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2)
d如此你的帝位也稳固了哈哈要不要试试”
唐高祖李渊反驳道:“肤浅,短见。难怪元朝不过百年就被朱元璋灭了,不是没有原因的。你看大清朝,就比你大元朝活得久”
明太祖朱元璋:“咳咳,诸位别吵。朕今天想和诸位分享一下未来的计划,希望诸位能提提意见。
除了之前说的那些,朕,还准备集中钱财研发火炮,只要有了足够强大的火炮,对付草原部落就很容易。
还要严惩天下贪官,朕,最痛恨贪官污吏,发现一个严惩一个,绝不手软。
另外,锦衣卫不错,东厂也可以考虑建立,发展海军八股文还是要用的,先用着,以后出了问题,再改一改。
朕的目标是十年内人口达万万数,天下没有贪官,让草原部落闻风丧胆,让读书人老老实实的,对了,还要灭了那个藐视大明朝的倭寇国朕,就是大明朝的天”
壮志雄心啊,图谋盛大
清太宗皇太极嘲笑道:“朱元璋,你醒一醒吧。你把功臣都杀了,谁还敢为你卖命天下贪官是杀之不尽的,你的八股文很害人啊,朕不会采用,免得又拖累我大清。世界很大,西方有强国,朕也想和他们较量较量,让大清不再闭关锁国”
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怼道:“皇太极,你强制让汉人剃头,是不会得人心的。而且,你们真的能平等对待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吗”
清太宗皇太极:“虽然很难,但朕会去努力。有历史为鉴,能避免许多错误。还真是要感谢群主,感谢这个历史聊天群”
民国临时大总统袁石凯也来了:“是啊,要多谢群主。不然我也不会提前知道自己得了病,要是之后能占群主的光,能得到一些万寿果就更完美了”
元世祖忽必烈:“袁石凯,你还有脸说要不是你,真会被群主屏蔽,会错过万寿果你怎么不去死呢”
清太宗皇太极:“袁石凯,朕祝你早登极乐”
民国临时大总统袁石凯愤怒:“皇太极,你等着,老子就算活不了多久,也要把你的后代全部枪毙”
群主王宇:“诸位都是皇帝,要注意行为举止啊,文明交流,不然本群主可要采取行动了。”
民国临时大总统袁石凯:“群主息怒,刚才只是一时气愤,不会了,不会了。我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听群主的,要文明交流。”
清太宗皇太极:“哼”
元世祖忽必烈:“都是你袁石凯的错,朕不与你计较”
明太祖朱元璋:“诸位,还是为朕提提意见吧。”
秦始皇嬴政:“没什么可说的,但倭寇必须灭朕已经把徐福抓起来了,朕的世界里不会再有倭寇国”
汉高祖刘邦说道:“虽然给嬴政收拾烂摊子,令朕不爽,但朕的大汉朝世界也不允许倭寇国存在,那是我大汉朝的土地”
唐高祖李渊叹道:“朕估计够呛,不过,即使朕退位了,朕也会让子孙后代一定要灭了倭寇国”
宋太祖赵匡胤赞同道:“没错,即使朕不能做到,也会留下祖训,誓要灭倭寇国”
元世祖忽必烈:“朱元璋,你的宰相胡惟庸通倭,可不能留。朕的目标是继承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倭寇国自然不在话下”
清太宗皇太极:“倭寇国企图侵吞我大清,非灭不可”
同仇敌忾啊
群主王宇:“倭寇国很可恶,必须灭。我这里估计不可能了,就看你们的了,本群主支持你们,加油
对了,李渊皇帝陛下,你要是想继续坐稳帝位,我可以给你出主意,我们私聊。”
李渊受宠若惊
唐高祖李渊说道:“多谢群主,朕也想继续做皇帝,希望大唐强盛,但不想骨肉相残啊,还望群主多加指点。”
王宇和李渊私聊,群里其他人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只是最后李渊心情很好,对王宇感恩戴德,就让众人对王宇又高看了几分。
李渊和王宇私聊完后就下线,筹划准备去了。
第007章:看穿一切的嬴政
大秦朝,公元前212年。
秦始皇嬴政已经加入历史聊天群近四个月,得到“华夏历史书”和造纸术,印刷术,锻钢术三种技术后,他一直在思考大秦朝的未来。
如今,大秦朝在外要对抗北方的胡人和征讨南面的百越;在内要防止六国余孽作乱,警惕文人们胡言乱语蛊惑人心,可谓是危机四伏。
这种非常时期,嬴政明白,只要他一倒,大秦朝就会倾覆。
反复看过“华夏历史书”,嬴政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了新的认识和反思。
“阿房宫,长城,皇陵,兵马俑需暂时放缓。”
秦始皇嬴政在宫殿的文案前,思索试着制定新的计划,“虽外有胡人,百越,内有六国余孽和一些文人作乱,但最重要的还是民心所在”
如何稳定民心
嬴政觉得还是要借鉴些后世王朝的一些作法,“乱则思安,贫则思富给民之所求,得民之心也”
挥动手中的毛笔,在竹简上写下:
“少战乱而求稳”
“轻徭赋而安民”
“减酷刑而养德”
“造新纸而制文”
“得民心者得天下”
突然,门外的赵高禀报道:“始皇帝陛下,扶苏公子求见。”
“扶苏来了”
“让他进来。”
嬴政收起竹简说道。
“儿臣拜见父皇”
扶苏来到了大殿中。
“起来吧。”嬴政看向赵高,“赵高,十丈内不得有人,包括你在内,违者,杀”
“老臣遵命”
赵高心里满是疑惑,不知道嬴政如此郑重是要和扶苏说些什么。
赵高退下后,嬴政注视着眼前这个仁慈的大儿子,问道:“朕交给你的事,可有结果”
“父皇,儿臣前来,正是向父皇禀报,经过匠人们一个月的反复尝试,不日前有了新的进展。”
扶苏从衣袖中取出一叠纸张,呈递给嬴政,“父皇请过目,此乃新制作而成的纸张,遇墨而不化。”
“成了”
嬴政急忙将纸张放到文案上,提笔在上面书写:大秦
“果然”
这样的纸张虽然粗糙,但已经可以在上面写字,嬴政很满意,“很好,做得不错。”
“多谢父皇夸赞,但儿臣不敢鞠躬。”
扶苏恭敬谦逊道:“先有父皇的造纸术,再有匠人们的日夜辛劳,方可有如今的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