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武耀山河 > 分节阅读 184

分节阅读 184(1/2)

目录

d让琅琊百姓因为频繁的城池易主而深恨己方,还不如不进城,省得失去了袁家在琅琊的名声。

当然,袁耀的目的始终是徐州北部的刘备军主力,因此并未在琅琊停留多久,清剿了几日琅琊一地的刘备军残兵之后,袁耀便是带着麾下将近三千人的队伍朝着东海之地进发了。

虽然袁耀知道此时东海之地的刘备军已经反应了过来,但是有时候就算反应过来了那也没用。没有刘备和张飞在,袁耀对留在徐州的刘备军无有所惧。

第四百四十二章纪灵北进

下邳城中,袁术的临时府邸之内,在议事厅中,袁术端坐在主位之上,一双充满深意的眼眸看着朝自己行礼的魏延。

魏延是凝罡境的强者,座下的妖马也非一般,所以很快就赶到了下邳城,通报并且确认了身份之后,很快就见到了袁术。

“魏延,你说你和俞涉陪着耀儿一起去了青州,夺取了打神鞭,你和俞涉还在青州突破到了凝罡境“

“正是“

魏延不知道为什么袁术的注意力会在这上面,按道理来说他不是应该注意一些别的方面吗,比如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可是魏延发现自己来到了下邳之后,袁术问自己的都是有关袁耀的问题。

从魏延口中得知了袁耀最近的经历之后,袁术并未出声,只是微微闭目,沉思了片刻。

对于袁耀的发展一直是袁术很头疼的一个问题,袁术既想袁耀将来的成就超过自己,又担心袁耀的安全,但是现在听了魏延的话,袁术才是发现袁耀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是自己不在他身边他反而能够发展得更好,也才能找到属于他的机缘。

睁开双眼之后,袁术看向魏延,沉声道:“魏延,你先在这里等着,你所带来的这个消息干係太过重大。“

说完这句话,袁术也不管魏延是什么反应了,命人去将阎象、陈登、荀悦等人叫来,还有纪灵、许褚、高苍等现在袁术麾下的猛将。等到所有人都来到之后,袁术才是让魏延将袁耀这次派他带来的消息重新说了一遍。

当得知袁耀已经横扫泰山郡,将泰山郡赫赫有名的泰山四寇杀的杀,收的收,现在更是在琅琊一地肆虐的时候,袁术麾下的一众文武都不由得对袁耀高看了几分,虽然阎象、纪灵等少数几人担心袁耀的安全,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深感袁术后继有人,有着这样的一个继承人,足以让袁术的势力再度稳固几分。

听完了手下人对袁耀的称讚,袁术也是感到沾沾自喜,毕竟那是他袁术的儿子,是他袁术的种,袁耀表现的越是出色,越是妖孽,袁术这个做父亲的就越是高兴。

高兴了一阵之后,袁术也是重新回到了主题上,沉声道:“诸位,现在耀儿已经兵出东海,想要将刘备军打残,为我们南下对付孙坚争取时间,不知你们认为我们要如何配合“

袁术没有像袁耀所想的对袁耀的计划提出商议,而是直接认可了袁耀的计划,并且准备配合袁耀的计划行事。

天下各大诸侯,这样的事情也就袁术这个对儿子极为看重的人才能做到了,其他人都做不到这样。而这一点是袁耀所没有想到的,因为袁耀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这个便宜父亲袁术对自己是如此的看重,只因为自己行动了而就准备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全然没有和麾下的文武重臣商量的意思。

对于袁术的反应,阎象荀悦等人都没有太过吃惊,他们都是跟随袁术许久的老人了,对于袁术也非常的了解。对袁术而言,他本人肯定是第一位的,而袁耀就是第二位,哪怕是生养了袁术的汝南袁家,都得排在袁耀之后。

好在袁耀所提出的这个计划其实也很不错,暂时不与北方各大诸侯争锋,让刘备军佔据徐州北部,作为他们一方和北方各大诸侯之间的势力缓冲带,而后利用这点时间从徐州和荆州两个方向攻打扬州,扫除孙坚这个大患。

