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2/2)
纳扎摇头道:“没见着长火铳,带手铳的有四五个,都留着串脸大胡子,眼神特别吓人,我藏在一个柴堆里,瞅了一眼,把我吓了个半死。”
于寒对郑永时一使眼色,后者转身出去联系情报人员核实情况去了。他继续问道:“镇子里情况怎么样”根据纳扎描述的穿着和武器配备,他已经确定了八九成,一定是某支哥萨克骑兵因为某种原因脱离了大部,擅自南下劫掠。
这在哥萨克骑兵的传统中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哥萨克骑兵剽悍迅疾、来去如风,是扬名世界的骑兵之一,但伴随着赫赫威名的还有他们的劣根性:血腥嗜杀、不守纪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忠诚。
纳扎哇地一声哭得稀里哗啦,边抹眼泪边抽咽道:“回大人,您没有见着,好几百人都被砍死了,血流得整个镇子都是,房子烧了一大片,临走时还抓走不少人,粮食和牲畜也被抢光了。
幸亏那个柴垛子没着火,等他们走远了后我才出来,顺着血蹄子印猜他们去了北边,我捡了匹跑散的马赶紧就往南跑,一边逃着,想起镇子里不少人在杜尔特,就一路找过来了。
大人,各位老爷,求求你们让我见见族人,让他们跟我把人救回来,再宰几个老毛子报仇”
纳扎说着,一个劲地磕头,前额都磕出血了。
于寒对左右一使眼色,两个士兵将纳扎拉了起来。
骑三团团长乌鲁就是索伦人,此时已是怒目圆睁、青筋暴起,牙齿咬得咯咯响。纳扎一说完,乌鲁便越众而出,单膝跪地道:“大人,师长,副师长,乌鲁愿率族人北上救人,还请允许,要是我有命回来,任凭大人处置”
于寒说道:“乌鲁,你们都是我的弟兄,那你们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是骑兵师所有弟兄的家人家人有难,岂能坐视不理眉峰兄,巴布,你们意下如何”
寿山霍地站起:“岂有此理血债血偿”
巴布也说道:“老毛子竟然祸害到家门口了,真以为咱们只会放羊牧马咱们有刀有枪,更有无畏的勇士,这就叫老毛子尝尝咱们的厉害”
骑四团团长莫伦吼道:“草原上的汉子不怕虎豹豺狼”
意见统一后,几人短暂地商议了一下,决定就派乌鲁的骑三团,原因很简单,不但是乌鲁,还有近百号士兵都来自索伦旗。
郑永时的特种排也出一个班,不过这次不是渗透袭杀,而是作为炮兵使用;寿山、巴布则留下看家。
骑兵师这段时间也有人学过火炮,但这可不是十来天就能打准的,还是教官亲自上阵稳妥些。
但在此之前,于寒还得等一等,毕竟是纳扎的一面之词,连个旁证都没有。
但一直等了两个小时,也不见情报人员的回音,于寒意识到,对方距索伦旗很远,毕竟人员有限,不可能将全境都布下眼线,而赶路、打探都需要时间,不能再耽搁了。
“传令,三团集合”
于寒一声令下,乌鲁的骑三团迅速聚在了一起,一个个骑马挎刀,马具上则挂着骑枪,一千多骑排列得整整齐齐,看起来黑鸦鸦一片,壮观无比,偶有战马发出嘶鸣或打着响鼻,更是平添了一丝肃杀之气。
于寒跨着他那匹深红战马,在阵前绕了个来回后说道:“弟兄们,我们聚在一起时间不长,但从你们加入骑兵师的第一天起,我就将你们当成了兄弟应该说,所有人都是兄弟
你们中有的人是索伦旗的,有的不是,你们或许奇怪,今天我为什么提起这个地方就在两天前,老毛子的一百多骑兵血洗了索伦旗的格尔奇镇,镇中人口十不存一,掠走财物粮食后,将镇子烧成了灰烬”
于寒有意顿了顿,就见不少骑兵已经怒目圆睁、全身颤抖,但没有准许,他们没敢出声。
于寒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他接着说道:“这次是索伦,下次会是哪里老毛子会不会继续南下弟兄们,你们说,现在该怎么做是等他们打过来,还是现在就灭了他们”
“大人,不能等”
“对,不能等灭了他们”
“灭了他们”
“灭了他们”
“砍下他们的脑袋当球踢”
于寒见此,不禁松了口气。他第一次来草原时,就想着怎么让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草原汉子们心甘情愿地和沙俄干仗,毕竟这些人虽然是他招募的,但服从性还犹未可知,凭强硬手段或许可行,但时间长了,恐怕会有不利的影响,不料有了现成的理由。
只要有了个开头,以后再和沙俄干可就顺理成章了,到那时即使他们不打,沙俄也不会善罢甘休。
就像于寒预料的一样,索伦旗出身的士兵家园遭难,早已义愤填膺,其他各旗出来的也有唇亡齿寒之感。
每个人都想着于寒的话,这一次是索伦旗,下次呢,会不会到莫利旗、扎荣旗
等对方祸害到自家门口再反抗谁也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尤其是手中有刀枪、有火炮,还被于寒拧成了一股绳,完全有实力搞对方一家伙。
一个字:干
于寒摆手示意安静,接着说道:“弟兄们,这次我和你们一起并肩杀敌我知道你们心中充满了复仇的火焰,但上了战场,一切要听从指挥,否则,按临阵抗命论处你们可能还不习惯,但我要告诉你们,打仗不是单挑,只有纪律严明、进退如一,才能百战百胜”
“百战百胜”
“百战百胜”
于寒锃地一声抽出雪亮的骑兵刀:“现在我命令草原骑兵师第三团,出发”说着调转马头缓缓离开,郑永时及手下驱马随行。
乌鲁也驱马出列,举刀喊道:“出发”
一千多号骑兵按各自编制陆续跟上,像一片巨浪般卷向前方,隆隆的马蹄声中,大地发出了微微的震颤。
出发没多久,几支哨骑先后派了出去,虽然离得还很远,但打探敌情必不可少。
为了不惊动齐齐哈尔驻军,从而节外生枝,骑三团选择了沿松花江北支而上,到扎兰后折向东北,一路不疾不徐,在天黑时抵达了莫力达瓦旗。
于寒下令在城外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