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8(2/2)
崔永峰住的屋子没多大,家具也没几件,也就是书和图纸多一点,归置起来并不难。吴丹丹带着妞妞三下五除二,就让整个屋子改变了模样,有了待客的地方,还不知从哪变出了两杯茶水。崔永峰也在冯啸辰和周梦诗对面坐了下来,至于吴丹丹,则带着妞妞坐在床边上摆起了扑克牌,显然是不想让妞妞打搅大人们谈话的意思。
“冯处长怎么会有空到我这来”
寒暄了几句之后,崔永峰向冯啸辰问道。凭他的聪明,当然能够猜出冯啸辰来找他的原因,不过,这总得冯啸辰自己提出来才行,他不宜主动去谈与热轧机引进相关的事情。
冯啸辰也不想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来秦重好几天了,也接触了一些秦重的同志。听人说,崔工对于引进克林兹技术的事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们想听一听。”
崔永峰迟疑了一下,说道:“的确,在引进克林兹技术这件事情上,我的确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此也和胥总工他们有过一些争执,这件事,厂里有不少同志都是知道的。”
“具体是什么样的不同看法呢”冯啸辰问道。
崔永峰道:“贡厂长和胥总工一直认为,我们秦重有能力承担南江钢铁厂的1780毫米热轧机,只要在我们过去做过的热轧机基础上再进行一些技术改进,就可以达到国家的要求,但我却认为,这样做即便能够成功,也是不足取的。”
“为什么”冯啸辰道。
崔永峰道:“因为我们的技术已经过时了,靠吃苏联技术的余量走不了太远。未来的世界肯定是西方技术一枝独秀,苏联的技术模式必然会被淘汰。”
“你这样说太武断了吧苏联的技术至少到目前为止比咱们国家还是要强得多的,你为什么会认为它会被淘汰呢”冯啸辰故意问道。
崔永峰道:“事实上,苏联在技术发展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他们也就是比咱们国家的技术强一些,与西方国家相比,苏联在大多数工业领域都处于技术上的劣势。咱们既然是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为什么不跟强的学,而是要跟弱的学呢”
“因为咱们国家的工业体系就是照着苏联模式建起来的,学习苏联技术要比学习西方技术更容易。”冯啸辰反驳道。
崔永峰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现在继续沿用苏联模式,看起来是比较省事,原有的技术规范都不用修改,实施起来更为方便。在能够保证投入的情况下,出成果也更为容易。这就是胥总工他们的观点。”
冯啸辰笑道:“我也是这个观点啊,咱们要只争朝夕,当然是早出成果比晚出成果更好了。”
崔永峰冷笑道:“出完这一批成果之后呢我给冯处长举个例子,我们过去造热轧机,不太讲究配管设置,基本上是什么地方有一条缝就把管子塞进去,用这样的办法,也能把热轧机造出来。但随着热轧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管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后就变成了一堆乱麻。不但制造的时候麻烦,维护的时候也同样麻烦。这样的设计规范如果不改变,等到以后,光是配管的问题我们就无法解决了。”
所谓配管,是指设备中用来传递压缩空气、润滑油、液压油等气体、液体的管子的配置。现代大型设备中使用的各种管道多如牛毛,在西方国家,管道的设置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专业,而在中国的制造企业中,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就像崔永峰说的那样,工程师基本上就是哪有一条缝就把管子插过去,至于管子乱不乱,好不好维护,就不去考虑了。
冯啸辰当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听崔永峰一说,他微微地点点头,道:“你说得有理。有关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和胥总工他们聊过”
“当然聊过。”崔永峰道,说到这里,他脸上有些黯然,说道:“胥总工一方面觉得我说的话有理,但另一方面又告诉我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事事都和发达国家比。有些东西就得先将就一下,国家需要装备,不能等我们把这些技术都研究好了再去生产。”
“这话也有道理啊。”冯啸辰笑道,他现在是左右互搏,既支持崔永峰的观点,又支持胥文良的观点,他想看看崔永峰到底有什么道理能够反驳胥文良。
崔永峰摇摇头,道:“其实,我也知道胥总工的心思。早在我给他当学生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过,他一定要亲手设计一条中国人自己的宽幅热轧生产线。冯处长可能不知道吧,这条生产线的图纸,胥总工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画出来了,这些年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改。他一直都在等待一个机会,那就是能够把这张图纸变成现实。”
“结果我们从克林兹引进技术,胥总工的愿望落空了。”冯啸辰说道。
“正是如此。”崔永峰道。
“难怪”冯啸辰微微点了点头,他没想到胥文良还有这样的执念,这一会,他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崔永峰看到冯啸辰的表情,苦笑了一声,说道:“其实,依我的观点,胥总工的这套图纸没有能够变成现实,对于胥总工来说也许是个遗憾,但对于咱们国家来说,或许就是另一码事了。”
“什么意思”冯啸辰问道。
崔永峰道:“我看过这套图纸,甚至可以这样说吧,其中有些图纸就是我帮着胥总工画的,我对它们非常熟悉。过去,我们和西方国家接触得少,我还觉得胥总工的这些设计是巧夺天工。等到开放了之后,我看了一些国外的资料,才感觉到,这套图纸已经严重过时了,从整体设计理念到一些具体零部件的设计,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如果照着这套图纸去制造一条生产线,那将是国家财产的巨大浪费。”
冯啸辰哑然失笑,说道:“胥总工现在一定非常后悔收了你这样一个学生,你简直就是存心给他拆台的。”
“或许是吧。”崔永峰自嘲地笑道,“我的确是一个不肖弟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新的思路
“那么,崔工觉得我们的工作该如何开展呢”
冯啸辰开始诚心诚意地发问了。和崔永峰聊了几句,他感觉崔永峰肚子里是有货的,至少在别人都不重视配管问题的情况下,他能够以配管为例来证明国内设计理念上的缺陷,这就说明他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冯啸辰很想知道,自己面对的难题在崔永峰看来有什么破解之道。
崔永峰想了一下,正色道:“我希望国家能够给胥总工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实现他的夙愿。”
“什么”冯啸辰和周梦诗同时都脱口而出,尼玛,这都啥事啊,你说了半天,怎么又绕回来了
“崔工,你没说错吧”周梦诗忍不住发问了,“你刚才不是说胥总工的设计不行吗,怎么现在又说希望我们帮他实现他的夙愿了”
“胥总工是一位杰出的冶金机械工程师,他为国家工作了30多年,此生最大的理想就能够自己亲自设计一条轧钢生产线,并看到这条生产线的投产。他今年是56岁,离退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如果错过了机会,他将抱憾终生。而我,作为他的学生,也同样会抱憾终生。”崔永峰看着冯啸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