其实现在袁术麾下不少人都明白袁术势力地盘太大,和太多的诸侯接轨了,而为了应对这些诸侯的可能进攻,他们派遣了太多的兵力。而这些诸侯之中,又是以佔据扬州的孙坚一方威胁最大,袁术势力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将孙坚解决,不然以扬州的地理位置,随时可能捅上袁术一刀,而且还是背刺,威胁太大。

即使没有袁耀提出,阎象荀悦等人也是准备在解决徐州之事后将此事提出,让袁术对这件事多上上心,准备解决扬州之地的威胁。

而现在被袁耀提出来了,阎象等人也不会反对。对于袁术势力而言这是一次很不错的发展机会,为什么要反对呢而且是个人都可以看出此时反对这个计划无疑会得罪袁术、袁耀还有纪灵,何必在这个时候做出头鸟。

要反对也是得等到将徐州的刘备军打残了再说,那个时候提出反对才是最合适的。

袁术话音一落,他面前的一众文武是面面相觑,最后纪灵站出来说道:“主公,公子既然已经行动了,那我们也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出兵背上,配合公子将刘备军打残,现在刘备和张飞都是返回青州了,剩下的管亥、武安国、糜竺几人不足为惧,哪怕打不下东海也足以让他们无力对付我们了。“

袁术也只是需要一个人来赞同自己的意见,藉此来说明自己并非ducái,至于这个人是谁袁术并不在乎,此刻被纪灵这么一说,袁术脸上也是露出赞同之色,环视四方文武,轻声说道:“伏义所说有礼,既然,这次伏义你亲自领兵两万,带上高苍、牛金和邢道荣北上,支援耀儿,魏延,你也随军。“

“末将遵命“

被袁术点名的纪灵、高苍、魏延、牛金、邢道荣几人纷纷领命,而此时袁术脸上也露出兴奋之色,而后还有一丝怅然。

袁耀表现得非常出色让袁术感到自豪,可是这袁耀的表现太过出色也让袁术有一种自己老了的感觉,虽然袁术现在年纪并不算很大,可是随着袁耀的长大,这种感觉却是越来越重,让袁术经常是没理由的感到惆怅。

纪灵此人此刻自然不知道袁术在想些什么,得到了袁术的命令之后,纪灵便是下去整顿兵马,点起了两万精锐将士带着高苍、魏延几人就从下邳城出发,一路上没有掩盖行蹤的朝着东海之地而去。准备与袁耀配合,给留守东海的刘备军来上一记重击。

第四百四十三章战管亥

袁耀率领不到三千人的贼兵队伍从琅琊南下东海,一路上也没有掩饰行蹤,完全就是在大张旗鼓的行军,这样的行军自然是瞒不过此刻驻守东海的糜竺、管亥和武安国三人,而知道这一消息之后,糜竺就立即将管亥和武安国叫到了一起,商议要如何应对从琅琊而来的袁耀一行兵马。

虽然刘备在返回青州之前是将徐州一应事务都交与糜竺打理,但是糜竺很清楚,与管亥和武安国相比,自己在刘备麾下只能算是一个新人,一来就掌握大权容易遭到这些老人的仇视和忌惮,所以虽然东海的一应事务都是糜竺在打理,武安国和管亥只负责军队事务。但是一有大事,糜竺还是会将管亥还有武安国叫上,三人一起商议。

虽然说是三人一起商议,可是以管亥和武安国的智慧,如何能够抵得上糜竺,因此这样的三人一起商议管亥和武安国其实就是来走一走过场,真正做决策的还是糜竺。哪怕实际就是如此,糜竺还是坚持让管亥和武安国一起来和自己商议,为的就是不希望受到这些刘备麾下老人的仇视,阻碍自己以后在刘备麾下的发展。

糜竺现在已经投入了刘备麾下,自然是希望刘备势力发展的更好的,同时也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刘备麾下身居高位,最好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