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国重工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2/2)

目录

冯啸辰一到场,也不在乎自己人微言轻,直接就拉着全建才等人讨论抢修方案,有了点眉目之后,马上向田兴他们进行协商,提出12小时的修复时限。这样一来,僵持的局面顿时改观,大家由互相扯皮变成了联合抢修,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

商敬伦、李国兴都是明白人,他们知道冯啸辰的做法是对的。不管怎么样,先开始干活再说,12小时完不成,可以再拖延几小时。拖延了几小时还干不完,可以再拖延,总之,只要做起来,就有希望。而这样吵吵嚷嚷没个主意,浪费了时间,铁路部门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这样的方案,大家不是想不到,只是没人敢做主。冯啸辰这个愣头青把事情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大家也就有个甩锅的对象了。其实想明白了也不存在什么甩不甩锅的问题,身处荒山野岭,与部里联系不上,大家不等不靠,积极开展工作,就算是方法不太恰当,上级也不会追究的。

唉,说起来还是自己魄力不够,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说的就是商敬伦和李国兴他们这些人吧。众人自我检讨了一番,但也觉得即便经过了这件事,下一回遇到同样的事情时,他们还是不会像冯啸辰这样大胆。所以,对冯啸辰大家只能是感慨其年轻气盛,却不会模仿他的冲动。

“冯处长,现在咱们该怎么做,你有什么考虑”商敬伦问道。

冯啸辰道:“现在时间很紧,咱们必须兵分几路。首先,需要派人到附近去找电焊机和焊条,接通电缆,保证现场用电。这件事虽然田局长他们已经去办了,咱们也必须有一个备份,宁滥勿缺。”

“我马上安排”欧桂生在旁边应道。

“其次,我们必须要讨论一个抢修方案。我一会就过去和全总工一起对钳夹车和定子做受力分析,听说欧处长和机械部的王工都不是做这方面的,我们最好还能找到其他懂行的人一起参加,人多力量大,同时也避免我和全总工两个人思维上有局限,出现什么致命的漏洞。”

“这个我也可以参加。”李国兴自告奋勇道,看冯啸辰有些疑惑的样子,他又赶紧解释道:“我原来就是机械研究院的,是搞力学出身的,后来才调到部里当副司长。其实我刚才也已经看过钳夹车的情况了,我的判断和小冯处长一样,认为通过焊接是可以修复的,只是一时也拿不准,唉,说到底,还是顾虑太多了。”

说到此处,他自责地摇了摇头。

商敬伦赶紧说道:“哪里哪里,李司长做事谨慎,这种作风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习的。”

冯啸辰也说道:“是啊,李司长考虑得很周全,我们的确是需要万分谨慎。所以我觉得要多找几个专家来会商一下,避免出错。毕竟是几百吨的东西,出一点差错都不得了。”

李国兴知道二人是在给他开解,不过心里也轻松了一些,他皱着眉头说道:“要找专家,就得从京城派过来,光是坐飞机再转汽车,最后还得找辆拖拉机开进这山里来,恐怕12小时就不够用了。”

“李司长不用担心,我给你们找到专家了。”

一个声音在众人背后响起来,冯啸辰回头一看,说话的正是张和平,在他的身后,还带着十几个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家还拎着各自的行李,连冯啸辰自己的行李也在张和平的手里提着呢。

“老张,这都是你找来的人”冯啸辰又惊又喜地问道。

刚才冯啸辰过来与田兴他们协商抢修事宜的时候,张和平也没闲着。他照着冯啸辰的吩咐,跑步回到他们坐的那趟列车上,让广播员向全列车发出广播找人,征集力学专家、金属材料专家和高级铆工、焊工。他把前面的事故描述成国家财产正在面临重大威胁,需要大家发扬风格,积极参与设备抢修工作。

当年的人觉悟可真是没说的,广播刚播了两遍,各车厢都有人起身向广播室走,纷纷报出自己的身份,申请参加抢修。张和平对来人做了一些简单的甄别,把那些徒有热情而没有什么技术的人好言劝退,最后留下来的还有十几个,于是便带着他们赶过来了。

旅客列车是不可能在路上一直耽搁的,铁道部门很快就会下达新的运行计划,让冯啸辰他们乘坐的火车退回前面的车站,再转到对面的轨道上通过堵点。这些参与抢修的乘客,肯定无法再坐回这趟列车了,所以张和平让他们都带上自己的行李,并信誓旦旦地承诺在抢修完成之后会给他们改签车票,就近乘坐后面的列车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这一点张和平是有充分把握的,铁路分局的副局长就在现场,改签几张车票,再让通过的列车在这里临时停车搭几个人算得了什么事情呢他甚至相信,如果抢修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铁路部门论功行赏,给大家改签个免费的卧铺也不在话下。

至于冯啸辰的行李,则是冯啸辰专门交代张和平替他拿过来的。不管别人怎么样,冯啸辰肯定是要在这里呆着了。

“这位是西北大学力学系的包教授,这位是江城钢铁厂的曹副总工,这位是铁道兵的范工”张和平如数家珍地向众人介绍着他带来的一干专家。

商敬伦和李国兴赶紧上前与专家们一一握手表示感谢,专家们则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还用狐疑的目光看着张和平,心里都在想着,自己这些人刚才也就是向这位张采购说了一遍名字、职务啥的,亏他居然能够记得一字不漏,这家伙不去当特务真是屈才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我焊过省体育馆的大梁

冯啸辰对于张和平也是充满了好奇。这位采购员也真是太热心了,或者说是太喜欢凑热闹了。先前下车跑大老远来看事故现场,还能够解释成八卦之心,再往后忙前忙后地操持着找专家和技术工人,可就是热情过分了。当然,如果对比冯啸辰自己的作为,好像张和平的表现也不算太扎眼,就不兴采购员里出一两个雷锋

包教授、曹副总工等人也都是在各自圈子里有点小名气的,与李国兴、商敬伦他们聊了几句,就发现了互相都认识的一些人,然后三言两语就算是熟识了。大家没敢耽搁,赶紧来到钳夹车前,与全建才、王志华他们会合,开始分析支臂的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商定抢修方案。

有这些更专业的人出手,冯啸辰反而闲下来了。不过,大家已经隐隐把他当成了主心骨,凡事都要拉着他一块商量,再没有人会把他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年轻了。

“刚才我们已经粗略地计算了一下,用焊接的方法来修复支臂是完全可行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修复后的钳夹车甚至可以把定子一直运送到和州电厂去,等把定子卸车了再进行彻底的大修,更换掉这副损坏的支臂。”

李国兴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