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1/2)
d他收尸的忠臣啊,必须得善待
陆长卿受宠若惊,连忙谢恩,“谢陛下隆恩。”
刘瑾正要说什么,看到李四喜站在旁边,皱了下眉,淡淡吩咐道,“李四喜,你先下去。”
“是,陛下。”李四喜面上保持着笑容,行礼告退,但一出了殿门,他脸上的笑容就瞬间消失。他又找人仔细询问了陛下这两天的事,事无巨细,全部问了一遍。
他总觉得这两天陛下有些反常,可是他查到的消息,陛下并没有见什么人,也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一切都像之前一样,可为什么突然变了呢
先是放了顾鸣山,现在又宣陆长卿觐见。以往,他可是从来不乐意主动召见大臣的。更重要的是,陛下竟然让他回避
究竟发生了什么
御书房里,刘瑾激动的对陆长卿道,“陆卿,朕现在能相信的只有你了。”
这话说的让陆长卿神色一变,“陛下何出此言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是李四喜等人对您不利”
刘瑾也没说是还是不是,他含糊道,“这件事先不用管,朕现在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要交给你去做其他人朕都不放心,只有你去做,朕才能放心。”
陆长卿神色郑重道,“陛下有吩咐,臣万死不辞。”
“你可知有个地方叫逍遥山”
“逍遥山是京城往南三百里外那个逍遥山吗“
距京城三百里那就没错了,刘瑾大喜过望,“对,就是这个,你去此地,替朕请一位叫逍遥山人的隐士出山。”
“逍遥山人”陆长卿思考半天,“微臣见识浅薄,并未听说过有逍遥山人这么一个人。”
“他是隐士,自然不会什么人都知道”刘瑾斩钉截铁道,“总之,此人十分重要,你务必把人给朕请过来。对了,态度要万分恭敬,尤其不能议论先生容貌切记切记”
刘瑾还记着,他就因为说了一句“面若好女”就把人气走了,把大梁唯一的翻盘希望气走了,所以这一次,绝不能再发生这种事
陆长卿一脸懵逼,去请一个不知名的人也就算了,还特意安排他不要议论人家长相是什么鬼
不过虽然心下腹诽,他还是恭恭敬敬的接了这个差事。
陆长卿走了,顾鸣山在养伤,刘瑾现在除了这二人谁都不敢相信,他也不知道朝堂之上有多少人是李元英的附庸,所以他不能转变太快,以防止被人发现端倪。
因此他又拿起了话本子开始看,还叫了宫女服侍。
第二天,那个透明的像板子一样的东西,再次出现了,时间比昨天晚了一些。
李柯南:我搜了一些关于大梁土地制度的内容,从当时的土地制度演变来分析大梁灭亡的必然原因。
李柯南:梁初采用的是分封制,梁文帝论功行赏将土地分给了当初陪他打天下的功臣。但分封制的弊端显而易见。到梁武帝的时候,他逐渐收回了那些分封出去的土地。梁文帝有雄心壮志,他当时应该是准备大举改革土地制度的,甚至已经露出了均田制的苗头,但因为他的英年早逝,这项壮举最终没有完成。以至于在衰帝上位后,渐渐演变成了私有制。
赵路飞:没错,土地都掌握在豪门士绅、官僚望族手里,百姓无田可种,只能去做佃户。但因为李元英横征暴敛,赋税奇高,从上往下层层盘剥,到了百姓头上,不仅辛苦一年颗粒无收,甚至要倒贴进去。如此一来,百姓活不下去了,不反才怪
分封制均田制私有制什么的,刘瑾看不太懂,毕竟他以前就不爱听太傅讲课,对许多典籍经义毫不了解,所以这些内容对他来说很有难度。他看的一知半解,只好拼命记下来,甚至在面板消失后,又默写出来,再反复背诵下来,然后才把纸张烧掉。
直觉告诉他,这些东西都很重要,必须得记下来,他现在看不懂,不代表以后也看不懂。他现在已经明白自己的处境,不想浑浑噩噩的继续被人摆布,就只能努力学习那些他以前认为枯燥乏味的功课。
连续几天,面板上面都在讨论土地制度的事,刘瑾到后面竟然神奇的看懂了一些。因为那些人讨论的时候会结合史书上记载的案例,十分透彻的去研究。这倒是方便了什么都不懂的刘瑾。
等土地制度研究完,他们又分析起了军队方面的内容,认为大梁的军队制度也很有问题,以至于后来全都拥兵自重,自立为王了。再然后是什么经济原因、政治原因,虽然刘瑾有很多地方都不懂,但莫名觉得他们分析的很对。
就是他们总是一口一个草包,一口一个活该来骂他,让他很生气。不过听的多了,他也就慢慢习惯了,甚至已经能面不改色的无视了。不无视又能怎么样他们隔着一千年的距离,就算想骂回去,他都没有机会。
如此过了十多天,陆长卿终于回来了。
刘瑾迫不及待的说,“人呢怎可让先生在殿外等候,快迎他进来不,朕亲自去迎”
陆长卿没想到陛下会对此人有这么大的期待,因此他十分惭愧:
“陛下,臣有负陛下所托,没能将人带回来,不过他让臣给陛下带了一个锦囊。”
“什么锦囊快拿出来给朕看看”刘瑾顾不上遗憾,十分急切道。
陆长卿从怀里拿出锦囊,一边递过去,一边说道:“臣刚过去,他就遣了人出来,说已知晓臣的来意,然后给了臣这个锦囊,就让微臣离开了。”
他舟车劳顿跑过去,却连人家都面都没见着。不过他现在倒是觉得那人或许真的有些本事,毕竟能算到他的出现,也是有些能耐。
刘瑾迫不及待的打开锦囊,里面是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六个字:
天机泄,明君现。
第93章亡国皇帝的聊天群5
天机泄,明君现
刘瑾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那个面板上透露出来的内容,让他提前知道了未来的很多事,确实相当于天机泄露了。所以明君现是指他吗
他知道了自己将来的凄惨下场以及大梁亡国的命运,肯定会做出改变,势必要做一个真正的明君。
天机泄明君现
先生大才竟然真的能看出天机
刘瑾激动的在殿内走来走去,满面狂喜,这样的高人若是能来辅佐他,何愁将来不能翻盘
思及此,他连忙抓住陆长卿问,“先生可有说其他的他为何不愿出山辅佐朕”
陆长卿面露惭愧,“回陛下,除了这个锦囊,他并未交代其他。”
刘瑾面露沉思,按照那个古怪东西透露出来的内容看,逍遥山人算出大梁尚有一线生机,不忍百姓遭受战火流离,因此主动出山前来辅佐他。那这一次他主动去请山人了,他怎么又不愿意来了呢
只给出了这六个字,天机泄,明君现。
只有一线生机的时候他都愿意来,现在自己已经显露出明君的资质了,他却不来了,那么显然不是因为觉得他没救才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