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7(2/2)
会后,众人围住了冯啸辰和他的随员们,开始打听与中非工业技术合作协会开展合作的具体程序。在五年计划中已经明确说明了,中国方面负责推动计划执行的单位,就是这个合作协会。协会的职责是与各国政府商讨工业项目的落地问题,帮助各国政府申请中方贷款,指导采购设备,协调生产与销售等等。
“我们会在各国建议联络处,负责与各国相关的事务。”冯啸辰对面前挨挨挤挤的一干各国政府高官说道。
“我们一定会为联络处提供最好的场地,安排最舒适的生活”官员们慷慨地许着诺言。
“这次随我一同到塞里尔来的,还有中国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的厂长、工程师们,我们会安排各位与他们见面,他们将为你们介绍他们的产品与服务。”冯啸辰又说。
“冯先生,我能邀请他们到我们国家去现场指导吗”一位官员急不可待地问。
“当然可以。”冯啸辰笑道,“这需要你们和这些厂长、工程师们进行具体的接洽。我相信,只要你们有合作的诚意,他们是会非常乐意为你们提供支持的。”
各国政要如何与各家装备企业的人员见面,自不必细说了。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各家装备企业与非洲各国草签了上百项合作协议,涉及到的资金高达几百亿美元。这还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更多的政要急着回国去获得授权,以便与中方商议更大规模的合作。
冯啸辰在塞里尔呆了一个星期,每天与数十位客人会谈,有时候还要去谈判现场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幸好他此行也不是孤家寡人,而是带了十几名随从,能够帮他应付许多事情,他只需要做一些原则性的指导即可。
看看各项工作都步入了正轨,冯啸辰让协会的其他工作人员留在塞里尔继续工作,自己只带了一位名叫杭锦的机要秘书,乘坐塞加铁路上的客运列车,来到了加贝国海滨城市坎代,参观那里的工业园区。
在坎代工业园门口,园区管委会主任杜晓远带着一干下属以及园区企业高管,为冯啸辰举行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欢迎仪式,随后便亲自领着冯啸辰进了工业园,开始如数家珍地向冯啸辰介绍园区的情况,三句话里倒有两句是在自夸:
“姐夫,你看我们的工业园搞得怎么样你看这家集装箱厂,是榆北集装箱厂投资建设的分厂,年产2万个标准箱。为了引进这家厂子,我连跑了五趟榆北啊,凭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这才打动了他们那个叫做陈纻的洋博士,让他答应在这里投资。”
“我怎么听说,你见了人家第一句话就说冯啸辰是你姐夫,陈纻还专门给我打电话确认过呢。”冯啸辰笑呵呵地揭露道。
“这也就是为了拉近关系嘛。”杜晓远吹牛被人揭穿,未免有点脸红,他说道:“我提到你,也就是让陈纻相信我而已。那个书呆子,可不会讲情面的,我是把这边的情况向他做了一个完整的介绍,最后榆集还专门派了一个小组来考察投资环境。结果一看,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这才决定向我们投资。其实你想想,有我杜晓远在这当主任,这里的投资环境能差得了吗”
第八百九十三章胥老的徒弟
杜晓远十几年前与王瑞东一道到非洲来创业,在阿瓦雷的工业园区开办了一家机修厂,专门为园区企业提供机修服务,业务做得非常好,也赚了不少钱,还因为一次遇险而娶到了一个漂亮媳妇。后来,杜晓远做腻了商业,却又不愿意离开非洲,正值有关部门在招募从事中非合作方面的工作人员,他便报了名。
中国政府与非洲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以及教科文卫等诸多领域,每个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杜晓远在非洲经商多年,对非洲的风土人情有深入了解,远比国内那些从未到过非洲的干部更适合这方面的工作,因为他一排名就被录用了,还被安排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岗位。
做了十几年的生意,杜晓远已经有了很丰厚的身家,对于金钱利益便没有了什么渴望,应聘政府职位只是出于一种内心的理想。也正因为此,他工作兢兢业业,处事清廉,深受领导以及服务对象的好评,职务在几年间不断提到提升,最后被安排在坎代工业园担任了管委会主任,管着园区的几百家中国和本地企业。
中国与非洲各国合作建立的工业园,与中国国内各省市的开发区没有什么区别,一般都会有一些特殊政策,以便吸引外来投资。杜晓远担任管委会主任之后,花费了许多精力从国内招揽企业到园区开办分公司,成效也非常显著,使坎代工业园迅速成为非洲各个工业园中业绩最好的之一。
在他招揽国内企业的过程中,冯啸辰的名义也发挥了不少作用,一些企业原本也打算到非洲来试水,资金投在哪个工业园都差不多少,杜晓远找上门去,人家也就顺水推舟答应到坎代工业园落户,表面上是说给他杜晓远一个面子,其实这个面子是给冯啸辰的。
冯啸辰知道小舅子打着自己旗号招商的事情,他让人从侧面了解了一下,知道这些企业到坎代工业园投资其实也是对企业自身有利的,因此也就顺其自然了,当然,私底下遇到合适的时候,他还是要向这些企业的领导道声感谢啥的。
杜晓远也不是一味蛮干,他清楚哪些企业到坎代工业园投资是合适的,哪些是不合适的,对于那些不合适的企业,他是不会上门的。毕竟他也是40多岁的人了,哪能拿姐夫的面子不当一回事。
所有这些,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冯啸辰担任中非工业技术合作协会会长之后,非洲各个工业园区的工作也都成为他的业务管辖范围,杜晓远就是他的下属了。杜晓远的工作做得好,对冯啸辰也是一个支持。冯啸辰这次到坎代来,也有视察工作的成分在内。
“姐夫,这是一家轧钢厂,是加贝本地人开的。上个月,他们刚从咱们国内引进了一条二手的小型轧钢生产线,是默哥帮他们采购来的。”
杜晓远指着前面一处规模不小的厂区,对冯啸辰说道。
杜晓远说的默哥正是宁默,也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听杜晓远那口气,好像和宁默的交情比冯啸辰还要深了。宁默这些年迷上了倒腾二手设备,一开始是把设备卖到印度,随后又扩大到了整个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再后来又发展到非洲,生意越做越大。看那意思,进军拉美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生产资料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于是催生出了大量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等。这些企业使用的是从国外或者国内大企业淘汰下来的小型设备,也不在乎生产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完全就是野蛮生产。进入新世纪,国家开始整顿落后产能,这些小型设备被强行淘汰,有一些接近报废的便被拆解回炉,还有一些尚有五六成新的,直接当成废铁未免可惜,宁默做的生意,就是把这些还能使用的设备进行必要的翻新之后,转售到海外来。
坎代的这家小型轧钢厂,便从中国引进了一套二手的轧钢设备,而且正是由宁默倒腾过来的,其中是不是杜晓远帮忙牵的线,冯啸辰就不得而知了。冯啸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