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1/2)
d最重要的纪灵现在还是袁耀的师父,这一重关系更是让袁术对纪灵信赖有加。
“既然你二人要投入公子麾下,那我希望你们不要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知晓了袁耀已经将周仓和裴元绍二人收服之后,纪灵微微点头,而后对周仓和裴元绍二人说道。
虽然周仓和裴元绍已经是投入了袁耀麾下,应该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了,但是为了自己的徒弟着想,纪灵还是要打压一下周仓和裴元绍。
袁术在通过袁耀派回去的人口中得知了袁耀在周仓的带领之下朝着卧牛山而来,那是心中有些担忧。虽然汝南黄巾中势力最大的几股都被袁术给击溃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在豫州现在残存的黄巾之中就没有人有能力威胁到袁耀的生命安全了。
像廖化,有着蕴劲境初期的实力,这样的实力即使在一方诸侯麾下也能够受到重用,但是廖化却是只在一处山头聚集着四五百号人。而像廖化这样的人在豫州肯定还有不少。所以在得知袁耀只带着几十人就要和周仓上卧牛山之后,袁术就是派出了纪灵一最快的速度来接应袁耀,确保袁耀的安全。
纪灵在得到袁术的命令之后那是驱动自己胯下的赤睛火狼,以最快的速度朝着卧牛山赶来。但是赤睛火狼本就不是什么以速度着称的妖兽,纪灵赶到的时候袁耀已经是要带着卧牛山的一伙人去见袁术了。
看着袁耀等人身后那燃起了熊熊烈火的卧牛山山寨,纪灵面色不变,只是策动自己胯下的赤睛火狼,和袁耀并排而行。而纪灵到来之后,原本走在袁耀身边的廖化和黄猗二人也就是退后几步距离,和周仓、裴元绍二人并排,将前面的位置留给纪灵和袁耀。
至于袁耀的安全,有了纪灵这个袁术如今麾下第二猛将在,若是袁耀的安全还有问题,那么他们在袁耀身边又能有什么用呢以纪灵现在的实力如果想要解决他们几个那可以说是真的不费吹灰之力。
和纪灵一同并排而走,袁耀也是向纪灵请教了一些修炼上的问题。而面对袁耀的请教,纪灵是知无不言。
对于袁耀这个徒弟纪灵是很满意的,天资聪颖,习武的资质也不错,而且勤奋好学,刻苦修炼。
而当袁耀从向纪灵的请教之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是走到了大道之上,前方不远处就是袁术等人。
袁耀挥手让周仓和裴元绍将他们手底下的那些人给叫停在这里,之后在纪灵的引领之下,袁耀带着周仓和裴元绍二人来到了袁术的面前。
在听完袁耀的话之后,袁术看了一眼周仓和裴元绍,随后摆摆手表示这件事情就交给袁耀负责了。袁术既然让袁耀担任了校尉,而且还给了袁耀三千人的编制,那这袁耀怎么处理三千人编制袁术就是不去管了,他只想知道的是袁耀最后会不会交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
周仓和裴元绍蕴劲境中期的修为确实是让袁术眼前一亮,但是也仅限于此了。
在得到了许褚这员凝罡境后期的猛将之后,对于蕴劲境级别的将领袁术已经是有些看不上眼了。那一日在校场亲眼看到了纪灵和许褚这两员凝罡境强者之间的大战,袁术才是发现在凝罡境面前,蕴劲境那完全就是纸糊泥捏的一样。
而且这周仓和裴元绍既然是袁耀亲自招来的,那袁术也不会插手将这两个人抢到自己手下。
确定了袁术的态度之后,袁耀就是让廖化带着周仓和裴元绍将他们从卧牛山带下来的人全部带回平舆,然后和魏延一起处理这几百号人。
至于袁耀的安全,在袁术身边,有着纪灵和许褚两员凝罡境的猛将守卫,袁耀不认为自己会出什么问题。而且黄猗虽然走的是修魂一道,但是不代表他的战斗能力就弱了。
廖化带着周仓和裴元绍等人离开之后,袁耀是跟着袁术一行人继续启程前往颍川,而这一次之后袁耀就是再也没有单独行动过了。
数日之后,袁术一行人是终于踏入颍川郡地界。
第九十九章袁术访才
颍川,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之处,在汉末三国事情,不少的能谋善算之人皆是出身颍川,入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陈群等人,其中也有不少的寒门子弟。而这些出身颍川的寒门子弟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是因为颍川有着一座颍川书院。
袁术来到颍川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去颍川书院拜访一下,毕竟如今天下最有盛名的两座书院就是颍川书院和鹿门山书院,若是来到颍川不去颍川书院看一下那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袁术在拜访了颍川书院之后却是有些失望,因为颍川书院里面虽然人才不多,但是据袁术的观察,根本就没有真正顶级的大才。而这些普通级别的人才身为汝南袁氏嫡子的袁术那是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会为了这个级别的人才而发愁。
不过虽然袁术有些失望,但是出身世家的修养还是让他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不过颍川书院之后,袁术并没有立刻离开颍川,而是朝着颖阴县而去。
颍川有四大世家,皆是人才辈出。分别是荀家、陈家、钟家和汉家。其中荀家在颖阴,陈家在许,钟家在长社,韩家在舞阳。而这颍川四大世家中又以荀家和陈家实力最强,人才最多,不过钟家和韩家也不差。
虽然在颍川书院袁术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这并没有让袁术太过失望,他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这颍川四大世家。
相对于颍川书院之中那些寒门子弟,袁术觉得自己还是与世家子更有共同语言。而且在寒门之中固然会出一些大才,但是论起数量总是不如世家的,这一点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颍川书院原先是颍川几大世家开办的私学,后来慢慢的发展成了如今的颍川书院,吸引了无数的学子来到颍川求学。这些书院弟子中的佼佼者又会被颍川书院的大能收为亲传弟子悉心教导,出师之后无不是一方英杰,让颍川书院的名声更加的盛大。
不过十八路诸侯讨董之后,颍川书院之中的大部分英才都离开了颍川书院,前往天下各地游学,同时寻找明主,因此袁术这次来其实并没有多少大能留在颍川书院之中。
不过袁术拜访颍川书院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但是接下来对颍川几大世家的拜访却是收获不错。
首先是荀家,袁耀跟随袁术到荀家的时候,袁耀很想见到的荀彧、荀攸、荀谌三人都没有在荀家,荀家给出的说法是荀彧外出游学去了,荀谌则是到北方寻访好友,而荀攸这个时候则是在长安担任黄门侍郎。
荀家让袁耀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荀彧、荀攸和荀谌三个了,荀彧和荀攸自是不用多说,曹操五谋之二,尤其是荀彧,在治政方面整个汉末三国时期能够与之比肩的或许有,但是敢说能够稳压荀彧的是绝对没有的,即使是后面成长起来了的诸葛亮在治政方面也未必能够稳压荀彧。
而荀谌,那也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其实若是官渡之战最后的胜利者是袁绍,袁绍麾下的田丰、沮授、审配、荀谌等人的声名未必会不如曹操手下的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几人。只可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袁绍最后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曹操,导致他手下的一群人在后世的声名都不如曹操手下的人。但是真要论能力,差距未必有。
不过荀彧、荀攸和荀谌虽然不在,但是最后袁术从荀家出来的时候,身边也是跟着两个荀家子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