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2)
徐辉闻言,略带遗憾道:“卖了就卖了吧,那家伙怎么说”
张斌“庆幸”道:“他已经松口了,现在,只要找个由头把这案子结了就行了。”
徐辉闻言,不由兴奋的道:“噢,县令大人,你准备怎么结案”
张斌建议道:“要不这样,我让人改下口供,把罪名推到赵二狗身上,这样的话,明天就可以结案了,你看怎么样”
徐辉闻言,恶狠狠的道:“好,就这么办,这个狗东西,什么都给老子往外捅,留他不得”
张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举起酒杯讨好道:“来来,徐员外,喝酒,喝酒,你贵人事忙,以后想找你喝酒怕都没什么机会了。”
徐辉被这一记马屁拍的浑身舒坦,他不由开怀大笑道:“哈哈哈哈,县令大人,徐某还要感谢你的盛情款待呢,要不是你,我这次怕是要被赵穆那家伙给整惨了,来,我敬县令大人一杯。”
他还真以为这次全是赵穆搞的鬼,须不知,整他的人就是眼前这会县令大人。
张斌自然不可能点破,他只是一味的巴结讨好,把徐辉拍的开怀不已。
两人谈笑风生,喝的不亦乐乎,直至戌时,张斌才“意犹未尽”的走了。
回到后院,卧房中小云和小凤仙依旧双双躺在他床上,在为他暖床。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小凤仙已经慢慢习惯了暖床丫鬟的身份,甚至,她也如同小云一样,对张斌产生了情愫。
“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把两个美女一起给办了,可惜啊”,张斌不无遗憾的想到。
明天,徐辉就要放出去了,张凤仙一家人自然不能再留在平阳了,他已经派人去大金所打了招呼,明天早上寅时他父亲就会派船来接张凤仙一家人。
说实话,张斌这会儿都有点舍不得了,这么个绝色美女,说不动心,那是假的,相处了几天之后,他心里同样对这位小美女暗生情愫。
洗完了脸脚,两人正为他宽衣呢,张斌终于不舍道:“小凤仙,明天早点起来收拾一下,卯时我们就要赶去海边,在那里会有船接你们一家人去大金所,路引我已经给你们开好了,我父母那边我也打过招呼了,你们今后就在那边生活吧。”
小凤仙闻言一愣,随即那眼泪刷的一下就流出来了,她突然扑进张斌怀里哭道:“少爷,让我留下来服侍你吧”
小云见此情景,竟然也学着小凤仙的样子,扑进张斌怀里哭道:“是啊,少爷,让凤仙妹妹留下来吧。”
卧槽,张斌只感觉一股热血直冲脑际,浑身上下顿时如同点着了的汽油般,轰的一下燃烧起来。
不要这样好不好,本少爷受不了啊
他尴尬的抬起双手,生怕自己不小心碰到什么就控制不住了。
两个小美女浑然未觉,就知道一个劲地抱着他哭,哭的那叫一个伤心啊,张斌无法,只能抱着她们一起睡了。
最后,他还是没敢把两人一起办了,他只能一个劲的在心里哀嚎:“唉,我他吗连禽兽都不如啊”
第二十二章伤离别
第二天凌晨卯时将近,平阳县南端,鳌江口渔港。
有早起的渔民们正搬运淡水青菜等物资,准备出海打鱼;
有晚上归来的渔船正将一桶桶鲜活的海鱼搬运上岸;
有收购海鲜的鱼贩正推着板车来回搬运;
渔港附近,还有不少渔民将各种海鲜摆在小木板上大声叫卖,整个港口内外一片繁忙。
正在此时,两辆马车一前一后,自县城方向的官道,匆匆奔渔港而来。
第一辆,赶车的是平阳县捕头谢正刚和师爷吴士琦,车里张斌、小云、小凤仙、小六婶挤成一堆;
第二辆,赶车的是衙役张差和赵如,车里只有张凤仙的父母和小弟二虎,相对倒是宽松一点。
好在平阳县城离鳌江口并不是很远,要不然,这么多人坐马车上,非得把马给累瘫了不可。
第一辆马车上,小云和小凤仙仍然在张斌怀里垂泪,张斌则只能边享受着温香软玉,边忍受着难言的糙动,边低声安慰着。
有时候,一个人的怀抱待习惯了,有事没事,动不动就会想往那人怀里钻,小孩如此,女孩同样如此。
小六婶坐在一旁的角落里,含笑看着三人,脸上满是回忆的神色。
五姑娘小时候可不也是这样吗,动不动往自己怀里钻,不管是去哪儿玩,都要抱着。
这会儿他都长大了,会抱女孩子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让小云和小凤仙生几个娃娃来给自己抱抱。
张斌要知道小六婶的想法,估计能一口血喷出来,这会儿他哪里有心思想着造娃娃,他正头疼呢。
这女人啊,真是水做的,一有点事,那眼泪就跟打开了的水龙头一样,关都关不住。
小凤仙哭,还可以理解,毕竟她对自己已经有了以身相许的想法,这刚要如胶似漆的时候就要离开了,难受是正常的。
小云也跟着哭,他就不能理解了,你是女孩子好不,这才跟小凤仙认识几天,至于这么难舍难分吗
他正想尽办法安慰两人呢,马车突然停下来,谢正刚在外面喊道:“县令大人,码头到了。”
张斌松了口气,他将小云和小凤仙往对面挪了挪,猫着腰下了马车,随后又将车上三个人一一扶下来。
两辆马车一大清早的跑渔港来倒不是很奇怪,这渔港也相当于一个早集,经常有大户人家派人来收购海鲜,马车什么的并不是很罕见。
但是,看到驾车的人,港口的渔民和摊贩就不由有点惊奇了,因为驾车的人是官差
这里离县城有二三十里地,渔民又很少跑去县城溜达,认识县令大人的,一个没有,甚至平阳县鼎鼎大名的谢捕头都没人认识,不过这一行人好歹有官差开道,码头上的人只是好奇的看着,倒没人敢上前来惹他们。
张斌对这会儿的渔港码头也相当的好奇,两世为人他还没见亲眼过渔船长什么样呢。
他边安慰着两女,边好奇的四处张望,那高大的渔船,那装鱼的木桶,甚至是那木桶中活蹦乱跳的海鱼他都倍感新鲜。
看样子,这明朝的技术水平不差啊,从停泊在港口附近的渔船就能看出来,这里的渔船,小的都有六七米长,大的甚至超过了十米,十几二十个人站上去都不觉得拥挤,可以说,大的有点吓人。
要知道,这只是平民百姓操控的渔船而已,虽说是到海里捕鱼,必须造大一点,但光一个县就有这么多大渔船,足以证明大明的造船能力有多强大了。
众人来到港口码头时,渔市已经差不多快要散了,要出海的渔船已经慢慢离开码头,港口附近的摊贩也慢慢收拾摊子准备回家了。
一般这海边的生鲜市场都选在凌晨时候交易,因为这个时候并没有冰箱,冰块在南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