的。除非你在一个无爱的家庭中长大,你从小就是个孤儿。
对于畜生一样地人来讲,无论你如何教导他们孝敬长辈,他们都不一定听从的。所以没有人性的人,你教导他们、宽恕他们是浪费口水。
对于道家来讲,遇上这种只顾自己的爹娘长辈或者是子孙后代,就直接把他们当成陌生人,不予理睬。他们要是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就直接把他们当成敌人。
事实上无论儒家如何宽恕、凑合包容,结果都是一样地。只是道家的做法更直接一些。
国家和社会上的各种组织、团体以及家庭关系的性质都是一样地,能够保护人民的生存,那么我就承认这是我的国如何不能保护人民的生存,你如何让我承认
所以你站在国家的角度、立场上来教育别人,就是强加。
你只有站在人性的角度上,保护子民能够生存下去,能够有自由,人民才承认你是我的国。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人民才自愿、自发地组织起来,一致抗日
人民万岁
你强迫我接受你的思想,去宽恕别人、包容别人、对别人诚信等等,你把我当傻子还是你自己是傻子别人对我好还是对我有恶意我都分不清,那我还就真的是傻子了。
第667章我要照顾三代人
道理孔子是懂的,以他的智商,一点通。何况在东周洛邑的时候,老子已经给他大概地讲解了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也讲解了道家学说的大纲。以孔子的智商,自然是全盘领悟了。
可是问题不是出现在这些方面,而是出现在根本认识观念方面。也是说,出现在唯心与唯物的观念问题。出发点错误了,一切都是错误地。
老子以及道家都认为:一切都是进化、演化、变化而来的。只是出于传统观念认知的阻碍,才不敢公开说明。公开说明了,等于否定了传统的认知观念。
传统认知观念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神灵的,一切都是由神灵创造出来了。
老子以及道家如果公开这么宣扬,那是反。你虽然是唯物辩证法看待世界、认知世界,是科学的。可你是超前地,一般人无法接受。为了妥协,道家一般在公开场合解读,都是模棱两可的。所以世人和后人都对道的认识不是清楚。有人把道解读为神,有人对道理解是模棱两可的。
但是真正地道家,有脑子的人,都是知道的:这个世界是进化而来的,而不是神灵创造出来的。因为年代久远,人类永远可能无法探究到宇宙世界的来源。你无法说清来源,别人跟你操蛋,不认为你的认知是正确地。
明明你有完整地证据链来证明:万物都是进化而来的,可别人是操蛋地不接受。
而孔子明明知道老子说的有道理,可他是不接受。他认为:这个世界是神灵创造的。有了唯心主义观念后,他有了对神灵、天子、君王的敬畏。可是在现实面前,他又开始不语怪、力、乱、神以及敬鬼神而远之。所以在现实生活,他是很矛盾地。
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处理某些事件面,都带着一种唯心的观点,带着那种祈盼的心理,希望神灵能给予他帮助。有时延伸为一种侥幸地心理。如说:在堕三都这件事件。
以他的智商,怎么可能不会考虑到齐国等外国势力的干涉呢
可他觉得:自己是正义之举,是在为人类做好事。所以天、神灵都会助他一臂之力的。
结果他的这种唯心观念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灾难。如果不是遇方忠,如果不是方忠手下留情,他不仅自己死,还可能要诛族。
如果不是方忠的话,换了另外一个道家的话,是会借机把孔子给杀掉的。
道家的人生观是这样:别人对我不利,直接影响到了我的生存,而且可以遇见这个家伙不死的话,永远威胁着我的生存,影响着我的生活。那么这个人是我的敌人。对于敌人打不过他是没有办法,能打得过他,能收拾得了他,让他去死吧
只有敌人死了,我们才有安全感。
“你为什么反对我堕三都”孔子问道:“这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你的生活啊”
堕三都直接影响的是三桓当家人的势力,而对于三桓家族的人,好像没有直接影响。因为城墙的高矮与三桓家里的兵力都直接关系到当家人的势力。而方忠只是三桓季氏家族的一个小人物。
在季平子还在的时候,方忠夫妻得宠,有季平子护着,还有一定地势力。可自从季桓子承袭爵位后,方忠的地位直接下了,不受迫害万幸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季桓子对方忠是很不满意地。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