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快穿之软饭王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2/2)

目录

要不说就是大城市呢,在小镇宋城卖二十的,这边卖三十,还是有好几个订的,不过宋城也没接太多,他要看娃,要卖早点,空余的时间真不多也就是一个月接一个吧,这样就挣了三百块。

至于原歌,她上这个专业,其实也有点放松的意思。

原本她就会三门外语,就是不懂葡语,所以才选了这个专业,而上的其它专业课,比如英美背景,英美文学史之类的,对她来说,都挺熟悉的,上课就相当于复习了。

不用担心考试挂科而且门门高分,独得老师看重,再加上原歌也主动找老师,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要养家糊口之类的,让老师如果有类似的兼职的活儿可以介绍给她。

这一年里,原歌接过一本译著的十章翻译,还接过两个接待外宾的翻译活儿,三四本机器设备说明书的德译中。

本来原歌普通翻译是没啥问题的,但涉及到了理工专业术语,原歌就有点吃力了,不过好在家里还有个理工学霸男可以支援。

反正原歌翻译出来的说明书,反响特别好,对方单位指明了下回如果有翻译的话,还要找原歌

“有钱了咱买房吗”

宋城虽然也当过几回老总了吧,但还是穷人的思维,有一钱就想买房子置地。

“买不买都行吧,再等等看吧,等我毕业了,看你考上哪里的大学再说”

原歌懒洋洋地,据她所知,海城的房价现在虽然便宜,但这便宜还要持续个十来年呢,而她毕业以后,要不要呆在海城还没个准不要以为便宜可以随便捡,海城有不少老房子都打的是扯皮官司,耗时间又浪费精力的

就像在宋城和原歌都是明星的那个世界里,宋城靠着先发优势创办的公司,那个利润是几十倍,比做房子可强太多了,而且那个利润是短期就能聚集的,还为社会带来了贡献,但房子呢

没人住的房子,那就是个不值钱的死物

宋城想了想,“那不买房,存起来”

原歌斜眼瞥了老公一眼,“你就没想搞一把大的”

“你是说做软件”

宋城可是知道,微机流入国内,大概还得二十年左右呢。

他刚想说现在连微机都没有,哪里有软件的空间呢,忽然就大睁双眼,“你是说,做硬件”

但随即又摇头,“不行的那得上亿的资金吧”

就算他有先知优势,但隔行如隔山,他一个学软件的,只是略知硬件原理,让他去硬搞,难度可想而知,而且最重要的是,造硬件可是个烧钱的大工程,就他家那点积蓄,连毛毛雨都不算。

原歌点点他的鼻尖,“所以你要考大学啊,而且还要挑战自己,换个专业,换个方向资金的事,由我来”

在他们的那个世界,华国虽然奋起直追,也努力缩短了差距,但前几十年的辛苦负重,也是让人想起来就唏嘘

之前他们穿越的世界不是古代就是平行时空,只有这个世界是错位的平行时空,既然这样,有可能搏一把大的,为啥不试试呢

原歌这么一说,宋城顿时豁然开朗。

没错,现在国内是没有,国外也是在起步阶段,既然这样,他干嘛不试试看,能不能改变历史

穿越过来,就知道抱金大腿,买房买股票啥的,真是太没有技术含量和挑战性了啊

有了奋斗目标,宋家攒的钱可不就有了花销的方向。

各种电子器件,各种参考书

别人家的小豆丁是玩泥巴,玩骨头,玩沙包,宋丁当三岁就有了自己的电子玩具:会绕圈圈的小狗狗,坐上去就可以自动摇起来的摇摇车,一打开就会唱歌的音乐书

原歌大学四年,终于毕业。

临毕业的同学聚会,是在学校附近的小饭店里。

这四年,国内的变化巨大,私营的饭店和店铺,甚至工厂,都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了。

因为是小语种,一个班也就是二十来号人。

三杯烧酒过后,大家伙都交流着自己毕业后的去处,畅谈对未来的展望。

这个时候,只要考上了学校,那不管怎么样,都有个铁饭碗的。

不过铁饭碗也分三六九等,这就要看个人能力了。

能进政府机关,牛叉的国企,那就是最好了。

进不了这些地方,就只能让组织来分配当然了普通国企,事业单位也挺好的。

“我以后去的是海城外贸局将来肯定有好多出国的机会”

“我跟我对象一起进京,定好了是在进出口公司”

“你们都有大好的前途,我就不行了,只能留校作辅导员”

“哈哈哈,算了吧,谁不知道你是为了学妹才留校的啊”

“原小铃,你呢你分到哪里了”

“我去的是红芯纺织厂”

“啥红芯纺织厂就那个效益不好的厂子你怎么分那儿了呀咱们班的那些老师不是都最喜欢你了么怎么就让你分那去了”

红芯纺织厂当年也是个顶顶有名的大厂子来着,还在各大城市都有分厂。

但这几年,效益越来越不行,纺织厂生产的产品都卖不出去,经常就会欠工人工资,或者只发百分之六七十的工资。

有门路的人都在找关系往外调,没想到堂堂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居然去了这么一个地方

原歌微微一笑,“我在分配办看到了他们的招人介绍,说是想要开拓外贸市场,需要外语类人才,所以我就填了表算是自愿去的”

周边听到的同学都傻了,“啥自愿去的”

原小铃这人学习上是聪明,生活上他们接触的少不太了解,但看着她吧,穿的衣裳虽然不贵不稀奇,可看上去总是特别的合身得体,气质也挺好的可有时候吧,就理解不了她的脑回路

比如说,好多在乡下结婚的大学生,不是离婚换爱人,就是让乡下的爱人在老家照顾一家老小,自己在外头专心学习,等毕业分配了再把爱人和孩子接过来。

但原小铃呢,她家爱人直接带着孩子在学校附近租房开店,天天还跟住家一样,住处学校两头跑

而且开店这种事,本来不是该觉得不好意思吗,原小铃可不,偶而还会给关系不错的同学带她家爱人卖的饼,当然了,那个饼子好多人都尝过,确实很好吃但大学生妻子和个体户丈夫,听着怎么就这么别扭呢

现在好不容易分配了,穷学生熬出头了吧

身为优秀毕业生,只要她想去,估计什么外贸局,外交部,海关什么的,都能进,这位可倒好,直接去了个快要不行的纺织厂

第103章文艺青年23

原歌能说她之所以去纺织厂,就是看中了它的效益不行吗

再过几年,纺织厂说不准就像原歌那个世界的许多国企一样,开始下岗重组。

原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下海啦

不然以她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直接不服从分配,非要干个体,那非得上海城晚报变成大新闻不可

而且这个时代的学校,理论上都是国家拨款出钱的,学费,住宿费都不收,而且按照级别不同,还会发补助正因为这样,所以被国家资助读书的毕业生们,毕业了都要为国家作贡献,服从分配的。

原歌可不想当反面典型。

“你怎么就挑了这个地方啊听说效益不好,一阵一阵的,有时候工资都不按时发”

“没关系的,咱们学外语不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吗,要是我能帮忙给产品找到外贸的路子,那多有成就感啊,你们说对不对”

原歌这番大道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