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海洋修士 > 分节阅读 39

分节阅读 39(1/2)

目录

件拍品最终估价二千八百万港币,这个估价徐海宝还是觉得有点低。

可徐海宝很清楚,对拍卖行而言,对于拍品的估价,他们都不会估太高。等到拍品开始宣传之后,他们也会根据买家的关注度,对拍品进行相应的再估值。

这样一来的话,开拍的时候,也能确保拍品不会出现流拍的情况。但就目前的市场行情而言,这三件品相完好的明代瓷器,流拍的可能性并不大。

听完汤思明的介绍,徐海宝点头道:“对于贵行的估价,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现在能谈一下,贵行对于我的拍品,打算收取多少比例的佣金”

“徐先生,按照国际惯例,我们会根据委托人送拍的物品价值,给出相应的佣金抽成比。鉴于徐先生这三件拍品都很精美,我们可以降低一个点的抽成”

“百分之九”

“是的,徐先生应该知道,这么比例已经很难得了”

“高了如果你们想跟我长期合作,我希望你们给予一个更低的抽成比例。虽然我第一次来贵行,但我知道贵行跟一些公司,都签属了更低的佣金抽成。”

“徐先生,正如你所言,对于一些公司,我们确实有更低的抽成比例。可对于个人的话,百分之九的抽成比例,真是我们的极限。再低的话,只怕我很难跟公司交待。”

面对汤思明满脸无奈的表情,徐海宝却不为所动的道:“汤经理,我这次来香江,除了出售一些拍品之外,我还打算成立一家从事海岛旅游开发的公司。

另外的话,等此次春拍结束,我还会组建一家从事海洋打捞的公司。而且我手上,除了你看到的这些东西外,我还有一批瓷器跟金银珠宝待售。

可以说,你现在给我的这个佣金抽成,对我个人而言有诚意。但想跟我长期合作的话,这个抽成比太高。至少我可以保证,贵行有需要拍品时,我能随时提供高质量的拍品。

当然,那些拍品的价值,或许比不上我带来的那件成化斗彩茶壶。但类似明青花这样的瓷器,大件小件我手上也有一些。有需要,随时可以供贵行上拍。”

此话一出,汤思明呲牙之余,也意识到徐海宝只怕不是一个人,在他背后只怕有一批人。而且从徐海宝的话中不难听出,对方有货而且数量不少。

眼下瓷器拍卖,无疑是各大拍卖行最火的拍卖项目。明青花的价值虽然不如元青花,却也不可多得。这也意味着,想跟徐海宝长期合作,他们需要给予更多诚意。

没办法只能再请示的汤思明,最终给了徐海宝一个百分之七的抽成比例。这个抽成比例,无疑也是拍卖行所能给出的极限。让汤思明长松一口气的是,徐海宝很愉快的接受。

毕竟,对徐海宝而言,汤思明之前给出的百分之九,他其实已经很满意。来香江之前,他知道拍卖行对送拍者的抽成比例,一般都在十至十五这个样子。

现在多争取几个点的让利,等于替自己多争取到几十甚至几百万的收益。假以时日,徐海宝相信凭借这个抽成比例,他能多争取到更多属于自己的收益。

看着满脸苦涩的汤思明,徐海宝却笑着道:“汤经理,我知道这个抽成比例,或许会让贵行觉得很难接受。但我相信,未来你们会庆幸同我的合作。

鉴于你们的诚意,我这里还有两件小拍品,麻烦汤经理叫人鉴定一下。虽然价格比不上瓷器,但我相信对很多买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说着话的徐海宝,在汤思明满脸期待的注视下,又从密码箱的隔层中,掏出两个扁状盒子装的东西。看到里面的金银元宝,汤思明也知道徐海宝确实不简单。

一环套一环的掏出拍品,确实令人无法拒绝。正如徐海宝所说,金银元宝的价值或许不如那三件拍品,但参加拍卖会的买家,也并非谁都能拿出千万上亿的资金。

类似这种明代官库制造的金银元宝,相信也会吸引不少中低档收藏家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也会进一步增加拍卖行的买家客户数量嘛

第六十四章律师事务所

在律师的见证下,徐海宝跟苏比富拍卖行,签属了一份委托拍卖的协议。在香江这种地方签属合同跟协议,很多时候都需要有律师在场,那样显得更正式更具法律效力。

根据拍卖行给出的估值,徐海宝也提出暂支一半的资金。对于这样的要求,拍卖行自然不会拒绝。毕竟,五件拍品经过公证之后,也从徐海宝手中转交拍卖行收藏。

至于接下来如何进行宣传,那就是拍卖行的事。如果拍卖行想赚取更多的佣金,那么宣传上面他们也会更用心。而徐海宝要做的,无非就是坐等开拍收钱就行。

看到暂支的一千五百万港币,转入自己在香江花旗银行开设的帐户,徐海宝也婉拒汤思明的吃饭邀请。表示下次再来香江时,到时再聚也不迟。

离开拍卖行的时候,徐海宝也适时的道:“汤经理,虽然我们之间是第一次合作。可我知道,贵行的执行经理也不至汤经理一人,我希望彼此能珍惜这份友谊。

关于我提出的要求,也希望汤经理能严格执行。除此之外,我也不想太多人刺探我的隐私。做为朋友间的回馈,往后汤经理有什么需求,也可随时联系我。”

“请徐先生放心,我们一定会尊重你的诉求。也多谢徐先生的信任,希望将来我们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我也会尽所能,替徐先生争取到更多的收益。”

“ok,做为回报,未来贵行有需要时,我希望打电话联系我的是汤经理。至于贵行的其它人,我并不熟悉。接下来的拍品宣传,也希望汤经理多费心。”

两人简短交谈之后,徐海宝看着邀请来的律师赵谨言,也适时道:“赵律师,非常感谢你抽空过来。若是赵律师不急着回事务所,不如找个地方吃顿便饭。

接下来,我有一些事,也需要请教一下赵律师。这次让拍卖行的人,联系赵律师跑一趟,也是我听国内的一些朋友,说过赵大状的一些事迹,所以才特意委托你做见证。”

对于这个稀里糊涂被叫来当见证律师的赵谨言,徐海宝自然也是认识对方。只不过,赵谨言却不认识徐海宝。以至接到电话,赵谨言也有些稀里糊涂。

好在做为大律师,赵谨言自然不会拒绝主动找上门的生意。毕竟,香江的律师很多,竞争也很大。涉及拍卖双方的案子,其金额都不会少。

结交这样的人,对律师而言也有不少好处。说到底,华夏就是个人情社会。那怕律师,没人脉没人捧的话,一样很难在这个圈子混下去。

花费不到一小时的时间,赵谨言见证了一位新晋千万富翁的诞生。甚至在赵谨言看来,或许等苏比富的春季拍卖会结束,徐海宝的身家又会增涨数倍。

结识这样的新晋富豪,对身为律师的他而言,自然也是不会拒绝的。那怕徐海宝称呼他为大律师,可在香江众多大律师中,赵谨言的名气并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