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下豪商 > 分节阅读 357

分节阅读 357(2/2)

目录

“学生必不负元首所望”

武好古抬起手,“不要叫元首了,要叫老师,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亲传弟子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我们做裁判员

“论道你说伊川先生要找武好古这个幸近小人论道”

“幸近小人能和伊川先生论道的儒能说是小人”

“也许只是武好古一厢情愿呢”

“怎么是武好古一厢情愿明明是伊川先生提出论道的”

“伊川先生提出论道这怎么可能他这样也太自贬身价了吧”

“不可这么说,大道之前怎有身价之说”

“说得也是,可还有些这消息可准确”

“怎生不准是师圣先生在文曲星旬报上写了文章,提及此事的。现在师圣先生已经动身去界河商市相请了”

“真的吗”

“报纸在这里,你自己看”

就在武好古辞别了刚刚怀上身孕的西门青离开界河商市,踏上往海州而去的路途的时候,程颐要和武好古论道的消息,已经在开封府传开了。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虽然武好古的实践证道试论在开封府传得挺广,也有不少儒生认为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武好古和程颐并不是一个等级的儒。如果是武好古向程颐请教,那么大家还觉得比较正常但是论道,那可是一个级别的大儒才能论的,如果武好古能和程颐论道,那岂不是实践证道真的可以和天理之说并论

“子宣,你听说了程颐要和武好古论道之事了吗”

政事堂内,结束了崇政殿问对,又处理了一番不算太多的政务的宰执们刚一闲下来,韩忠彦就捧着碗茶汤和曾布说起了“程武论道”的事情他虽然不是大儒,但他也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出身,当然知道这场论道对于当下的儒门意味着什么了

而且,他也知道新党、新学在这场论道之中的地位有多么尴尬。

可以说,程颐提出的论道,一下子就把武好古的实证派和新党、新学都架在火上烤了。这两个大儒,这回总算是干了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其实从武好古的本意来说,他是不想那么早就翘尾巴的。毕竟现在大石头他们还小博士团也没有壮大,界河商市也没有庞大到无法撼动,武好古还是挺孤单的。如果再过个十几二十年,等到大石头等人、博士团和界河商市都成长起来了,那武好古就不怕和谁论道了。

“关洛之学是伪学有何好论的”替曾布说话的居然是韩忠彦自己举荐的陆佃他不是新党,但却是新学的灵魂人物自然能听明白韩忠彦在挑事儿。

现在洛学自降身价去和武好古论道,就看你新学跟不跟了。新学不跟让人看扁,跟了就说不定就让武好古那厮批得再没有立足之地。

实际上,新学的“大道”也是缺失的,走的是儒、释、道融合的路线,又不能像二程那样编出一个理学,怎么去和实证主义论道理学还可以说自己圆了孔夫子的问道,反正也不能证伪。新学说什么拿佛经来和武好古论吗所以这一块根本没得论。

至于新学的政治路线,效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反正是没有武好古搞钱的办法好使,人家才是真正的民不加赋而钱多多。新学的路线是巧立名目,搜刮民财,只是不用加赋的名义。武好古的赚钱之道,可是被实践反复检验过的

韩忠彦被陆佃怼了一句,有些恼怒的看了他一眼他的副相是自己推荐的,怎么和曾布蹲一个坑里去了对了,王安石的那个新学好像就是他和王雱、沈凭、龚原他们几个的协助下弄出来的

“对”李清臣也道,“关洛理学本就是伪学,苏门蜀学一样在胡编乱造,统统应该禁止”

李清臣和苏门蜀学是对头苏东坡和他的那些弟子一个比一个会拉仇恨,所以敌人很多。现在的武好古在这方面显然是得了苏东坡的真传,拜师不到一年就有点成为众矢之的的苗头了,将来真不知道怎么办大概只有让大石头这样的博士去以理服人了

“理学兴许是伪的,不过实证之学,恐怕不是伪学吧”韩忠彦端起茶汤,喝了一口,然后淡淡地说,“现在云台学宫传授的许多科目的课本,可都是赵小乙参与编纂的”

程颐让人批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把“天理”的概念替换了儒家的“问道”,虽然也是给了一个答案,但毕竟改变了儒学的核心思想,的确有点伪学。

相比之下,武好古给出的是一个求道的工具,怎么能说是伪学

而且赵小乙很可能也参与了实证主义的研究,赵小乙的学问能是伪学李清臣你是不是不想做官了

李清臣脸色铁青,他和几个苏门弟子其实不包括武好古怨恨很深,要是让出自苏门的实证之学成了显学,那二苏说不定就要宣麻了,他能有好果子吃

可是要禁止苏学好像也有点危险,现在苏学通过武好古的实证自然之法和赵佶搭上边了。云台学宫的许多课本都有赵小乙参与,谁敢提议禁止文字狱搞到皇帝头上去不是找死

武好古这个奸佞实在是太奸了现在年轻一代的奸佞怎么奸成这样了

“决不能让他们论道”

“子宣,论道之事又不需要朝廷批准。”

“可是让他们论了道,咱们怎么办跟不跟”

“不能跟那是武好古那奸人的陷阱”

“对若是跟了,岂不是把实证伪学置于荆公新学相当的地位了”

“陶山,你是做学问的,你怎么看”

曾布的相府之深处,一间僻静花厅里面,这个晚上灯火通明,里面挤满了新党新学的大佬级人物。自从王安石故去后,新党新学其实已经四分五裂了,各个山头之间时常也斗得不可开交。像今天这样大家伙聚集一堂,可真是有点破天荒了。

而让他们在今晚聚集起来的原因,则是新党的执政基础新学正在被动摇。

新党其实是一个拥有理论基础的朋党,这个基础就是强调“融汇百家”和“通经致用”的新学。一旦新学崩溃,那么以新学为指导思想的新党,也就很难续存了。

所以今天在京的新党、新学大佬们也都放下了昔日的种种恩怨,全都跑到曾布家里面来商量对策了。

“陶山”是陆佃的号,他皱着眉头,似乎在苦苦思索:“实证求道之论要驳倒是很难的。圣人求道问道之事,天下儒生人人皆知,一千多年来求道而无门才让道、佛大兴,而融汇佛、道、儒三教之法,也是因为求道无门。如今武好古给出了求道之门,我辈儒生如何能视而不见”

“哼”李清臣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