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2)
期间王有来也陪着李文秀去县里的几个部门办了营业执照和其他的手续,身份证用的还是李日和的名字。
这个时候事情也瞒不住了,李文秀只好硬着头皮问他老子要了2万块钱,李日和也没敢告诉刘金兰,幸好当初存钱的时候儿子就让他分了两个存折。
李日和虽然不明白儿子想干什么,但是还是瞒着媳妇把卖马袋子的钱少报了几万块钱的利润。
钱到手,李文秀自然就更有把握。
王有来那混蛋东西,临阵果然还是退缩了,死活只肯出一万块钱,算是合伙,按照两人协商好的,到时候店里给他30的分红,不过事情还得照做。
店名注册的时候李文秀想都没想就直接用了“袖珍格子铺”,有懒可偷自然无需动脑。
又过了足足两个礼拜,二中对门的那间店门总算是拾掇清爽了,东西也上了货架,就等开门营业。
店面是一个月120块钱租的,李文秀一口气签了3年的合同。
售货员是王有来找来的两个亲戚,一个上完初三就没上学的姑娘,叫王娟娟,在家里耽误了几年,现在也是十八九岁的样子,长得挺清秀的。
另外一个也是他那边的,同样姓王,叫王海霞,只有小学文化,年纪要大上三四岁,家就在县城里面,而且说是已经定亲了。
王彩霞咋一开始知道店里的老板还是二中的学生,立马就有些不乐意,但是后来到店里一看,转眼又答应了,说白了还是李文秀开的一个月300块钱的工资吸引人。
不过那个叫王娟娟的女孩子李文秀挺喜欢的,挺害羞的一个女孩,也没什么心机,反倒是王海霞颇有心计,看起来不怎么实诚。
这天下午,李文秀刚刚跟王胖子把明天开张的一应事情都捋了一遍,然后就去了一趟店里。
一共是并排着四间屋子,总体上的格调比较明亮,主要是为了符合年轻学生的口味,货架一溜的木架子和玻璃柜,看起来很是清爽。
门口一个大闸门,闸门被后面就是收银台,格局还是比较合理的。
这会儿还搞不到计算机,只能弄俩计算器来算账了。
王娟娟和王彩霞正在里面上货,看到李文秀进来,王彩霞立马就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上来了。
“小老板,你过来啦”
“来看看”
“你瞧着怎么样这么上档次的店我还是头一次看到。”
李文秀听了这话也不免有些暗自得意。
好歹是21世纪来的,眼光能差得了吗,差了那可不是丢他一个人的脸。
“瞧着还不错,就看明天开业怎么样了”
李文秀特地把开业的时间选在了周一上课的时候,周末可没多少人逛这种小商店。
反倒是周一,加上又是国庆过后的第一天,学生们手里刚领了一个月的生活费,余钱还是有不少的。
“对了,娟姐,我让你找人做的那个海报弄好没有”
听到李文秀问话,埋头在那里理货的王娟娟似乎还有些不大好意思,说话的时候脸上羞红羞红的,
“弄好了,我找给你看看。”
这个时候的海报还比较简单,不过李文秀也是凭印象里自己见过的一些好的设计了一下。
无非就是写宣传的内容,什么开门大吉,商品一律买3送1之类的。
虽然看起来有些亏,但是李文秀知道,这可是宣传的利器,人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思。
虽然均摊下来利润会少个一毛两毛钱,但是数量上去了利润同样不会少。
最主要的是能引起轰动,最好一炮走红那就更好。
李文秀看着像那么回事,又跟两人说了些注意的事项,这才回宿舍。
想着明天开业的场面,李文秀也有些期待。
推荐票已经挺进400名,希望大家继续提供火力支持看看今天能不能冲300,谢谢
040青春的话语权
礼拜一,李文秀难得起了个大早,手里抓着俩肉包子一路狂奔。
二中早上8点开始上第一堂课,晨读是7点10开始。
趁着洪大庆还没到教室,他得先到店里去看看。
刚进店里。
李文秀就看到王有来在里面跟王彩霞和王娟娟说事,一看到李文秀进来,立马就嘿嘿笑了两声。
“还别说,你这眼光真不错,我觉着这个店能挣钱,要不我再增加点投资”
李文秀顿时就笑嘻嘻地瞪了他一眼。
“滚犊子吧你,当初谁死活不肯掏钱的这还没开业呢就后悔了”
李文秀的确没有说错,王有来是后悔了。
这店面,别说是松平,他就是省城里也没见过。
里面的东西倒是一般,但是得看架子啊,这才多大个店,就弄成这样,太不简单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还是只金麻雀,他不后悔那才是稀奇了。
“那我上课去了,今天你在这里看着点,别出什么岔子”
等李文秀回到教室,刚坐下没过一会儿,洪大庆就端着茶杯也到了。
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总是让李文秀有一种错觉,不过开学这几个礼拜,他整个人算是忙了个脚朝天。
“李文秀,你过来一下,张欣荣你也过来”
李文秀坐下还没多久,洪大庆就把他叫了出去,有些意外的是,竟然把张欣荣也叫上了。
上辈子可没这一出啊。
不仅仅是李文秀意外,张欣荣显然也有点好奇班主任怎么会把她跟李文秀一起叫出去。
上次那个作业问题两人还没摊开说呢,洪大庆也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怎么回事,作业本交上去都快三个礼拜还没发下来。
到了办公室,李文秀扫了一眼,其他班的班主任都不在,看来洪大庆是特意挑了个好时候。
“找个凳子坐下来吧”
李文秀也不客气,直接拉了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