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2)
考场入战场,实力相差巨大的终究是少数,多数都是竞争激烈,你追我赶。
整个蜀国也就三个最为才学鼎盛的人才三次力压整个州的考生夺得鳌头。
小三元者才学第一,还有谁能说是运气?
蜀国三十六州区,只有三个小三元。
许青珂是其中之一。
“长得好,书又读得好,庸俗?呵!”
————————
不久前朝廷重案掀起的血雨腥风终究是被九月秋闱院试的喜悦给吹散了。
小三元者名声冠绝致定府,许青珂再不是那个在定远县时隔五年后参加考试无人识的寒门子弟。
当月,屈居第二的谢临云跟第三的蒋信皆是因家中在朝中的权势拜了当朝名师,也在同月去了邯炀。
也是在同月,谢临云走之前见了许青珂一面。
“世人皆说我这样的出身理应该有远超过他人的才学,败一次,仿若比他人败一生还要不值得原谅。”
许青珂此刻站在凉亭中,看到外面官道上候着的马车跟护卫,也看到那身板挺直干练的管家跟伶俐又沉稳的书童。
“不论这次考试结果如何,你终归是要去邯炀的。”许青珂点出了让谢临云无法拒绝的现实。
——谢家能盘卧在江东,却看不上致定府这方小池。
出名该乘早,登云需拔高。
不是致定府的起点还是太低了,而是谢临云的起点本就可以在邯炀。
“的确,哪怕没有你,我也不会留在致定府,但事实上你比任何人都不该困于这浅滩。”
“许青珂,你应该去邯炀。”
书生之间的相送大多数是薄茶淡酒一杯,可许青珂什么也没有,两袖清风,素面朝天。
“自然是要去的。”许青珂双手拢于宽大袖摆之中,面上无暇,嘴角噙着无懈可击的从容。
“毕竟我也答应了林院士要在府学好好学习三年。”
府学?谢临云皱眉,即将脱口而出建议许青珂可以拜大儒为师,私教绝不是府学那种公学可比的。
不说许青珂如今才名鼎盛,那些大学者不会拒绝,就是拒绝了,他谢临云也可以为后者牵线。
可终究这样的话被他隐在了喉间。
“那么,两年后解试上江再会。”谢临云上了马车,他透过窗口看到凉亭中的许青珂似乎并未看他,而是略仰头伸出手接住了空中飘落下来的一方粉白飘絮。
飘絮?是花,木芙蓉的花。
第31章上江解试
九月桂花香,却不及芙蓉花开的干净美好。
谢临云看到了道旁一株株木芙蓉盛开,明明纯净得很,但一簇一簇的聚拢,随风飘扬散了一片片花瓣的时候,他竟觉得有了些让人心悸的清艳。
或许是因为某人用指尖把玩花瓣且低头一笑。
马蹄声起,这些人走了。
官道上恢复了几分清净,许青珂把玩着指尖的柔软花瓣,听到身后从林中出现的阿青提及刚刚附近有谢家的暗卫,一个个都有不下于江湖高手的武功。
谢家底蕴可见一斑。
“谢家真正的底蕴在于能让前宰相孟松林收谢临云为徒。谢从当年也是二品大员,不到致仕之龄却提前退出官场,世人皆道他是犯了君王忌讳而被厌弃,但这些浸淫官场多年却能活着致仕的人,一个个可都小看不得。”许青珂看着花瓣上粉带白的美好颜色,这世间多姿多彩,却因混合一起而有些红尘缭乱之人。
“阿青,你可知佛家道家为何称呼人间为红尘?”
“不知。”
“红,是因常见血。”
红尘之人,能活下来是很不容易的。
————————
李申跟赵怀落榜了,无法进府学,但也收拾包裹去了县学进学,走之前也特意邀许青珂吃了一顿饭。
当然不敢私人相邀,毕竟许青珂一向跟他们关系寡淡,私交没到那个份上,也没那份脸面,于是定远县的学子集体联名一起邀请她。
没想到她竟来了,而且白送了好些手稿。
这些学子路上结伴回乡,手里拿着字迹俊秀入骨的手稿,看着上面的一些读书心得,一时间心思复杂。
“你说她为何要给我们这些?拉拢?”赵怀若有所思,却是问的自己的死对头李申。
李申白了他一眼,冷笑道:“都说我自大,你赵怀脸也挺大的嘛。”
赵怀顿时脸红,好吧,的确是高估自己了,“那你倒说说她这是为何……”
谁知道啊,许青珂那人,别人素来是看不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