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4(2/2)
“你要是跟着,这这这”霍小山随手点了点树林里的人道,“这些人那不得都跟着你们都跟着,下面的人不也得都跟着那还是我一个人走吗”
“你们都不许跟着”沈冲一指其他人道。
其他人倒是没吭声,不过那眼神却跟刀似的在剜着沈冲,那眼神的意思无疑是凭啥就你一个人跟着
霍小山笑了,沈冲没辙了。
“唉,这要国共两党不打该多好”贺正勇叹道。
“就是,就是”小石锁附和,转过头来他就问霍小山道,“头儿,你说为啥国民党和共产党有这么大仇呢都是中国人为啥非要分出个你死我活呢”
然后却是伸手阻止了在旁边要接口的李向白道,“不用你给我讲,你的道理我都知道了,我要听头儿说”
李向白无奈的笑了笑不吭声了。
“其实两个字,叫利益。”霍小山随口答道,“只不过一个代表了是少数人的利益一个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利益活着,其实就这么简单。”
霍小山的这个会开的很快,至少在霍小山看来,这并不什么生离死别。
佛家讲缘,还有人统计过说一个人的一生里常打交道的也就六十来个人,尽管也不知道这个统计者是在哪里统计出来的数据,但是,这六十来个人就是和你缘份最深的人。
缘份在就打交道,缘份不在也只能天各一方了。
所以霍小山对自己的肯定离去看得很超脱。
不过他能超脱出来,直属团的人可是做不到,于是每天直属团的例行训练在下面人的要求下竟然由原来的各连练自己的改成全团合练了。
这是为什么
霍小山马上明白过来了,这代表了全团上下的一种不舍,不舍自己离去,他们自然不能说头儿走了就跟生离死别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似的,但能多看一眼总是好的
于是,每天霍小山的手下们,无论是军官精锐还是普通士兵就是在走队列的时候,都在用眼睛瞄着霍小山,就好象生怕他象那大锅里的水蒸汽一般突然袅袅消散于蓝天白云之间。
霍小山外表平静但心下又怎能不感动,于是他也不指挥队伍了,每天却就是坐在那片紧挨着住地的那片树林的树荫下盘腿念佛,就坐在那里让大家看着。
日子,还得一天天的过。
可是,这日子过得真的好快,也就是在美军在日本扔下原子弹的一个星期后,远方突然就传来了让所有直属团人听起来那熟悉无比的“他他他”的射击声。
在树林下盘腿打坐的霍小山猛的睁开了眼睛,然后他听到了自己直属团住地里爆发了来的那象要把房盖掀开的震天的吼声
“头儿小鬼子投降了小鬼子在收音机里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小石锁最先冲了出来,然后是一干蜂拥而出的直属团精锐们。
在这一瞬间,整个营地沸腾了,所有人都流着眼泪嘶吼着。
而不远处74军方向依旧有子弹在对天射击着,“他他他”,“他他他”,“他他他”
在所有人的雀跃欢呼与热泪盈眶中,霍小山却躺了下来枕着自己交叠在下面的胳膊上,看着那天上那悠悠而动的白云。
他在感叹,天空真蓝,没有硝烟真好,只是不知这种脆弱的和平还能持续久。
因为抗战胜利,直属团的人欢庆到了很晚,等到他们想起要眯一会儿的时候天都快亮了。
而就在他们这眯了一小觉却是又在早晨五点钟醒来时,霍小山却已经不见了。
“头儿”所有人喊了起来便往驻地外跑,然后他们就看小石锁一个人坐在地上哭:“头走了,不让我跟你们说你们打我吧”
s:书友们,我是老哲,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卷第一七二一章学俄语的霍小山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就这样投降了,带给了中国人民无数的苦难,而他们自己自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是,当初那些战争的发动者们知道会有今天还会发动战争吗那七名被判处以绞刑的甲级战犯在看着那根以蓝天为背景的要他们小命的绳子的时候,他们会这么想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按照中国人的老话讲,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可是,在后世一位历史学家看来,这种想法也只是中国人想当然的想法罢了,而在那些日本侵略者看来,他们才不会象中国人那样去想“早在今日何必当初呢”呢,他们的脑袋里所悔恨的应当是无数的“如果”。
如果我大日本皇军在那次会战中发何如何,如果我大日本帝国不采取那样的策略我们会如何如何,如果我大日本帝国早一些把满洲国变成日本第二,那么,战争应当就不是这样的结局吧。
战争的发动是需要战争的土壤的,不根除这种土壤,日本大和民族也就注定了是一个死性不改的民族
但,不论如何,日本一个个区区岛国在中国大陆上前前后后打了十四年,终究还是输了。
1945年8月21日下午,日军陆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芷江城外七里桥村磨溪口向中国军方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分布图,并与中国军方商定日军投降的具体事宜,史称芷江受降。
而就在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坐车进入到七里桥村的时候,以李向白为首的部份直属团人员有幸看到了这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幕。
当然了,他们现在已经不叫第九战区直属团而是被第74军改编了,团长是被升为了上校的李向白,其余人的军衔却也没变,直属团的人没人在意这个东西。
既然霍小山不在了,那就意味着直属团头上的红色标记被去掉了。
于是接受了受降警戒任务的74军,特意把直属团调了过来享受这一殊荣。
其实,与其说是让直属团执行警戒任务,倒不如说是对直属团这些年杀死日军无数却没有拿到一枚抗日勋章的某种精神上的补偿。
既然担任警戒任务那自然是要军姿严整的,只是他们也只是看了那名日军投降代表一小会罢了,然后那日军代表就钻进屋去与国军高层研究事去了,直属团精锐们的新鲜劲也过去了。
直属团人是见过大场面的,他们听说这次芷江受降并不是日军的正式投降,此次日军那个今井武夫的到来只是在做正式投降之前的准备工作罢了。
毕竟战争是宏大的,一个国家向另外一个国家投降那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这也是需要好好协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