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8(2/2)
冯啸辰看看安东辉,问道:“这件事,安司长这边到时候能不能向部长他们解释一下”
安东辉皱了皱眉头,说道:“如果是关于大营抢险的事情,我们司倒是可以做一个解释。事实上,有关冯处长和小杜同志,还有李青山师傅等人见义勇为的事迹,我们已经向部长做了报告。对了,部里还给你们特批了奖金,一会我会让下面的同志带你们去领出来。其他同志的标准是每人100元,冯处长和杜晓迪师傅是每人200元,主要是表彰你们后来守在钳夹车上的辛苦
嗯,我说到哪了对了,我是想说,大营抢险涉及到的有关人员,部里是不会忘记的。但抢险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和大比武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就不好说了,毕竟培训的事情不是我们司负责的。如果是丁司长这边提出来,可能会更好一些。”
丁海生顺着他的话头说道:“对啊,最关键就是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虽然之间也有联系,但到部长那里,恐怕说不太清楚。万一部长不认同这种处理,就不太好了。”
安东辉和丁海生的这些话,冯啸辰多少能够听明白。他们的意思是说,抢修是抢修,比武是比武。杜晓迪在抢修的事情上有功,部里会发出表扬,而且还批了200块钱的奖金,这可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奖金发完,这件事就算是结束了,再要扯到大比武上去,就不合适了。总不能说你干过一件好事,所以什么事情都要受照顾,赏罚都是有度的,用一个去日苯的培训名额来作为奖励,这个要求太高了。
“可是,如果咱们这样做,未免太寒了工人师傅的心了。”冯啸辰无奈地说道。同时在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该去找商敬伦、欧桂生这些人说说话,或许会更好说一点。可惜不是在后世,否则找个记者发篇稿子,再雇几个水军炒作一下,冠以一两个夸张的标题,引来舆论大哗,不愁部长们不低头。
“安司长,丁司长,如果不以抢险这件事的名义来提,是不是更好一点”薛暮苍在旁边说话了。
“不以抢险的名义什么意思”安东辉诧异地问道。如果不是因为抢险的事情,又有什么理由要去特别照顾一个第21名的选手呢
薛暮苍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个姑娘技术上是没问题的,这一点两位司长也都承认吧”
“承认。”安东辉和丁海生同时答道。人家都说了可以再参加补考,而且信心满满,估计技术上应当是没问题的吧。21名和20名之间,也差不出多少,在这个问题上较真是没什么必要的。
“她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因为参加了抢险,而且这件事还和咱们机械部有关系。咱们请人家帮了忙,最后还害得人家失去了一个本来应该得到的出国培训机会,咱们有点对不起人家,我想这一点你们两位司长也同意吧”
两个司长这回的回答没有那么痛快了,安东辉“嗯”了一声,没有明确表态,丁海生则假装没听完,做出一个等着薛暮苍继续说下去的样子。
薛暮苍道:“这件事既然两位司长都觉得对不起这个小姑娘,那么再追加一个名额让她去培训,其实也是可以的,只是还需要有一个名义,好向部长汇报,是不是”
他口口声声都说两位司长,这就相当于把丁海生给绑架进来了。安东辉自然不会驳薛暮苍的面子,所以薛暮苍说什么,他至少是不会直接反驳的。安东辉不吭声,丁海生自然也不好单独出来反对,毕竟人家说的是“两位司长”,他只是其中一位啊。
于是,丁海生继续保持着沉默,安东辉则是向薛暮苍努了努嘴,说道:“老薛,有什么主意你就直说吧,丁司长也不是外人,不用这样拐弯抹角的。”
我特喵怎么就不是外人了丁海生在心里嘀咕着,嘴上却得顺着安东辉的话说:“是啊是啊,薛处长,我和安司长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有什么好主意,你就贡献出来吧。”
薛暮苍笑道:“我在想,既然两个司长都同意给她增加一个名额,而现在又不方便以这个名义向部长提出来,我们可以换一个名义啊。比如说,如果有企业赞助一个名额呢,是不是就可以了”
“赞助”丁海生一愣,“哪家企业赞助”
安东辉则是沉了一下,然后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老丁,如果你们的大比武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有企业愿意提供支持,赞助你们增加一个出国培训的名额,那么你们去向部长汇报的时候,就不但不是麻烦,反而算是成绩了。”
丁海生这会也反应过来了,是啊,原来说好是20个名额,现在有企业赞助,追加1个名额,部领导怎么会有意见呢非但不会有意见,而且还会觉得培训司工作得力,大比武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以至于有企业主动上门来提供支持,这是大大的成绩啊。
只是,找谁来赞助呢
薛暮苍见丁海生的态度在松动,便把头转向了冯啸辰,问道:“小冯,你有办法联系到赞助的企业吗”
其实,薛暮苍在提出找企业赞助这个点子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两家企业。一家是龙山电机厂,因为大营抢修的事情,是在帮龙山电机厂做事,他们来为杜晓迪的事情买单,是说得过去的。至于另一家,那就是通原锅炉厂,毕竟杜晓迪是他们的职工,出国培训也是对他们有好处的,他们出点钱也是可以的。
不管是龙山电机厂,还是通原锅炉厂,要拿出一些钱来做赞助都不困难,毕竟也是肉烂在锅里的事情。通原锅炉厂能够拿得出钱,但他们没有资格派人去国外接受培训,换一个方式,声称是赞助电焊工比武,出的钱用来送自己人出国,算是一种变通的方法,没准他们是会答应的。
不过,不管是联系哪一家,都得是冯啸辰出面才合适。尤其是龙山电机厂,人家是欠着冯啸辰一个人情的。薛暮苍也考虑过了,如果冯啸辰觉得找这两家企业不方便,那他再去想点别的办法。他在经委工作这么多年,结下的善缘不少,找一两家企业化化缘,做一件好事,倒也是可以的。
冯啸辰听到薛暮苍出的主意,想的却是另外一个方案。他没有回答薛暮苍的问题,而是向丁海生问道:“丁司长,如果可以找企业赞助的话,您觉得赞助费需要多少呢”
丁海生想了一下,说道:“薛处长说的这个办法,倒也可行,有一个名目,我们要向部长解释就容易一些了。至于说赞助费嘛,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就可以,并不一定要把一个人出国的费用全包下来,这些费用我们挤一挤还是可以挤出来的。我觉得嗯,2000块钱左右,相当于提供了一趟机票吧。”
冯啸辰松了口气,说道:“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