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国重工 > 分节阅读 33

分节阅读 33(2/2)

目录

在我们过去的管理传统中,也有互帮互学的做法,但这些年来,这种做法逐渐淡化了,被许多企业放弃了。我们要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进程中,恢复这样的传统,并且用现代化的理念将它进行改造,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成熟化”

徐新坤越说越流畅,除了冯啸辰给他准备的内容之外,他又加上自己的即性发挥。他有做政治工作的经验,在部队当政委的时候,也搞过思想教育、能力培训等工作,对于管理是有一定心得的。他把这些心得融汇于讲解之中,不时还穿插进一些小段子、歇后语之类,不时引得全场的听众发出会意的笑声。

“谁说这个老徐不懂管理的他对质量管理的理解,在咱们机械厅系统里,绝对是能排在前三名的。”

“我看,除了李厅长,别人也比不上他了。”

“我原来还觉得这个报告应当让老贺来讲呢,现在看来,老贺不见得比老徐讲得好。”

“不是不见得,是绝对不可能。老贺那两把刷子我知道,抓抓生产没问题,全面质量管理这种洋玩艺,他玩不转。”

“可不是吗,我好歹前一段也在行政学院学了两个月的质量管理,我怎么觉得行政学院的教授都不如这个老徐讲得好啊。”

“今天这个现场会,来得值了”

这些议论,不时有一两句会传到贺永新的耳朵里去。其实,就算是不听大家在说什么,就会场上的气氛,已经足以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这是一个极具活力的会场,所有人的情绪都被徐新坤调动起来了,大家脸上流露出了兴奋、恍然、钦佩的神色,讲台上那个人,在大家心目中已经不再是什么工业界的菜鸟,而是一个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

第五十一章大局已定

完了

这是贺永新从内心深处涌起来的一个念头。

如果早知道徐新坤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贺永新是绝对不会在李惠东面前态度如此强硬的。他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甚至还自作聪明地夸奖徐新坤自学成才,用话语挤兑徐新坤上台去介绍经验。

如果徐新坤真的狗屁不通,在讲台上出了丑,那么贺永新自然是可以坐在下面看笑话的,而李惠东也会理解他的苦心和无奈,认为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可现在情况恰恰相反,徐新坤的表现令人感觉惊艳,反过来,贺永新所说和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小丑之举,令人齿冷。李惠东此时的心理一定是对贺永新充满了失望和鄙夷,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这恐怕就是李惠东将要对贺永新说的话吧。

如果早知如此,自己就该表现得更积极一些,摆出一副与徐新坤同进退的姿态,这样即便徐新坤出了风头,自己也不至于落一个挨耳光的结果。

可是,有这样的可能性吗徐新坤从一开始就是带着要坑贺永新的心态来布局的,他会让贺永新察觉到真相吗

“哗”

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与徐新坤刚上讲台时候那稀稀落落的掌声相比,简直是戏剧盘的反转。徐新坤站起身,向众人频频点头,拍着掌以示感谢,接着,他又转过身,向着主席台上的各位省厅领导点着头,那副表情分别在说自己已经不辱使命。

“新坤同志,讲得太好了”

李惠东主动站起身,走到徐新坤面前,与他握着手,向他表示祝贺。看到李惠东的举动,台下的掌声更响了,徐新坤能够得到李惠东如此礼遇,足见其讲述的水平极高,让一向要求严格的李厅长都表示首肯了。

在会场的一个角落里,冯啸辰微微地笑了,大局已定,自己也算是不辱使命了。

现场会一共开了两天。在听完徐新坤的经验介绍之后,参会代表们又来到了车间进行实地考察。这一回徐新坤就没法再忽悠了,换成了余淳安给大家讲解具体的实施细节,当然,这是指未来落实这份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之后的情况。

李惠东全程参与了考察工作,不时向陪同在自己身边的徐新坤进行求证。徐新坤恶补了几天生产技术,也就仅能说个大致而已。李惠东不以为忤,反而鼓励他要继续努力,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李惠东作为一厅之长,这点管理意识还是有的,他并不在意徐新坤是否懂得具体的技术细节,只要徐新坤愿意积极开展工作,就是一个可用之人,谁说管理工厂就必须是技术专家呢

参观完车间,最后的半天时间被安排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前来参会的各厂领导纷纷表示要学习新民厂的经验,回去之后加速推进本厂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并盛情邀请徐新坤前往指导。机械厅宣传处的处长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