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对与错2(1/2)
根据记载,建章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其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之称。武帝曾一度在此朝会、理政,其宫殿建筑毁于新莽末年战火中。
实际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其末年爆发的战火,对于建章宫的破坏力度的确不小,但还不至于全部毁坏。
而且,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曾下令对长安皇宫进行了修缮,他之后的几位皇帝也曾下令对长安皇宫进行过修缮。
有历史记载的就有对未央宫的修缮记录,但如今长安皇宫的恢弘已不再。
尽管如此,原历史上东汉末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献帝就居住在未央宫。
可见经过东汉几位皇帝的下令修缮,长安的宫殿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极大的修复。
虽然此时的建章宫无法与武帝时期的辉煌相提并论,但至少作为楚王刘曜的一个行宫却是足够了。
凉风台最高层室内。
刘曜的长子刘渊绷着一张毫无生气的脸,不紧不慢地举起了手。
“回禀父王,儿臣有话想说。”
刘曜点头,刘渊慢慢站起来,行礼说道:“儿臣认为,孝武皇帝当时建造建章宫,或许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要建造一个类似长乐宫、未央宫那样的宫殿群,二是要借此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柄,三是——”
刘渊讲到这里,扭头看着刘昊道:“如五弟所言那般,就是要建一个孝武皇帝喜欢的。”
他的三点理由,简单翻译过来,即为下面三条。
第一个等于是汉武帝想用建章宫证明他来过这个世界,打算留下一点他的痕迹。
第二个是彰显天子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权威,使用这个权力。
第三个就很直接——我喜欢,所以我要建!
汉武帝当时建造建章宫的初心是什么,现在已经没人知道。
或许就像刘昊说的那样,汉武帝是皇帝,只要他开心,想干就干了!
“汝坐下吧,权儿,汝说说看?”
刘曜示意刘渊坐下后,看向刘权,后者却站起来告罪道:“请父王责罚,儿臣实在想不通,所以没甚想法。”
对于刘权的回答,刘曜想立即脱掉一只鞋,然后狠狠地对着刘权的脑袋砸过去!
但他要维持一个父亲的形象,只好无奈地撇过头,看向老三刘广。
“回禀父王,儿臣认为世宗此举,为错!”
刘广用词挺有讲究,称呼刘彻不用谥号而用庙号,乃是尊称。
但末了,却表达了反对意见,显然也是为了平衡这句话。
刘曜露出一副颇有兴趣的表情,静静倾听。
“世宗此举,姑且有各种缘由,但在已有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的前提下,仍修建章宫,实则劳民伤财,属于意气用事!所以,儿臣认为,世宗此举为错!”
刘广说完,却不敢就座,他已经做好了接受刘曜批评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