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国重工 > 分节阅读 286

分节阅读 286(2/2)

目录

杜晓迪说着,拿抹布擦了擦手上的油迹,从旁边把刚才冯啸辰写的东西拿了过来,在手上翻看着。冯啸辰此前答应帮她联系计算机的机时,让她不用再琢磨着费心费力地解那些其实根本解不开的方程,这只是让她稍稍轻松了一些,有关模拟算法的问题,依然是她的一块心病。现在又听说冯啸辰连算法都在帮她写,她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要看一看的。

“这个方程是什么意思啊蔡老师给我们讲数值模拟,不是这样讲的,也没有这样的方程。”

杜晓迪看了一会冯啸辰列的公式,就有些懵了。算法其实就是一套公式,然后再把公式变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照着运算。冯啸辰要给杜晓迪设计算法,自然要先列公式的,而且有些数值模拟的算法,他还是前一世学的,搁了许多年没用,现在要拿出来,总得自己再回忆一下。杜晓迪现在看到的,就是冯啸辰写的算法,与蔡兴泉教过她的算法相比,差别岂止在天壤之间。

冯啸辰无语了,他提醒道:“我说,丫头,咱们能不能先吃完饭再看。专门炖只鸡给你补补身体,你才吃了几口啊。”

“嗯嗯,我差不多吃饱了,一会再喝点汤就行了”杜晓迪敷衍着说道,她眼睛片刻不离冯啸辰写的那几张纸,还变本加厉地拿了支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做起了简要的推导,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冯啸辰的思路。

要不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电焊技师呢,的确有非凡之处啊,冯啸辰在心里感慨道。

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冯啸辰早已经感受到杜晓迪的执着精神了。据说,由机械部派往日本培训的那21个电焊工里,最用功的就是杜晓迪,而最终学习成绩最好的也同样是她。杜晓迪也就是小时候因为家庭原因耽误了上学,否则以她的勤奋精神,加上聪明的天赋,这会恐怕也早就是清北的博士了吧。

“算了,还是我给你讲讲吧。”冯啸辰认输了,他扔下啃光了肉的鸡骨头,也拿抹布擦了擦手,然后把凳子挪到杜晓迪那一侧,开始给她讲解了起来:

“我们需要先根据工件的材料属性,建立一个非平衡可数马尔可夫链,对于由此马尔可夫链形成的一个有向图来说,有这样的边角条件我们假定从x出发的下一个状态等可能地取其任意一个相邻向量,则下一个状态为y的概率可以这样表述”

冯啸辰是已经推导过一遍公式的,再说起来就没什么障碍了。杜晓迪这一年多跟在蔡兴泉身边摸爬滚打,也算是有一定的基础了,冯啸辰说的东西,她大致能够听懂个七八分的样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她也不客气,让冯啸辰给她反复地讲解,直到明白为止。

冯啸辰其实也是有意想看看杜晓迪的能耐,说心里话,杜晓迪虽然是他推荐给蔡兴泉的,但他也仅仅是知道杜晓迪电焊水平高超,涉及到物理、数学之类的理论研究能力如何,他就没底了。

在讲述的过程中,他一直在观察着杜晓迪的反应,虽然有不少地方杜晓迪还有些听不明白,但光是听懂的那些,就已经足以让冯啸辰觉得心惊了。

一年多以前,杜晓迪还只是一个初中学历的电焊工而已,而一年多以后的今天,杜晓迪居然能够听得懂马尔可夫链,能够理解二次最优化的概念,这是什么样的奇迹啊。

“都明白了”

把算法全部讲解完了之后,冯啸辰看着杜晓迪问道。

杜晓迪脸上有一些兴奋之色,她浅笑着说道:“也不是特别明白,不过关键的环节我大致清楚了,等晚上我再好好看看你写的算法,应当是没问题的。我觉得你说的这套算法,比蔡老师教我们的更好用呢,他那些方法挺麻烦的,迭代的次数比你这个要多得多。”

“那是当然,冯处长出品,必是最优。”冯啸辰又吹起了牛皮,他当然也是有底气吹牛的,他说的这些算法,都是超前于这个时代的,而且能够沿用到新世纪去,可见其生命力。

“你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学来的我怎么没见你看过这方面的书啊”杜晓迪问道。

冯啸辰道:“当然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就像你说的,爷爷去世的那个时代,国内计算机还很少,爷爷自己也不懂数值模拟。不过,他教过我高等数学,想当年,哥也是刷过一整本吉尔多维奇的,做个寻常的数学分析,不是跟玩儿似的吗”

“又吹,又吹”杜晓迪抿着嘴乐道,她其实还是挺喜欢看冯啸辰吹牛的样子的,这是一种另类的酷,相比在脖子上挂20多斤金链子扮酷的“社会人”,冯啸辰这种腹有诗书的酷更让人迷醉。

“你好好消化一下这套算法吧,弄懂了这些,你起码能够比你的同行领先10年以上。”冯啸辰道。

杜晓迪道:“你这也吹得太离谱了,这些东西肯定是你从哪看来的。不过,我相信蔡老师肯定没有看到过,我们其他的那些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也没看过。明天我就去向蔡老师说一下,他肯定会很感兴趣的。”

“可是,如果他问你这些方法是从哪来的,你怎么回答”冯啸辰担心地问道。

杜晓迪笑道:“我就说是你发明的呗,你刚才不是这样说的吗”

“呃,好吧,刚才的话,全是幻觉。”冯啸辰支吾道,“这样吧,如果老蔡问起来,你就说我是在一本不知名的书上看到的,现在那本书已经找不着了,不知道是在经委的资料室里,还是在煤炭研究所的资料室里。总之,它已经永远不可能找着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交流会开幕

让杜晓迪没有料到的是,当次日她回到学校,把冯啸辰教她的算法说给导师蔡兴泉听时,蔡兴泉根本就不相信什么“一本不知名的书”这种托辞,而是满脸惊异加上崇拜地对杜晓迪说道:“这套方法,一定是冯处长自己琢磨出来的,冯处长的数学功底,实在是让钦佩啊。”

“不是的,小冯他他只有初中学历啊。”杜晓迪讷讷地解释道。

蔡兴泉摆摆手道:“学历不能说明什么,学历低,是被耽误了嘛。小冯处长这个人,我接触过很多回了,理论功底扎实,眼界开阔,聪明过人”

“可是”杜晓迪打断了蔡兴泉的夸奖,实在是不能让他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杜晓迪都要怀疑自己的男友是个妖怪了。

“蔡老师,他说这个方法是他从别的地方看来的,您为什么觉得不是呢”杜晓迪问道。

蔡兴泉道:“这个算法,效率比传统的算法要高得多,我没有认真估算,最起码提高一倍的效率是不用说的。如果这个算法在文献上出现过,其他学者没理由不采用这种算法,而你看过的文献里,有用这种算法的吗”

杜晓迪只能摇摇头,她这些天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看过的文献也不算少了,如果哪篇文献上出现过这种算法,她不会毫无印象的。

“你们呢”蔡兴泉又问其他的学生。

众人齐齐摇头。蔡兴泉转回头来对杜晓迪说道:“你看,咱们这个课题组,这段时间大家看了这么多文献,如果这种方法有其他人用过,咱们肯定会看到过的。既然大家都没看到,这个方法很可能就是冯处长发明出来的。”

“我我也不知道。”杜晓迪没话说了,她记得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