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带着论坛回古代 > 分节阅读 68

分节阅读 68(2/2)

目录

奏章经过贾太师,然后层层递进,终于送到落座于皇宫的丹房,当今皇帝陛下的手中。

当今皇帝,周皇,他从卧榻上起身,身上穿着长长的道袍,自己虽然喜欢炼丹,但一手仍控制着朝政,几十年来,官吏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他和贾太师依然坚挺着。

“陛下,这些是新送来的奏章。”

宦官魏贤端着盘子,把两大叠奏章放到周皇的桌案上。

丹房阴暗,中间放着一个大丹炉。

烟雾缭绕,底下有两个道童,低着腰,正绕着中间的一根立在烛台上的蜡烛转。

他们手上拿着黑白的两张纸,周皇往那边抬了一眼,魏贤明白,走过去问两个道童,道童立马躬身回答,“公公,我等转了九九八十一圈,那书生说得没有错,不论早上,还是中午,太阳与地面之间,距离没有变。”

“嗯。”

周皇只是嗯一声,魏贤笑着过来,“看来,袁道长还是失算了啊。”

周皇没有说什么,他拿起一折奏章看,这是来自云州镇南将军的奏折,里面提到“听说陛下最近得了风寒,还请保重龙体他上次给送的椰子不知吃了没有。”

周皇面无表情,不过嘴角微微弯了一弯,只在奏折上写了“知道了”。

周皇放下奏折,接着又拿起一本,这是来自宁州的奏折,奏折上写了宁州最近一个月来发生的大事,上面有一个人的名字,一直在周皇眼前晃悠。

“秦余魏贤”

周皇只是招呼了声,那魏贤就像周皇肚子里的蛔虫,立马回道,“陛下,得出太阳与地面距离没有变的书生,也是叫秦余,也是来自宁州。”

周皇只听了听,没有再问,他看到秦余的名字,奏折着重夸奖秦余为宁州做出的贡献。

“把这本奏折拿给太师他们,让他们好好议议,有什么赏赐,按规矩来吧。”

周皇说罢,魏贤就把奏折拿出去。

等回来,看到周皇在一张白卷上写了大大的一个“秦”字。

周皇写完,问道:“老师的那个小儿子,是不是至今没有找到”

魏贤答:“是的,陛下,不过听说最后的踪迹就在宁州附近等等,陛下难道说”

“他如果有后代,也该有这个年纪了。”

周皇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魏贤这时没有答话。

丹炉旁,一个道童端着一颗金丹过来,“陛下,吃药的时辰到了。”

周皇看了看那金灿灿的丹药,站起身,一挥宽大的袖袍,走到门口,不知在想什么。

那小道童继续走向前,“陛下,该吃药了。”

周皇脸上闪过一丝不愠,说道:“今天,朕不吃药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做你的小妖精

一座奢华的院落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正端坐在太阳底下,看着刚从宫里头递过来的奏章,他呷一口茶,余光瞥见穿过回廊的锦衣少年。

“琅儿,你回来了。”老者轻轻一问,那少年恭敬地走过来,抬手作揖道:“许久不见,祖父身体依旧硬朗。”

老者放下茶,用手绢擦了擦嘴巴,看了少年一眼,呵呵笑道:“死是死不了了,就算天底下的人每天都在咒我死,可老夫,依然坚挺。”

“祖父不可这么说,陛下还需要您呢。”少年拍着自家祖父的马屁。

他祖父突然连声咳嗽,在侍婢服侍下才重新坐稳,“放屁,陛下何时需要我”老者重重看了眼自己的孙子,又说道:“听说你从宁州回来,诺,这里有份奏折,上面的秦余你可熟悉”

琅儿一听秦余,脸色瞬间变了一变,他祖父看出端倪,问道:“怎么,你很讨厌他吗”

琅儿道:“祖父,孙儿喜欢他还来不及,怎么会讨厌。”

老者凝神看了看自己孙子,没有一丝破绽啊,呵呵,老者笑道:“好嘛,这是个人才,既然你也喜欢他,不如让此人来国子监读书,也好与你做个伴不是”

琅儿推辞道:“祖父无需如此。”

“那好,我不让他来”

老者话未说完,琅儿反口道:“祖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您都这么说了,孙儿怎么还敢反驳。”

“哦哦,反正你说的都对。”老者脸上露出笑意。

“不知他什么时候来”琅儿有些急切地问了一句。

“急什么,圣旨都没下呢。”

赶了六天的路,车都快坐吐了,才在第六天傍晚到了潞州。

第二天清晨,潞州曹家老宅,秦余搬出一张竹椅,放在院子,他手里端着一碗茶,坐在椅子上,曹老伯还有素儿他们都去收账了,今天大太阳,他是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好好晒一晒太阳。

说来身下的椅子也是奇怪,虽然不像后世的躺椅,但人坐上去也是半躺着的,与后世无异,听说这椅子的发明者是大周太祖。

秦余啧啧称奇,周太祖能干倒赵匡胤,又统一华夏,不是一般的牛人。

他打开千度论坛,趁着闲余时间,准备看一看视频,视频虽然费腰子,但也有一些视频能够让人的腰子突然多起来。

小六从外头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瘦弱青年,秦余看到青年,问道:“是找曹伯伯的吗他们早上就出去了,恐怕要傍晚才能回来。”

那青年身穿蓝裳,一直盯着脸秦余看。

秦余摸摸自己的脸,心想难道长青春痘了

青年发觉自己失礼,于是拱手道:“小可曹袂,是曹叔父的侄儿,不知阁下可是那秦兄长”

秦余直起身,没想到他是来找自己的,而且他姓曹,是曹伯伯的族人。

“在下正是秦余,不知兄弟找我有什么事”

秦余问着,小六从正厅搬出一张椅子,请曹袂坐下,还给他端了碗茶。

曹袂喝一口后,把碗交给曹六,接着说道:“也没其他的事,只是听说兄长你在鹿山读书,学识渊博,故而想来讨教一番。”

秦余听他说话客气,是真讨教的,自己也是知无不言,两个人在暖烘烘的太阳底下,一起探讨学问,深入切磋。

从四书,到五经,还聊了些历史,不知不觉就到傍晚。

秦余和他讲话,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个曹袂说话温和,与自己一样,是个秀才。只是聊天中,听说他近况不好,父母早亡,寄居在叔父家。

送别曹袂离开时,秦余还问了他家的住址,答应改天再去切磋。

曹袂红着脸,他有些羞赧,今天是头一次大着胆子来的,本要找曹叔叔,因为曹德曾经帮他很多。

第二也听别人提起,曹叔叔家里有位鹿山才子,所以便想着趁机会,向其讨教学问。

他本以为,所谓的才子肯定是那种孤芳自赏,不容易亲近的,不想秦余平易近人,听说秦余的身世也不好,和自己算半个同道中人。

大门口,曹袂拱手道:“兄长,不必再送了,如果兄长明天有空,袂儿不知能不能再来找兄长潞州城,我很熟的,到时候请你四处看看。”

秦余正缺这么个有趣的导游,他是求之不得,和曹袂相互约定,明日自己便去找他玩。

到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