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分身投胎万界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2/2)

目录

不得不说,这种踪迹返祖化模式对繁衍速度的提升是相当给力的。

每隔三个月,苔藓人就能够繁衍一次后代,每次繁衍的后代数量在三十左右。

相对于之前的正常繁衍速度而言,这种繁衍速度提升了三千倍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苔藓人的数量好似野草一样疯长。

仅仅两年时间,苔藓人的数量超过了巅峰时期的十倍以上。

如此之多的苔藓人,让母星都无法容纳,苔藓人分身不得不数次将新增的苔藓人运送到其它星球安置。

当然,在苔藓人数量恢复之后,王大书的分身就随即启动了新的中子星改造计划。

他不得不如此,虽说苔藓人对于大长老的命令完全服从,但分身的行为无疑会让苔藓人一点点的产生怀疑。

毕竟苔藓人这种生物的思维方式与蓝星人类是完全不同的,等它们发现分身的行为并不符合大多数苔藓人的意志时,就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因而在这之前,王大书的分身就必须制造出足够多的中子战星,然后将苔藓文明送上战场

譬如多克莫文明还缺少一个对手。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苔藓人将会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这之前,王大书就必须等待,等待神灵意识从沉睡里苏醒。

不过话说回来,在等待神灵意识苏醒的这段时间里,王大书着实过了一把天伦之乐。

每天陪着自己的一对儿女玩耍,晚上搂着林翠翠做那不可告人的羞羞之事。

不得不说,王大书的基因就是变态,他这一对儿女所表现出来的智商就极为惊人。

仅仅才两岁,钻到王大书他老爹的书房里翻出了王大书曾经的小学课本,虽说字还不能认全,但仅仅三个月时间就将里面的知识尽数学会。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恐怕到了七八岁年纪就可以大学毕业了。

看着全家人的欢喜,王大书有些无奈。

神童这种存在,他是知道的,说白了就是智商超越年龄限制的天才。

但往往这种神童长大了就会泯然众人。

这并不奇怪,智商超高,但由于年龄的关系,情商不够就是他们的缺点,个头比同学小,很容易被同学排斥,从而造成各种心理疾病。

当然,王大书完全可以请家庭教师教育,只不过没有了学校的氛围,孩子很难进行人际关系的学习。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这两孩子除了智力高之外,其它属性也不低,两岁就能够扛起二十斤的米袋子了。

就这一点而言,不会被人欺负。

忧虑了一会儿女的问题之后,王大书则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迁移人口进入残缺福地之中。

正如之前所说,由于残缺福地的逐渐恢复,灵气浓郁,建木也扎根里面,随着规则的修复,各种生灵,矿藏等等自行诞生。

里面什么都不缺了,缺就是智慧生物。

直接抓一批人类送进去

王大书摇了摇头,先别说那样在蓝星上引发的恐慌,进去的人类从情绪上而言就是不情不愿的,不太符合他的行为标准。

第434章、殖民外星

不过想要吸引人类主动愿意进入残缺福地,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毕竟人类这种智慧生物天生就对一切事物抱有怀疑态度。

在半年前,王大书就建立了一个外星开拓殖民公司,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在各大媒体上打了广告,招收各职业工作人员。

这么半年过去了,前来应聘的人倒是很多,足足超过了五万多人,但在面试的时候就刷下去九成九

没法,在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在外星待上十年,并承受因为航线意外而带来的更长工作时间时,五成的应聘者都表示不能接受。

而接下来询问,是否愿意携带家属子女前往外星殖民时,超过九成九的应聘者表示不能接受

如此等等着实让王大书有些头痛。

前前后后忙碌那么久,光是各方面的消耗就超过了上亿人类联盟币,可残缺福地里的人类总数一共才三百多人,他们组成了小村落,在残缺福地这个神奇的“外星球”上探索,生存。

为了安抚他们的心理状态,王大书甚至于在小村落不远处修建了一座航天基地。

好吧,这座航天基地实际上是假的,但光从各种仪器设备上看来,与真的并无差异。

但不管怎么样,航天基地的存在让入驻残缺福地的人类有了安全感,他们确信自己是在距离太阳系3光年的一颗行星上,而不是在什么人的脑海里。

这里可称得上是第二蓝星了,有水,有空气,还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王大书所招收的这三百多人类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不到一年的学生,在找工作频频碰壁之后,他们选择了外星殖民开发这个工作。

对于他们而言,收入太低,太累的工作不太能够看上,而高收入的工作也不是他们这些离开校门不久,工作经验极度缺乏的学生所能够奢望的。

而这个外星殖民工作,对专业要求低,工资高福利好,除了需要远离家乡之外,对于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毕竟这些大学毕业生较之他们的同学要务实得多。

别的不说,十年下来,工资加福利至少不低于五百万,以现在的人才市场行情,这绝对是百里挑一的工作了,何况还等同于去外星球旅游,何乐而不为。

不过对于王大书来说,即便是残缺福地里已经有了三百多人,他脸上也没多少笑容。

要说这三百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热情还是很高的,虽说很多东西不懂,但在王大书派去的十多个特种兵带领下,也是干得如火如荼,没多长时间就建立起了一排排木屋,组成了一个小村庄。

但接下来想要发展就比较麻烦了,虽说王大书可以直接将现实里的各种工具,器具送进去,但里面想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就不是这么几百个大学毕业生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残缺福地里还需要各行各业的基础人才,譬如种田的农夫,放牧的牧民以及矿工,铁匠等等。

王大书现阶段并不需要残缺福地里建立起多么宏大高端的工业体系,但至少入驻残缺福地的人类要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杨议员倒是出手帮了一把,以人类联盟的名义给王大书调配了一批人员过来,里面不但有经验丰富的老农,还有专业的矿工,甚至于还有工程设计师等等。

这批人员进入残缺福地之后,随即便填补了大学毕业生们的不足。

但就算是这样,残缺福地里的人类数量也就只要六百左右。

而想要快速增加人口,光靠公司招募,杨议员帮忙,是不太现实的。

公司招募就不多说了,困难之前就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