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2/2)
侬智高活不下去了,除了反,就没别的活路。
可是,反谁呢
交趾他打不过,他爹侬全福就是被交趾给杀的,他自己也被交趾俘虏过。
那就只有攻宋一途。
且西南军政多年息战,不是空城,就是爷爷兵,防御和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
是以,四月,侬智高率领五千侬人从郁江顺流东下,迅速攻破横山寨,守将张日新、高士安、吴香皆战死殉国。
五月,进围邕州城。
知州陈珙措手不及,急忙下令通判王乾祜防守来远门,权邕州都监李肃防守大安门,武吉守卫朝天门。
只是,宋将防御准备尚未完毕,且仅老弱之兵千人。准备不足而仓促应战。唯败一途。
但,邕州守军却也打出了大宋军人的血性,虽败,然无一人怯阵,尽数战死
侬智高率兵攻破州城,俘虏了陈珙、张立、王乾祐、陈辅尧、孔宗旦等宋朝文武官吏。
其后,侬智高将这些官吏诛杀殆尽。
李肃、武吉、梅微之等数人,因与侬智高的军师黄师宓有过交情,幸免一死。
侬智高破邕州而后立国,国号大南,自称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并大封文武百官。
皇祐四年五月,侬智高继续突进,迅速向康州推进,广南诸州皆是不敌。短短三个月,竟被其连克九州之地,举朝哗然
目前,朝廷终于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赵祯急令余靖为宣徽使,统领广南是广西南路军政,剿灭侬智高叛乱。
事情走到这一步,你说怨谁吧
怨侬智高
不客观。以唐奕后世民族大一统观念来看,侬族虽是异族,但怎么说也是大宋子民,你不给人活路,不反你才怪
那怨大宋
也不对。大宋要考虑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说到底,就是汉夷关系的大命题。若是早早地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侬族不可能反,甚至更根源的交趾也不会自立一国。
可是,这话唐奕不能说,只听几位师父一口一个“侬贼”,就知道他们对夷狄的态度。
名儒重臣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汉人这种汉夷之别的观念有多深固。
“大郎,怎么不说话”
“啊”唐奕回过神来。
“没啥说的,反了就打呗。如何治夷,那是打服之后的事情”
这一点不用琢磨,既然反了,不管出发点是什么,都必须灭之
范仲淹点头,现在要考虑的是如果平乱。
“余靖上任也有月余,却无寸进。估计官家是要等不急了,很可能从西北调兵南下。”
调用西军吗唐奕眉头一凝,看向狄青。
果然,狄青眼睛发亮,“若要遣军南下,青自当请战”
范仲淹点头,“此存亡之机,亦只有汉臣可解此危局了。”
话锋一转,范仲淹看向唐奕。
“且先不说侬贼之乱,正好,我们几位师父有件事要与你商量。”
唐奕愣愣道:“什么事儿起学舍直接去张晋文那支钱就是。”
杜衍被他说笑了,“你呀,现在都快成土财主了,除了钱,还是钱”
唐奕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别的事儿,您几位也用不着我吗”
范仲淹也不绕弯子,“书院近来学风不正,想听听你的意见。”
学风不正
原来,书院的规模越来越大,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背离创院之初的本心。
这也是范、杜等人一直担心的。
观澜治学的初衷,是想让天下寒门学子有书读,有一展才华报复的平台。
但是,观澜这几年名声大了,引来各路学子纷踵而来,却是越来越杂。
范仲淹也是人,有些是无法拒绝,有些则是太出彩,舍不得放手。
所以,除了真正的寒门学子,像宋楷、庞玉这样走后门的;像二苏、二章、二程这般学冠群生的,也都进到了观澜。
这样的后果就是,贫富混杂,攀比成性。
现在,书院之中奢靡成风,连朴素的寒门弟子也开始跟着攀比,这是范仲淹说什么也不想见到的。
而且,不同阶级的儒生拉帮结伙严重,相互看不上眼更是寻常。
范仲淹是想培养辅国之材,而不是还没出书院就开始贪图享乐、拉帮结派的浪荡子
这要是养成了习惯,放到朝堂上那还得了
忧心此事已久,唐奕一向点子不少。今天范仲淹也是问问,他有什么意见。
唐奕一听老师说的,忍不住笑了。
“还真有个法子。”
“什么法子”
唐奕贼溜溜地扫了几位师父一眼,“先说好了,法子有,但是有点失体统,听了可不能骂人”
“少卖关子,直说”
“那您老先管官家要个人。”
“谁”
“邓州厢营曹满江。”
第299章给观澜儒生加点料
对于上院这帮二世祖,唐奕早就看不顺眼了。
奶奶的,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拉帮结派不说,还成天牛的不行。
关键是,程颢、程颐这两个货还公开传道,让唐奕更是十分的不爽。
你自己想当圣人就算了,还鼓动别人,还特么在观澜书院里鼓动,必须灭掉
而且,范仲淹担心的那些什么攀比啊,扎堆啊的问题,也太好解决了。
贫富不一奢靡成风
好办
统一标准,统一配给,吃一样的,用一样的,谁也别带书童、使女,谁也别搞特殊化,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不就得了吗
老子连内裤都让你们穿一个料子的,我看你还怎么比
拉帮结派,相互挤兑
更好办了,军事化管理,让他们抱成团儿,都来恨我一个啊
好吧,其实这里面唐奕是有私心的,或者说,有他自己的考虑。
观澜的这批学子,就算唐奕不了解历史,用眼睛去看,也看得出,这都是大宋未来的希望之星。
不说别的,这里面能当上宰相的就不下十个,能开派立说的也是一片一片的,更有的可以挥军千里,封疆阔土,可以奠定古华夏千年的科学基础。
不论你穿越到哪个时代,不论你怎么使劲,都很难聚拢像这样的一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