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姐妹相称(1/2)
后宫补人,向来是朝廷一项大事,归后宫皇后掌管。贞观十一年,后位虚空,后宫之事由韦贵妃协同杨淑妃、殷德妃、郑贤妃、孙兰妃打理。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皇帝后宫向来如此,每逢后宫新进采女,已在位的嫔妃总要内心波澜。何况此次入宫的最低为才人,官居正五品,背后都有强大的家族靠山,晋升是指日可待的,看来宫中又要暗流涌动了。
武照一行佳人早早就入宫,还没到觐见各位娘娘的时候,只得在舞榭亭台处稍作休息。逢人就自报家门的氛围令她作呕,她便找了处阴凉的角落歇息。然而皇宫真是人满为患,这里也有人,是名女子,一身华贵又不失典雅的穿戴,想必也是新进宫来当妃子的。
“杏下美人立,润玉镶珠红。”武照当即吟诗打招呼。
一句断诗念完,已经走到婀娜女子身边。
崔可涵赶忙相迎,原来是位妆容端庄,举止大方,相貌精致的绝世美人。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实则美人儿眼里看美人,眼光更毒辣,关键绝对理智清醒。
“你这一下子就把人家说死了,况且杏花也不清一色纯白,你让我这点红往哪儿搁。”崔可涵故作幽咽的说。
武照欣喜这种友好,“对不起,妹妹乃花中本花,姐姐眼拙,实在是不该把你随便往珠玉里放,还望原谅。”
“好人儿,我也觉珠玉拟人显得俗气,不如自然花朵来得清丽。”崔可涵仿佛遇到知音。
“我看妹妹行为不俗,不知家父官居几许?”武照开门见山的问。
“家父居中书侍郎。”崔可涵也很想问她,但又认为不妥。
“妹妹好福气,不像我,靠着家父生前的官衔苟且进宫。”
原来是孤女,崔可涵顿表同情,“姐姐切莫卑丧,死者安息,咱们活着的人定不能辜负逝者的期望。”
“好妹妹。”
对于武士彟之女得以进宫,引起佳人们一阵骚动,虽说是功臣之女,但那无法洗刷的商贾家世,显然与这一名望不相配。商人心,财狼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准是故意接近皇室,以博功名。怎料武士彟被封赏后,曾征战沙场,怎么都扛得起名望。
崔可涵对此感到疑惑,她不是在深宫大院长大的,也涉猎过江湖文撰,有英雄不问出处的说法,明明这也是真的,尤其在她看到武照时。
此次佳人在经受正妃娘娘时,确实不断掀起她们内心的波澜。“戴玉芝,宰相戴胄之女,年方十五;徐慧,刺史徐孝德之女,年方十一;崔可涵,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女,年方十三……武照,应国公之女,年方十四。”太监公公的每次播报,都使得各位娘娘的心揪一下,她们每一个人都来者不善。
及至浏览样貌,皆非凡品,其中尤数武照、崔可涵最优,她们各有千秋,武照身材丰满些,崔可涵则标准的古典瘦美人。
“陛下旨意,各位佳人入得宫来,赐封才人,入住才人宫。诸位今后共同侍奉皇上,同起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严禁私相勾斗,如若发现,严惩不贷。本宫身为过来人,奉劝大家安分守己,不要耍心眼,玩心机,得罪旁人,指不定她明天就能飞上枝头成凤凰,到时候有你好受。关于得到皇上宠爱,要报以纯善明德之心,切忌以此为令,打压同伴,其中种种,只能靠各位造化了。”未贵妃郑重其事的说。
其仪态有皇后之范。
韦贵妃一发完言,阶下的才人们齐声道:“臣妾谨遵贵妃娘娘教诲。”
礼毕,韦贵妃先行离开,杨淑妃、殷德妃、郑贤妃紧随其后,孙兰妃最后,还得小心翼翼注意前面四位姐姐的行动安排。
“淑妃妹妹,依你看,这批才人中你看谁最有潜力?”韦贵妃停下脚步,侧侧身问。
杨淑妃想不到竟拿她开刀,“依妹妹拙见,谁都不会对贵妃姐姐造成威胁,偏要从中选一个的话,恕我直言,崔大人的女儿崔可涵长得的确漂亮。”她几乎是壮着胆说。
韦贵妃已徐娘半老,最忌如此妙龄女子。
“淑妃姐姐小题大做了,光长得漂亮顶什么用,再美的花瓶还不是难逃碎的厄运,她到底只是一个丫头片子,而且还是庶出。”郑贤妃在替淑妃圆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