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铁血德意志 > 分节阅读 309

分节阅读 309(2/2)

目录

8月4日下午,德国海军远征舰队已经抵达了冲绳东面海域了。

“报告将军,v29号驱逐舰,发现了一艘岛国商船,距离我们大约30公里。”毛夫少将报告道。

“让v29号驱逐舰,解决掉那艘商船”施佩中将一脸冷漠的下达了命令。

“是,将军。”毛夫少将点了点头。

当命令下达之后,v29号驱逐舰没有任何的犹豫,3座88毫米舰炮,立刻向岛国商船发起了攻击。

“轰轰轰”

三座舰炮以最大的射速向岛国商船倾泻炮弹,恐怖的弹雨,向岛国商船笼罩而去。

“八嘎德国人开火了。该死,我们是商船啊他们居然敢直接攻击商船,实在是太无耻了”商船上,一个岛国大声咒骂道。

“长官,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商船没有任何的武装,在军舰面前,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立刻转向,向国内报告,德国舰队的位置”

“嗨长官”

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商船,而是用商船来伪装的侦察船。为的就是要掌握德国海军的行踪。可谁知道,德国海军居然直接向这些商船开火了。

“轰轰轰”

88毫米炮弹的威力虽然不怎么样,但对付几乎是木质结构的岛国商船而言,却依旧有着致命的威胁。炮弹轻易的就击穿了商船的舱壁,发生了爆炸。爆炸后,商船开始燃烧起来。

仅仅几分钟之后,这艘商船就被德国海军的驱逐舰给击沉了。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内,德国海军远征舰队对付岛国商船和渔船的办法,依旧是直接击沉,不给对付任何活命的机会。这样的方式,让企图通过伪装成商船来侦查情况的岛国情报人员,损失惨重。

8月6日晚上,借助于夜色的掩护,德国海军远征舰队进行了一次补给。每一艘的战舰,都装满了燃油、炮弹、食物和清水,确保战舰能够连续作战好几天。

当补充完成后,施佩中将命令补给船队撤离。马上舰队就要进入岛国近海了,接下来的战斗,将十分的残酷。如果补给船队再跟着的话,就非常容易遇到危险了。毕竟,这些补给船几乎都是用商船来改装的,本身并没有强大的战斗力,甚至没有什么防御力。一旦在海战当中遭到攻击,后果将十分的严重。

为了确保补给船队的安全,施佩中将特意派遣了两艘轻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负责保护补给船队。补给船队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了舰队的生死。一旦补给船队遭到了攻击,其他的主力战舰就将失去补给。这样的话,仅仅依靠战舰上的物资,他们是撑不回国内的。到时候,舰队将有灭顶之灾。

施佩中将要求补给船队,前往太平洋上游弋,等到旗舰的命令。在旗舰下达命令后,再赶来和舰队汇合,为舰队提供补给。这样的安排,虽然不能说是万无一失,但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无疑是很小的。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补给船队都遭到了攻击的话,那么,就只能说德国海军远征舰队的运气太糟糕了。

当然,为补给船队提供安全保护的两艘轻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也是拥有一定的战力的。只要不是遭遇敌人主力舰队的围攻,还是能够撑得下来的。

“愿上帝保佑他们”看着补给船队离开,施佩中将忍不住向上帝祈祷。

“将军,这里虽然是东方。但是,上帝依旧会保佑我们的。明天,我们就要进入岛国近海了。我相信,一定可以碰到很多岛国船只的。到时候,我们对这些岛国船只发起攻击,一定可以逼迫岛国海军出来和我们决战的。”毛夫少将倒是显得有些乐观。

施佩中将点了点头:“如果这样就能够将岛国海军逼迫出来决战的话,那无疑是再好不过了。要不然的话,我就只能够下令对岛国沿海城市发起攻击了。”

第七百零八章大开杀戒求月票

岛国东京,海军部。尽管已经是深夜了,但此刻这里依旧是灯火通明。海军三长官,全部都聚集到了这里,根据参谋们汇总分析的情报,来对战局进行分析,然后做出决断。

尽管,岛国海军在这一战当中,采取的战术是避免和德国海军远征舰队进行决战。但是,他们却将偷袭远征舰队的补给船队视为第一目标。如果能够成功的话,说不定就能够一举改变战场的形势,让他们获得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利。

“德国人无耻的对我们的商船发起攻击了。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知道他们的行踪了。不过,据推断,他们很快就会抵达九州岛了。”伊集院五郎大将说道。

“是啊谁说欧洲人在大战的时候不会向平民动手,这些德国人,不也对我们的商船一艘都不放过吗到目前为止,被击沉的商船已经有十多艘了,我们的情报人员,损失惨重。”岛村速雄大将说道。

“损失十几艘商船,并不算什么。我担心的是帝国人的远征舰队一旦闯入我们的近海,那才是一场灾难。必须要让所有的商船,尽可能的避免遭遇德国远征舰队。要不然的话,后果就严重了。”脸的担心。

岛国也是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的,加之他们的国土面积狭小,可供耕种的土地也不多,所以不得不向海洋要食物。这也就使得他们的渔船也很多。一旦德国海军远征舰队对这些商船和渔船也下手的话,给岛国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该死我们应该向国际社会谴责德国人的这种攻击平民的行为。”岛村速雄大将说道。

“那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德国人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国了,那些国家会冒着得罪德国人的风险指责他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