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8(2/2)
“的确,就这个项目而言,的确是政府采购行为,制造商获得政府补贴是允许的。”埃米琳答道,关于这个破绽,他们在出发之前也是琢磨过的,她说:“但是,在wto的例外条款中,规定政府在采购项目中提供的财政资助只能用于弥补制造商的亏损,而不能使制造商获得额外利润。你能够证明在霍源地铁中政府承诺给予辰宇公司的保险补贴不会使辰宇公司获得额外的利润吗”
“完全可以。”王振斌也插进话来,“关于这个项目,我们进行过严格的测算。事实上,辰宇公司为霍源地铁工程提供的盾构机,价格远低于市场一般水平,比德国普迈的同类机型便宜40以上,是完全没有利润的。如果他们要交纳全额的保险费,则会出现严重的亏损,政府的补贴,正是用于弥补这些亏损的。”
“可是,他们压低价格的目的是为了在普迈公司面前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一种商业行为。”博瓦德说。
“不,这完全是一种公益行为。”王振斌说,“他们的目的是降低霍源地铁的造价,从而造福于霍源市的200万居民。”
“地铁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面交通的压力,缓解城市拥堵,从而降低城市交通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是有益于全球气候控制的。”冯啸辰又给补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
这回论到博瓦德无语了。这些年欧洲百姓变得越来越圣母,经济发展之类的事情被大家视为落后陈腐的观念,什么全球气候、动物保护之类的话题拥有绝对的正义性,任何人不得挑战。冯啸辰说辰宇公司为霍源地铁提供廉价盾构机,是为了全球气候控制,这是明显的胡扯,但博瓦德坚信,如果冯啸辰愿意到欧洲的媒体上去发表这个观点,必然能够得到一群声援者。欧盟委员会自己就有一堆烂事,哪还有精神去惹这个麻烦。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也是wto的原则。在辰宇盾构机和普迈盾构机具有相同性价比的情况下,非但霍源地铁工程应当优先考虑采购辰宇公司的产品,甚至于欧洲的地铁工程也应当如此。”祁瑞仓悠悠地说。
“或许,呃,我是说,我们还需要去了解其他的一些情况。”博瓦德认栽了。他意识到,中国政府的官员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专业知识,不是几十年前中国刚刚打开国门时候那个样子了。有关wto的规则,中国官员琢磨得非常透彻,发改委的这份首台套文件,就写得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出破绽。
作为欧盟官员,博瓦德和埃米琳都知道,所谓遵守wto规则,其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有的成员国都是在嘴上说着严守世贸规则,行动上却是想方设法地钻空子,只要别人抓不住把柄,就奈何你不得。
就在当下,欧盟和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关于飞机补贴问题的贸易扯皮。美国指责欧盟对空客进行高额补贴,而欧盟一边矢口否认,一边指责美国对波音进行高额补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双方的补贴都是真实存在的,也都是违反世贸协议的。但这双方都不承认,拿着各种规章不停地辩论。谁也不指望这种辩论能够辩出一个结果来,大家的心理是相同的,那就是利用扯皮的时间赶紧抢市场,等市场抢到手了,未来大不了取消补贴,甚至交点罚款之类的,又有何妨要知道,这种国际贸易上的扯皮,扯上十年二十年都不在话下。
相比之下,中国人搞的这点补贴,只能算是小case了。中国人毕竟还是老实,国际市场经验不足,话语权也有限,所以做事还有些谨小慎微,不敢像欧美那样肆意妄为。
就说霍源地铁这件事,其实博瓦德和埃米琳在此前就知道找不出什么毛病,他们赌的也就是中国的官员会不会被他们唬住了。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是破灭了。别人不说,至少这位提出“祁丁曲线”的祁瑞仓肯定是见过一些世面的,要想凭着一张报纸和几份复印件就把他给唬住,实在是没有可能。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先告辞了。”博瓦德站起身来,“我们会把各位的意见转达给欧盟委员会的专家们,请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评判。如果我们还有其他的疑问,恐怕还要再次叨扰各位。”
“随时恭候。”王振斌也站起身,微笑着说道。
第八百三十四章你不用再解释了
徐振波把博瓦德一行送出发改委的大楼,让翻译陪他们回下榻的宾馆,自己又回到了王振斌的办公室。一进门,他就装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对王振斌说:“王司长,我求求你们,以后办事能不能少出点岔子。我们商务部天天疲于应付这些事情,已经够麻烦了。好家伙,咱们自己人还在背后捅刀子,这算个啥鸟事”
“这可不是我们发改委给你们捅的刀子。”王振斌笑着回答道,同时把秘书刚泡的一杯香茶端到了徐振波的面子,多少有些安抚的意思。
徐振波接过茶杯,在沙发上坐下,态度缓和了几分,说道:“博瓦德他们先到的是商务部,把那份报纸和那些文件复印件都拿给我们看了,要对我们兴师问罪。我们说这件事是发改委这边搞的,我们不清楚。其实是想拖延一下时间,让你们有所准备。当然,实际的情况我们也的确不了解,至少像这个保费补贴的问题,我们都是刚刚知道的。”
“这个怪我们没有和你们做好沟通。”王振斌道歉说。
徐振波摆摆手,说:“这个倒不必和我们沟通,毕竟也不关贸易的事情。不过,你们的文件怎么会落到欧盟委员会的手里去了那个高磊成天胡说八道,我们商务部被他坑过好几回,现在都不敢再请他去开会了,你们怎么还把他当个宝贝似的。”
王振斌苦着脸说:“我们哪有把他当成宝贝,这都是财险公司那边请他去做政策评估的。为这事,我还跟许广明说过,可他们说,高磊是国内知名学者,有国际眼光,请他参与,能够避免少走弯路。”
“这还不是弯路吗”徐振波恼道。
祁瑞仓说:“你们这样一说,我倒想起来了。高磊把内部文件拿给外国人看,还让他们留下了复印件,这涉嫌违法了吧”
王振斌看看冯啸辰,然后说:“如果要严格追究下来,的确是违法了。但这种事情,也实在是管不过来。其实高磊手上那几份文件,也没有特别高的密级,只是我们和财险公司讨论方案时候的草稿。财险公司那边估计也是对高磊过于信任了,就允许他把文件带回去了。”
“这是一个教训啊。”冯啸辰说,“老王,你应当把这事向发改委领导汇报一下,以后国家各部委在涉密文件上都要加强管理,对于外聘的专家,也应当要求其签署保密协议。一旦发生这种泄密事件,要严惩不贷。”
“那这次呢”祁瑞仓问。
冯啸辰摇摇头,说:“我估计也没法追究高磊的什么责任。其实,现在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了,在网上也经常能够看到各种打着机密字样的文件在流传,如果要追究的话,恐怕得抓不少人呢。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咱们还是从现在开始严格要求吧,过去的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