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国重工 > 分节阅读 284

分节阅读 284(1/2)

目录

们如果只研制而不装备,需要的投入就很少了,国家是完全能够承受得起的。就算国家不出钱,使用民品生产的利润来维持科研投入,也是能够做到的。”

“你说的这个,有资料吗”董老敏感地问道。

“有吧。”冯啸辰迟疑着回答道,全寿命周期这个概念,在后世挺流行的,冯啸辰不确信目前是不是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他说看过国外资料,其实是个虚指,真实的情况是他在后世带来的知识。现在董老找他要资料,他还真有些犯难了。

“是不是你过去看过的资料,现在找不到了”董老听出了冯啸辰的意思,问道。

“是这样”

“没关系,你只要把你知道的情况整理一下出来就可以了,不一定需要找到原始的出处。”

“这倒是完全没有问题,我回京城之后就能够整理出来。”冯啸辰这回答应得非常爽快,要找原始资料不容易,但要让他把这套理论编出来并不困难。至于说到具体的数据,军工方面的公开资料原本也没有什么详细数据,他提出理论之后,国内的军工部门拿着实践资料对一下,具体数据就出来了。

“只研制,不装备,或者多研制,少装备,这都是很好的提法。”董老点头道,“三线企业目前的情况,需要大力整顿。咱们有些企业领导,习惯于照着上级的要求去做事,没有任何一点应变和创新的能力,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合再做管理工作了。要让这些人下去,换一些有开拓精神的干部上来。”

“我觉得小冯硕士这种干部就非常有开拓精神。”顾建华评论道。

董老看着冯啸辰,笑道:“小冯硕士,你有没有兴趣到东翔厂来直接当厂长恐怕不现实,不过当一个常务副厂长,我看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个还是免了吧。”冯啸辰暴汗了。自己是来帮忙的,结果当上了常务副厂长,这算个啥事后世说炒股炒成了股东,炒房炒成了房东,就是指这个情况吧

“啸辰还是太年轻了,担不起这样的重任。”冯飞在旁边说道。他是对侄子真的没有信心,生怕侄子真的当了副厂长,大家会戳他冯飞的脊梁骨的。

董老道:“年轻怕什么战争年代里,像小冯硕士这样年龄的师长、团长都不少见。像郑利生他们这些人,就是年龄太大了,思想都僵化了。”

冯啸辰拍马屁道:“董老您的年龄更大,可您的思想一点也不僵化啊。”

“哈哈,是吗”董老笑得很开心,他说道:“这样吧,关于找一家工程机械公司来合作的事情,我做个主,委托小冯硕士全权负责联系,如果对方有意向,就请对方到厂里来,和厂里具体商谈技术要求、合作方式、费用等等。厂里的班子,我回京城之后就向科工委提出建议,换一个有活力的新班子上来。小冯硕士,你不愿意当这里的常务副厂长,我也不勉强你,不过,我聘请你担任国家三线工业转型办公室的顾问,你不会拒绝吧”

“不敢,董老有吩咐,我自是责无旁贷。”冯啸辰毫不忸怩地应道。

董老道:“你在社科院好好学习,等你毕业了,我和老孟一起,推荐你到更重要的部门去。像你这样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理应挑起更重的担子。”

第四百三十三章谁的企业

国家从6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三线工业,最多的时候曾经拥有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工业制造能力,而且是相对比较高端的制造能力。这样一个以准备战争为目的的庞大体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里,必然面临着转型的选择。当年建设三线工业的时候,为了满足备战要求,大多数企业都遵循了“进山、分散、进洞”的原则,布局在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恶劣的内地山区。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舒适,光靠奉献精神来维持三线职工队伍的稳定已经不可能,三线企业要么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待遇,要么离开山区搬迁到城市,否则将是难以为继的。

如此规模的一批企业,要进行转型和搬迁,压力是非常大的。国家专门成立了三线转型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这件事。董老就是这个办公室的顾问之一,而且是说话比较有份量的顾问。他聘请冯啸辰担任顾问,这个顾问自然无法与他那个顾问相比,但也仍然是有资格出谋划策的角色。

董老早就听孟凡泽说起过冯啸辰的神奇,这一次,他在青东省调研,听说冯啸辰在东翔厂,便专程赶过来,让顾建华做掩护,与冯啸辰进行了一次正面接触。接触的结果,让董老颇为满意,冯啸辰所表现出来的机敏和稳重,与孟凡泽向董老介绍过的情况完全吻合,这让董老对冯啸辰有了信心。

当然,冯啸辰给东翔厂支的这个招,到底有没有作用,董老还是要看一看的,只有看到结果,才能证明冯啸辰并非夸夸其谈之辈。要说服一家东部的工程机械企业与远在西部山区的军工企业合作,这其中还是有些难度的。如果冯啸辰能够把这件事做成,董老不介意未来给他压更重的担子。

压担子这个词,在行政体系里是有特殊含义的,它其实就是领导要提拔你的意思。领导看好一个下属,不能直接对他说:你不错,我要重用你了。这样说未免有些轻佻,领导是不能轻佻的。于是,就换成了压担子这个说法,听起来像是在惩罚对方,或谁知道有多少人哭着喊着要求这种“惩罚”呢

对于董老的安排,冯啸辰欣然应允。前一世,他在重装办工作的时候,中国的三线工业转型已经完成,该变成民用企业的,早就转过来了。依然承担军工任务的企业,则因为国家军工的复兴,而专注于军工,与民用工业没有太多瓜葛了。这一世,他正好经历了三线工业转型的时期,这是重大装备研制工作中出现的一个新变数。

在考察东翔厂的过程中,冯啸辰深深地意识到,三线工业可以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线企业拥有大批先进设备,尤其是民用工业体系中缺乏的重型设备和精密设备。三线企业还拥有大批优秀的工人,这些人的价值甚至比那些设备还要高。

他提出让东翔厂和辰宇工程机械公司合作,只是开发三线工业资源的一个尝试而已。通过这个尝试,他可以积累起一些经验,了解三线工业转型中存在的障碍。未来,他希望促成更多三线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相信这座富矿的开采能够给国内的装备制造业带来新的生机。

董老让他参加三线转型办公室的工作,正中了他的下怀。有了这个身份,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接触更多的三线企业,发掘出它们的优势,再拿着这些优势去与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实现双赢。

从顾建华家出来,走到没人的地方,冯飞急不可待地对冯啸辰问道:“啸辰,你说能够帮我们厂联系上一家工程机械企业,你真的有这个把握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