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2/2)
太监提了提嗓子,说道:“秦有余,快跟咱家走吧,太子妃娘娘有请。”
太子妃找自己无非就是苏娴的事了,秦余一路上,都在想该怎么和苏娴对话,不知是不是天意,他们两个居然会在这样的场合下碰面。
跟着枯槁的太监,来到一座宫殿内,太子妃正端坐中央,左手边是那个王爷,苏清和苏娴立在太子妃的身后。
“学生秦有余参见娘娘,王爷。”
秦余弯腰下拜,太子妃仔细审视着他,过了片刻后,才说道:“嗯,起身说话。”
秦余直起身,眼神正好和苏娴相碰,两个人分别半载,在这时候遇见,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秦有余,你来京城有多久了”
“半月有余。”
“那你可认得我身后之人”
太子妃不跟秦余啰嗦,她单刀直入,看了身后的苏娴一眼,接着转问秦余道。
“自然认得。”秦余瞧了苏娴一眼,“我与苏小姐在宁州有过一面之缘。”
他不想败坏苏娴的名声,如果说自己跟她一起在一个屋子里睡过觉,那苏娴以后还怎么嫁的出去。
太子妃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秦余还算识相,如此一来,自己便不为难他了。
四王爷也跟太子妃一个观点,他很有深意地看了秦余,问道:“来京城后,吃住可还习惯”
“多谢王爷关心,一切还好。”
“在哪里住着呢”
“住在友人家里。”
“对了,令尊叫什么名字。”
“这”
秦余抬起头,他的父亲秦逸可是秦太师的儿子,而秦太师被当今的皇帝流放,所以就算秦逸已经跟秦太师没了父子名分,但身份摆在那,如果说出自己父亲的名字,也不知后面该怎么办。
可是秦余又想到,既然对方已经问了,想必是看出来什么了,自己不答或者说谎,恐怕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于是,很郑重地说道:“先父单名一个逸。”
秦逸
太子妃重新看了秦余一眼,没想到秦余居然是秦逸的孩子,不过转头一想,或许只是同名同姓。
不
他的眉宇之间确实有秦逸的一点影子啊。
想到这是故人的孩子,太子妃不禁紧张了起来。
“哦本王曾经有个朋友跟你父亲同名同姓,不知是不是一个人呢”
“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宁州,与先父相依为命,从为听父亲提起过什么故人,想必是王爷认错人了。”
秦余听了这四王爷的话,冷汗直冒,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碰到秦逸的朋友,是了,他想起来,在跟自己岳父谈心的时候,岳父说过,当年碰到秦逸时,秦逸身边还有一个头戴金冠的公子哥。
十八年了,公子哥如今已经变成中年大叔。
“认错了吗不过没事,对了,你的母亲”
“学生自小就没见过母亲。”
话只说了一半,因为秦余不想在外人面前吐露太多。
“听闻你已经娶亲了”
这个王爷可真是
秦余觉得他实在太八卦了,可那又能怎样呢,只好回道:“是的。”
说罢,往苏娴那边瞥去,果然,刚刚的话说完,苏娴的脸色有点不好。
“怎么样,娘子很漂亮吧,比皇嫂身后的两名女子如何”
八卦王爷继续他的话题。
秦余不敢不接,看了看苏娴和苏清,只能硬着头皮答道:“怎么敢跟这两位小姐相比呢。”
“那么”
“好了,皇弟,你再问下去,恐怕都要把他的一家子都问出来了。”
太子妃被晾在一边好久了,不免生出一些怨念,她对自己的这个四皇弟十分无语,转头看了秦余一眼,说道:“好了,你也可以退下,安心读书,听说那个姓贾的对你不利放心好了,以后,有本宫罩着你,不用怕。”
秦余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来的时候,心怀忐忑,这时又不禁开心起来,“多谢太子妃娘娘,学生铭感五内。”
说完话,便退了下去。
苏娴很想跟上去,但又想到人家已经有了家室,自己跟他恐怕再也不可能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秋闱到了
有太子妃的那句话,秦余以后便就不那么害怕了,人家可是被太子妃给罩着了,贾公子想要派杀手来,也得掂量一下分量。
出宫殿后,秦余特地去问欧阳祭酒有关那个朱生的事。
欧阳祭酒起先是想把朱生关押在国子监,但又想想还是关到开封府的府衙里比较靠谱。
当然,秦余的办法十分的好,欧阳祭酒说自己在送朱生过去的时候,也叫开封府的人按照秦余的办法做,他想过不了几日,便有效果了。
秦余点了点头,他现在只要回家等结果便行了。
之后的几天,秦余便没再和苏娴见面了,自己和她身份悬殊,而且家里的红旗还没搞定,怎么敢让外面的彩旗飘飘呢。
欧阳祭酒那边并没有消息传来,听他说那位朱生很有忍耐力,一个人在小黑屋里好几天了,跟没事人一样。
秦余却一点都不担心,他当年看过一本叫做象棋的故事,里头有个人物就因为这样,到后面精神分裂了,他不相信朱生会永远坚持下去的,大家都是人,没有什么不同的,所以等着瞧吧。
果然,到了第十天,开封府那便传来了消息。
那一天,秦余是跟着欧阳祭酒一起去的。
到了开封府的大牢,看到已经不成人样,还对人傻笑的朱生时,欧阳祭酒饶有深意地看了秦余一眼,这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书生,作弄起人来,竟如此恐怖。
“大人,大人,学生招,学生全招”
这些天来,他被关在黑屋子里,没有光线,没人说话,除了定点定时会有人送饭进来,吃喝拉撒全部在一个黑屋子解决。
太恐怖了,这不是一个正常人所能承受的,他已经快疯了。
他招了,就算自己的亲人全部攥在贾公子手上,那又能怎么办,朱生自己已经自顾不暇了。
“那天在酒楼中,与学生一起的分别有洪如玉、沈从洲,还有还有当朝太师之孙贾琅贾公子。”
公堂之上,朱生把一切都招了出来,府尹大人有些吃惊地看着他,其实更令府尹吃惊的是秦余的这个办法,此法真是非常实用。
有了证人,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开封府把洪如玉、沈从洲传唤过来,当堂对质。
两人却好像商量好的,对此案供认不讳,但闭口不谈贾公子的事,这倒让府尹大人踟蹰了。
如果继续用秦余的办法,这二人肯定会说实话,可是贾太师那里
“你说这事可气不可气。”
砸酒案到最后是无疾而终,真正的凶手仍然逍遥法外,就连那几个砸酒之人也没抓到。
开封府因此蒙上了一层灰,府尹大人一边深恨自己的妥协,可他实在是不敢去贾太师府里传唤那位贾公子。一边胡乱断案,把三个书生好好教训一顿,关进大牢,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