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海洋修士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2/2)

目录

“不太清楚前番跟他打过电话,他说刚进公司,工作蛮忙的,能不能回来过年还不知道。你们家呢去城里过年,还是回村里过年”

“我也不太清楚,等过两天回城里,再问问他们吧”

“说起来,你爸妈也有几年没回村子过年了。我们这村子,看来要不了几年,也跟洼山村一样,估计人都要跑光了。现在打渔,越来越难了”

看着神情有些苦涩的三婶,徐海宝知道这是现在很多岛屿渔村的现状。而三婶嘴中所说的洼山村,也是座比福临岛面积更小的海岛渔村。

那座海岛跟离福临岛不远,很多依靠打渔为生的村民,他们还是希望能搬进城里找工作生活。毕竟,在大海中捕渔的风险,还是非常高的。

最重要的,相比福临岛有一个国家级的气象观测站,通了电跟海底电缆。记忆中那座洼山岛,似乎连电都一直没通,村民用电大多用发电机。

加上岛上淡水资源相对匮乏,肯住在岛上的村民自然越来越少了。而且前几年,政府一直主张迁移一些人数较少的岛屿居民,洼山岛会变成无人岛也很正常。

“婶,没事的等海星工作稳定在城里成了家,一定会接你们进城的。只怕到时候,你又舍不得离开了。我们这个村子,将来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话倒不是哄人,而是将来会变为现实的事情。原因是,福临岛在两年后,会成为当地比较知名的旅游岛屿。究其原因,也是越来越多人爱sh岛旅行。

做为祖国最东端的海岛,单单这个宣传标题,就值得很多从未感受过岛屿生活的人,来这里体验一番。更何况,福临岛的岛屿风光,相比其它岛屿还是非常秀美的。

只是根据徐海宝所知的情况,那怕未来福临岛被旅游开发。可很多生活在岛上的居民,依旧选择搬迁到城里去定居。来这搞旅游开发的,反倒更多都是外地人。

毕竟,对于岛上很多村民而言,游客的到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浮华之下,很多原本喜静的村民,最终也只能选择搬离海岛。

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有得必有失,可不搞旅游开发,未来的福临岛依旧难挡村民向往城市的脚步。只要有机会,村民还是会迁出海岛去城市定居的。

好在这些事,对徐海宝而言,也没过多去想。对他而言,未来的路如何走,他还显得有些犹豫。可这块养育他的孤岛渔村,徐海宝并不希望有人将其破坏。

陪着三婶吃了顿午饭,徐海宝下午继续到礁岩区海钓。对他而言,这就是他白天的消遣。这样的消遣,想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下午回家的时候,徐海宝的水桶里,又多了两条两斤左右的石斑。除了这两条大石斑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海鱼,算是今天下午的收获。

结果刚一回家,便看到进门的三叔满脸意外的道:“你小子今天走狗屎运了一下钓到三条这么大的石斑难不成,回音岩下面有石斑窝”

回音岩,便是徐海宝钓鱼的那片礁岩区。因风浪较大时,海浪冲击礁岩总会带来巨大声音。以至村子的村民,都将其称为回音岩。

“我也不知道,可能今天选的地方不错这两条养着,等后天回城里,刚好带给我爸妈他们尝尝。估计那时,清雅那丫头也放假了。”

“这玩意拿出卖,一条卖个三四百块,估计都有人要的”

听到徐海宝要拿到城里吃掉,平时打到好鱼都舍不得吃的三叔徐立成,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可惜。毕竟,野生石斑鱼这种鱼类,现如今想捕捞到,往往都要靠运气。

至于市面上,类似这样重的石斑鱼不少。可那些石斑鱼,大多都是养殖出来的。跟徐海宝这种钓到的野生石斑鱼,价格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

要说野生跟养殖的石斑味道有何不同,有些人觉得没什么不同。可对常年生活在海边的渔民而言,养殖出来的石斑鱼味道,跟野生的石斑鱼味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在野生的石斑鱼,这么贵啊”

“嗯前次我去镇上卖鱼时,看到鱼贩子在那里收。死的野生石斑鱼,一公斤左右的能卖到八九十一斤。如果是活的野生石斑鱼,鱼贩子能出到一百多一斤。”

对于很多出海打渔的渔民而言,有时就算捕到野生石斑鱼,没有氧气机的情况下,等渔船靠岸的时候,活的石斑也差不多死了,只能冰冻起来出售。

类似这种氧气机,徐立成家里也有一套。以往出海捕鱼的时候,都会把氧气机带上。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捕到一些价格高昂的鱼类时,能保证鱼活着出售。

“算了这种鱼越来越少,现在就算想买,市场上估计都买不到。这两条石斑,还是拿回家让我爸妈尝尝鲜。想来他们也有年头,没吃到这种野生大石斑了。”

见徐海宝依旧坚持不肯卖,还是打算拿回家给父母吃,徐立成也没坚持。毕竟,做为渔民,他比很多人都清楚,这种大石斑在东海真的不多见了。

既然徐海宝有这份孝心,他又怎么会阻拦呢更何况,这样的石斑鱼,自家还有一条正准备上锅清蒸。说起来,这种野生的大石斑,他也有年头没吃过了。

事实上,很多村里从事打渔的村民,捕获到这样的野生大石斑,无一例外都会送到鱼市上去出售。一次吃掉上百块的收入,很多村民还是舍不得的

一盘清蒸野生大石斑,几盘地道的海鲜跟干货,晚饭在徐立成家吃饭的徐海宝,依旧吃的很尽兴。甚至在饭桌上决定,明天跟这位三叔一起出趟海。

说起来,他也想趁这功夫,到外海去看看。毕竟,天天待在岛上钓鱼闲逛,村民议论多了,也是很坏人品的一件事。

而徐海宝也想趁机看看,福临岛周边的渔业资源,现在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如果有可能的话,明天争取多捕获点好东西,让自家三叔也小小赚一笔嘛

第四章出海捕渔

出海捕渔,对于很多经历过的人而言,都知道这是一件极其辛苦且有风险的事。可对此刻的徐海宝而言,他也并非第一次出海捕渔。

入伍前,徐海宝就跟着这位经验丰富的三叔,到海里捕过几次渔。相比那些远洋捕捞的渔船,福临岛的渔船大多都是小型渔船,一般都是当天去当天回。

这也意味着,渔船能航行的距离不能太远。如果走远了的话,当天就有可能回不来,携带的油料也有可能出问题。一般情况下,渔民都遵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率。

每天一大早,村里的渔船码头,都会显得格外忙碌。三三两两的村民,都在自家的渔船上忙碌准备着。那怕只在海上待一天,可准备工作依旧不能少。

吃的东西倒用不着准备太多,可喝的淡水必须准备充足。用于捕捞的网具,也要检查准备好。到了适合下网的地方,便要下网准备捕捞作业。

那怕有几年没做这些事,可徐海宝干起这些活来依旧熟络麻利。以至坐在船尾的三叔,也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