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国重工 > 分节阅读 527

分节阅读 527(2/2)

目录

“什么找到一家其他企业”

“合并是什么意思”

“内田君,你是不是说想把池谷制作所卖掉”

“难道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吗”

内田悠低着头,充耳不闻别人的质询,只等着高井浩司发话。他早就知道这个方案肯定是要让大家崩溃的,但他也非常清楚,最终大家能够接受的,肯定是这个方案。原因无它,在看不到前途的情况下,股东们肯定会选择抛弃池谷制作所,没有人愿意为它付出代价。

在早些年,董事们对于池谷制作所还是有一些感情的,公司的兴衰荣辱,会让这些董事动容。但这些年,董事们已经越来越把池谷制作所看成是一台提款机,大家唯一想的事情就是从公司分红,分得越多越好,至于公司要不要发展,技术能不能保持领先,大家在嘴上会关注一两句,在实际上却是毫不在乎的。

现在这台提款机已经提不出钱了,而且还要大家掏钱出来修理,大家能答应吗

果然,在众人鼓噪了一阵之后,高井浩司制止住了这些议论,对内田悠问道:“内田君,你能不能详细地说一下你们的最后一个方案,你们打算找哪家企业来与池谷制作所合并,合并的条件又是什么”

“我前一段时间接触过三立制钢所的总裁小林道彦阁下,他对于池谷制作所的技术和生产能力表示很有兴趣。如果可能的话,三立制钢所或许会愿意收购池谷制作所的股票,并给予大家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内田悠说道。

“原来内田君早就和三立制钢所联系过了,是不是今天的一切也是内田君故意造成的”白土纯盯着内田悠的脸问道。

内田悠冷冷一笑,说:“白土董事的想象力真的太丰富了。我联系三立制钢所,完全是为各位董事的利益着想。三立制钢所如果要兼并池谷制作所,必然要收购各位手上的股票,大家可以获得一个较好的赎买价格。如果拒绝三立制钢所,全日本可能不会有其他的企业愿意接纳我们,而资本市场能够给大家的回报,我想大家心里也有数吧”

“原来是这样”有的董事反应过来了。原来内田悠早就知道池谷制作所要栽跟头了,而且这个跟头栽下去,估计就很难翻身了。中国煤制油项目开工的事情,目前在日本国内还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很多人也没有把这件事和池谷制作所联系起来,所以池谷的股票在短期内还能维持。但一旦社会公众知道了池谷的真实情况,池谷的股票恐怕就要跌到谷底了。一家可能会破产的企业,你想抛售股票都找不到买家,那时候大家辛辛苦苦熬了几十年攒下的家底就全泡汤了。

相比之下,如果三立制钢所愿意接手,为了尽快拿到控股权,也为了公司能够平稳交接,三立是完全可能会溢价收购大家手里的股票的,大家还能拿回一些残差。

“高井董事长,我认为内田君的提议是可以考虑的”

“是的,现在化工设备市场一片低迷,也到池谷退出行业的时候了”

大家议论纷纷,最后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卖了吧”

第八百零二章新的救命稻草

“内田君,这次三立制钢所同时收购池谷制作所和美国威豪电气公司,是三立迄今为止最重大的决策,直接关系到三立的生死存亡。未来三立的市场营销还要请内田君多多出力,拜托了。”

三立制钢所董事长办公室里,董事长小林道彦郑重其事地向自己的新下属内田悠深深鞠了一躬。内田悠赶紧还礼,脸上露出了一些士为知己者死的坚毅之色。

经过几轮商议,池谷制作所董事会最终决定,同意三立制钢所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买池谷制作所的所有股权,池谷制作所从此成为三立制钢所的一家子公司。董事们都拿着钱离开了,内田悠则与其他同事一样,变成了三立制钢所的雇员。

在收购池谷制作所的同时,三立制钢所还斥资50亿,购买了美国威豪公司旗下的核电部门威豪电气。这两桩收购案,耗尽了三立所有的资金,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三立开始寻求新的业务转型,把第三代核电技术当成了决胜法宝。当然,鄙夷者私下称这是三立新找到的一根救命稻草。

三立制钢所原本是一家钢铁企业,后来转型从事冶金装备制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鼎盛一时。后来,随着日本本土钢铁工业逐渐由盛变衰,而中国这个新兴钢铁工业大国又因为自己掌握了冶金装备制造能力,而减少了对三立的依赖,三立制钢所的冶金装备业务开始日薄西山,已经难以支撑起三立这个庞大的帝国。

从八十年代开始,三立尝试了许多新的业务方向,包括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火电设备等等,但都未能形成气候。有些业务略有盈利,但另外一些业务则出现了亏损,盈亏相抵,最终公司的利润水平是不断下降的。

一年前,三立的市场总监长谷佑都给小林道彦引见了内田悠,在谈话中,内田悠向小林道彦推荐了一个新方向,那就是第三代核电设备。

内田悠称,核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必然是越来越高的,尤其是像日本这样一个石油、煤炭以及水力资源都严重匮乏的国家,核电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全球到目前为止所建设的核电装置都属于第二代核电,存在着安全隐患,切尔诺贝利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各个核电强国都开始着手研究具有更高安全系数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到目前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只待有最早的成功应用案例,就能够迅速得到推广。此前全球各国建设的第二代核电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陆续退役,用于替代它们的必然是第三代核电。谁能够在三代核电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谁就能够赢得这么庞大的市场。

小林道彦马上安排手下对这个提案进行评估,得到的结论与内田悠所说无二。三代核电中的许多关键技术与三立现有的技术有相通之处,三立如果转向这个方向,是有先天优势的。三立所缺乏的,一是核电的相关专利,二是核电设备中涉及到的高压容器、管道、阀门等部件的制造能力。

对于前者,三立恰好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就是世界知名的核电技术公司威豪电气因为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其所有者正在寻求接盘侠。这个世界上并非拥有技术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有很多公司手里掌握着非常强大的技术,却因为不擅长经营而面临破产。这些技术如果能够转移到其他公司手里,或许就能起死回生,甚至创造出奇迹。小林道彦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能够创造奇迹的男人,于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