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变臣 > 第八十八章禅堂话缘

第八十八章禅堂话缘(1/1)

目录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住手。”苍老的嗓音响起,一股柔和的风吹过,江安义与楚可清争斗引发的劲风有如春风化雨,散于无形。灰衣僧出现在两人身旁,须眉皆白,赫然是刚才擦拭大殿门窗的老僧。

楚可清认得老僧是明普寺的高僧广明大师,不敢造次,合十道:“可情妄动无名,扰乱寺院清修,请大师恕罪。”

广明大师合掌微笑不语。楚可清再次行礼,瞪了江安义一眼,转身带着怜儿等人离开,欣菲深情地看了一眼江安义,跟着一同离开。江安义目送欣菲远去,心中空落落的,不知什么滋味,刚刚见过面,思念又立起。

“江施主有礼了,老衲眼拙,没有认出施主,多谢施主替洪信师侄送来茶叶。”广明大师的声音召回江安义的魂魄,老和尚平淡冲和,留起头发就是位邻家翁,真人不露相啊。

江安义赶紧施礼,道:“不敢,适才如果不是大师出手相助,险些要伤及无辜,多谢大师。”

“一念向善,即是与佛有缘,难怪洪信师侄说你深具慧根。江施主,此处不是讲话之所,不妨随老衲到禅房中饮杯清茶。洪信师侄在信中提及你曾说过禅茶一味,老衲要向江状元讨教一二。”

跟在广明大师身后向后走,游人越来越少,僧人越来越多。寺中僧众见到广明大师,纷纷立住腿合十为礼,广明大师每次都站住,合十还礼,丝毫不嫌琐碎。不远的一段路,居然走了一柱香的功夫。

大概觉出江安义有些不奈,广明大师笑道:“身心寂静,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秉持善念,一茶一饭皆有禅机。”可惜对牛弹琴,江安义毫无所动。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阁,广明大师的住处在藏经阁右侧,推来角门,里面是个安静的小院,院内有七气长,形如剑,杀气旺,凶险暗藏。广明大师拿起身旁的念珠,一边转动一边端祥,真是越看越奇,一个人的面相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矛盾相克相冲之处齐聚在脸上。

广明大师手中的念珠越转越快,突然猛地一顿,“啪”的一声,珠线断了,二十一颗佛珠散落一地。广明大师和江安义都是一惊,江安义连忙起身,将佛珠拾起,放在几上。

看着散成一团的念珠,广明大师道:“这串佛珠是老衲的先师所赠,陪伴老衲已有一甲子,今日散开,是与施主有缘。”

广明大师起身找来两根珠绳,将三颗念珠串在一处,递给江安义,道:“三颗念珠代表‘佛’、‘法’、‘僧’三宝,你随身戴好,定能佛祖护佑。切记奉善弃恶,方能金刚伏魔得成正果。”

接着,广明大师将剩下的十远一起前往娄州。

归心如箭,江安义带着石头一马双骑返还德州,途中路过林阳县,送石头回家与家人团聚,江安义答应石头来安阳府的时候一定派人接他。

六月二十日,江安义回到了在平山镇。原本的沙石路已经被平坦的青石街面取代,这里分明是镇西头,离自家宅院还有一段距离。街面上人来人往,南腔北调的口音让江安义有到了县城的错觉,江安义跳下马,向前张望,是不是自己走错了地方。

前面不远一座高大的青石牌坊,左右拱门建在二尺高的石座上,中门宽有一太,高达丈三,梢间横坊上搂刻通明,挑檐飞翘,门额上书“三元及第”四个大字,字大如斗,苍劲有力,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看到牌坊江安义心里有了数,这应该是官府给置办的,中了解元有二十两坊银,中了状元更不得了,发放坊银二百两。冯刺史得知江安义中了状元,又从府中出了百两银子,陈仕德更是逢迎,得到喜报后,当即亲带着厚礼,随同报喜的报子一同前往平山镇江宅报喜,并拜见江黄氏。

为了树这个牌坊,陈县令征用了民伕,修状元牌坊,谁不卖力,石匠拿出全部手艺尽心尽力,将牌坊造得典雅厚重,雕饰精美。建成后天南海北的人都聚焦在此处,摸一摸牌坊沾一沾状元的文气,更有带着小孩来的,让小孩向牌坊磕头,得文曲星护佑。

过牌坊不远就是江宅,江安义发现大门也重新修建过了,八字门楼上“进士第”三个楷书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门敞开着,门前两条板凳,坐着四名壮汉,正唾沫横飞地聊得开心。

自家怎么多了这么些闲人,江安义一个都不认识,牵着马就往门里走。门前壮汉看见到有人过来,最外边的圆脸起身过来拦住,歪着头问道:“干什么的,闪开些,别挡了大门。”

身后有人笑骂着:“不知哪里冒出这么些酸秀才,成天想着沾沾大爷的文气,也不想想大爷是天下的文曲星下凡,这些酸秀才比得了吗?”

江安义奇了怪了,到了自家还进不了门,正要发火,身后的大道上传来马蹄急驰之声。坐着的汉子连忙起身,刚才问话的那个圆脸对着江安义喝道:“还不闪到旁边去,惊了二爷的马你吃罪得起吗?”

大道虽宽,马驰却急,街道上一阵慌乱。四匹快马急驰而来,在门前勒紧缰绳,马长嘶鸣人立而起,险些踏着了上前来牵马的壮汉,为首的正是江安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