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国重工 > 分节阅读 598

分节阅读 598(2/2)

目录

“16万”伊金斯恼了,“每台16万,你们还说是优惠吗就在一年前,我从你们公司购买过同样的一台加工中心,那时候的价格才12万。”

“的确如此,但是,伊金斯先生,你忘记了税收的事情吗埃马克的这款卧式加工中心,是他们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制造的,所以属于中国产品。按照政府新发布的对中国产品加税的政策,每台加工中心要增加4万美元的进口关税。”对方解释道。

“好吧”伊金斯悻悻然地应道。

“那么,伊金斯先生,你还需要这五台机床吗”

“我想我们是需要的,不过,请允许我和我的搭档商量一下。”

放下电话,伊金斯揉着额头,对麦吉说:“麦吉,看来对中国产品加税也并不全是好事,咱们要买的机床,价格整整上升了三成。”

“这还只是机床呢。”麦吉说,“刚才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又统计了一下,除了机床,我们还需要采购一批工艺装备,比如说夹具、托盘、推零件的小推车,而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的,我估计它们的价格也已经涨了三成到五成了。”

“shit,这样一来,我们从这些订单里赚的利润,就都被梅普拿走了”伊金斯忍不住就曝了粗口。不做实践的人是不知道的,一个工厂里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缺一样都会带来各种麻烦。说个简单的例子,你要把产品用胶条封好寄给客户,至少一个撕胶条用的切割器吧淘宝价不到1美元的一个小玩艺,可它也是中国制造的呀

“还有一个问题,我现在也没想好解决方案。”麦吉又说,“要完成手头的订单,我们至少要把生产规模扩大五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新招聘200名工人。但是,我想了一下,整个巴尔镇,恐怕也凑不出200名工人。”

“只能是从其他地方招聘了。”伊金斯说。

麦吉摇摇头说:“我估计从其他地方招聘也不容易。”

“周围一些镇子里,失业者还是不少的,凑出200人应当不难吧”伊金斯说。

麦吉说:“找到200名失业者并不难,但不是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够干活的。我们需要的是熟练工人,在整个巴尔镇,你能找到几个失业的熟练工人”

“这”伊金斯有些傻眼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左邻右舍,意外地发现麦吉的话居然是对的。他所知道的那些失业者中,琼斯是个二流子,成天游手好闲,招他进厂恐怕就是招了个大爷来侍候着;路易莎倒是又聪明又贤惠,可工厂需要的是有把子力气的男工,路易莎当个酒吧服务员端端盘子还行,哪能干得了工厂的活;还有老托尼,他可是正经八百在工厂里干过活的,但那似乎是20年前的事情,现在他的技术还能拣得起来吗

熟练工人是需要经过培训和实践锻炼才能培养出来的,美国去工业化的时间已经很长了,3亿多人里面,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只剩下了1300万。大批年轻人从来没有进过工厂,要让这些人摘掉耳钉站到生产线上去,实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任务。

“我很奇怪,中国人是如何做到的”伊金斯向麦吉问道。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麦吉说,“我们只是接到这么一点订单,就消化不掉了。这些订单过去都是发给中国人的,难道中国人都是超人吗”

这还真不能怨这两位仁兄没见识,相当多的美国人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镇子之外的世界,其实是很缺乏了解的,更何况中国远在大洋的彼岸。他们倒也不是没有从电视、电影里看到过中国,但那里面并没有告诉他们说中国人为什么能够制造出这么多产品,相反,这些电视和电影都显示中国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地方,那里的百姓一个个蓬头垢面、目光无神,偶尔有一个识字的,还是从美国留学回去的,而且是郁郁不得志的那种。

“麦吉,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到中国去走一趟,看看那边的情况。”伊金斯说。

“我也觉得有这样的必要。”麦吉郑重地点点头应道。

第九百一十章前店后厂

几天后,伊金斯和麦吉二人便出现在了海东省金南市石阳县的街头,陪同他们的,是一位当地的商人,名叫茅浩东。伊麦工厂过去经常从中国采购一些机床夹具,因为需要定制,所以伊金斯他们是直接与中国这边的生产商联系的,而茅浩东就是一家与他们有过联系的生产企业的老板。

伊金斯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一无所知,要到中国来考察,自然需要先找一个熟人带路。他们尝试着与茅浩东联系了一下,对方满口答应,交代他们坐飞机到海东省会建陆,茅浩东则亲自开着自己的大奔赶到建陆去,把他们接到了石阳。

伊金斯和麦吉原先并没有见过茅浩东,只是在电话和电子邮件里联系过。在他们的想象中,茅浩东起码应当是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鉴于他在越洋长途电话里能够讲一口基本上还算靠谱的英语,伊金斯他们又认为茅浩东应当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属于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身上穿着得体西装的那种。

在建陆机场的出口外见到茅浩东时,两个美国人都惊住了。对方原来不过是一个20来岁的小年轻,身上穿的倒的确是西装,而且像是个什么名牌,但怎么看都觉得有点不协调的样子,显然对方应当是不太习惯于穿这种服装的。

“伊金斯先生,麦吉先生,见到你们很高兴。”

茅浩东在两位美国客人面前没有什么拘谨的样子,他大大方方地伸出手来,要与对方握手。

伊金斯上前握住了茅浩东的手,握手的那一刹那,他能感觉到对方的手掌是有力的,而且长满了老茧,与伊金斯自己颇有一些相似。伊金斯自己也是当工人出身的,即使后来开了工厂,当了老板,也还经常亲自开机床,所以手上的茧一直都没有消退。在茅浩东的手上,伊金斯摸到了相同的一些老茧。

“怎么,茅先生也经常开机床吗”伊金斯直截了当地便发问了。

“那是肯定的。”茅浩东说,“我们这些人,天生就是干活的命,怎么可能不开机床呢。”

伊金斯说:“我一直认为茅先生的企业是很有规模的。”

茅浩东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